相比之下猪娃的经历也是经常的为人津津乐道。别人都是当做一个笑话去说、去听,从来都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快乐就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
自从猪娃知道自己的出身经历之后,就一直活在屈辱、自卑的阴影里。每个人都是要面子都是有自尊的,就算是小孩子也不例外。他觉得自己生在茅坑里是一件十分丢人的事,最怕别人当着自己的面提起这事儿。然而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别人还就是喜欢拿这件事来取笑他,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谁取笑他,他就跟谁打架,打不过也要打,哪怕是打的头破血流也从不后悔。谁在他面前提这个他就骂谁,于是乎他也几乎没有朋友。跟谁也玩不到一块儿。这也不能怪他,怪只怪别人总喜欢拿他出身的事取笑,就连他的哥哥们也都觉得他是这个家庭的耻辱,在人面前都不愿意认他这个弟弟。
唯一跟他玩得来的小伙伴也只有阿三了,也许是同病相怜的原因吧,阿三十分理解猪娃的苦衷,然而面对众多的讥笑目光,阿三也是爱莫能助。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又哪里还有能力去管别人的事呢?自己不也是常常被人取笑吗?
不知道哪一位高人顺口编了几句天津快板儿,捎带着把猪娃编了进去,更为别人增添了不少的笑料。说是:来到了天津卫,嘛也没学会,学会烙大饼,大饼卷大葱,大饼吃上火,想要去厕所。便秘肚子疼,要把孩子生,厕所没有灯,掉进粑粑坑,猪娃跟粑粑作斗争,差点没牺牲……。
说到这里不得不多交代几句,当初猪娃的妈妈怀孕期间,曾经到天津的一位亲戚家住了几天,他妈妈也喜欢吃大饼蘸酱。多重巧合之下,使这几句带有地域方言的天津快板儿,迅速地在各类人群之间传播开来。你别看小孩子背课文、上学不怎么滴,学起这个超快。
自打这几句天津味儿的快板儿流行以来,猪娃的爸妈也是对此哭笑不得。猪娃却是跟人打架更多了。爸妈为了不让他跟人打架,也是尽量的让他少出门。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事不是你想躲就能躲过去的,你不惹麻烦架不住麻烦来找你。猪娃躲在家里仍然还有人上门来挑衅。猪娃彻底爆发了,急红了双眼又抓又咬、以死相拼。最终导致对方被撕掉一把头发,连带着一块头皮。并且还把对方的鼻子也打破了。
最后对方家长过来理论。猪娃据理力争,举证说对方也打他了,虽然说对方有错在先,但是毕竟也受伤了,那个孩子打猪娃没有在明处,而猪娃打人家都是明伤,因此对方家长以为自己孩子吃了亏,一定要猪娃的父母给个说法。经人调解让猪娃父母出了一点儿医药费,并且承诺今后对猪娃严加管教方才作罢。
猪娃整天面对着屈辱的生活忍不住大声抱怨:“老妈呀,您为什么要生我?难道就是为了让我来遭人戏弄羞辱的吗?”
“孩子啊,出身是不能选择的,我也不想这样的,事情赶巧赶上了,谁也没有办法,当时能有一点儿缓和余地,也没有这回事了。”
“整天这样遭人讥笑,真还不如死了心静!”
“孩子,你可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凡事都要想开些……。”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本来猪娃也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只是就因为生在了茅坑儿里,一直成为别人的笑柄。因此也使他的性格大变:孤僻、自卑、暴躁易怒,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仇视的心态。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真还不如一个瞎子、瘸子活的开心,别人残疾只是身体上的,而他的残疾却来自内心,是被他人无情的刺伤、嘲笑。这种伤害从他懂事以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而且天天都在无休止的发生,怎么躲也躲不过去。这样的生活猪娃早就烦透了,他想逃避却又无能为力。
猪娃有一个姑姑,困难时期被一个山里人领养了,由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所以很少来往,说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当初猪娃的爷爷,一次领着女儿去县城赶集,碰到一个山里人贩卖山货,猪娃的姑姑想吃核桃,当时他们家很穷,根本没有闲钱买零食,山里人比较实在,于是就送给他们几个核桃也不要钱,猪娃的爷爷觉得对方人不错,无意间就跟对方拉起家常。
谈话中得知对方家里有个男孩儿,打算再领一个女儿谁知多年以来都未能如愿。
猪娃的爷爷觉得养着几个孩子太过吃力,加上正处于困难时期,再说女孩子早晚要嫁人,因此跟山里人三拉两拉就想着把女儿送给人家,女儿得知父亲要把自己送人,哭着不愿意去。
猪娃的爷爷万般无奈:“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你们兄妹几个,家里面也实在是太困难了。”
猪娃姑姑说:“再困难她也不嫌弃,就是死也不会去跟着别人的。”并且再三向父亲保证以后再也不要买核桃了。
父亲对女儿说道:“女孩子长大了,终归还是要嫁人,就当是我提前把你嫁了吧。把你送人我也舍不得,但是,不把你送人,也许我们都会被饿死,倒不如放你逃个活命吧。”
就这么地,山里人拿几个核桃就换回来别人家的女儿,这件事说起来像是说疯话一样,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就算不给核桃,只要有人愿意收养,那也好过在自己家里饿死。
一次,猪娃远嫁山里的姑姑来他们家走亲戚,拉家常的时候,姑姑无意间说出自己跟丈夫结婚多年没有子嗣,打算抱养一个孩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猪娃听到这个消息在内心深处突然产生了一种想法,随后就迫不及待地恳求姑姑收养自己。
姑姑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有一些措手不及,由于她自己没有生养,因此在夫家也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如今侄子求她收养她本人是十分愿意的,只是这么大的事还是要同丈夫商量商量,经过他的同意才行的。
猪娃好似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千方百计地恳求姑姑收养。猪娃妈妈责怪他:“这孩子,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啊?你姑姑不是说了吗,这事得等你姑姑跟家里人商量一下,等你姑父同意了才行。”
猪娃才不管这些,对姑姑极力表白:“我什么都能干,会扫地、抹桌子、洗碗刷锅,我自己的衣服我也会洗……。”
姑姑也是略感无奈:“猪娃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们家穷,没有你们家好过,你不嫌弃吗?”
“不嫌弃!我不怕苦,不怕累,宁可到你们家吃窝头,也不愿意在我们家吃饺子!跟着你讨荒要饭我也愿意。”
姑姑不解地问嫂子:“怎么了这是?到底什么事能让这么大一个孩子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都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吗?你们究竟对孩子做了什么?竟然让孩子这么说?”
猪娃妈妈苦笑道:“这孩子当年出生的时候不是掉在茅坑里了吗?为这事儿别的小孩儿老笑话他,所以在他心里就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姑姑似有所悟:“是这样啊,也难怪这孩子会有心理阴影,这事儿换了谁也觉得不光彩,谁还没有一点儿羞耻心?可恶的俗人们,怎么都喜欢取笑人呢?也许在别人口中只是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却对当事人造成了一辈子都难以弥补的伤害……。”
姑姑临走的时候猪娃非得坐在姑姑的车子上跟着走。猪娃的爸妈要抱他下来,猪娃说什么也不下来。最后姑姑答应他过几天再来接他,好说歹说才算把猪娃劝了下来。猪娃求姑姑一定要信守承诺,早点来接他。我一天也不想在这个家里呆了,再这么下去我会崩溃的!
姑姑回家后跟丈夫说了要收养猪娃的事儿,丈夫嫌猪娃的年龄大了不太愿意,相对而言他还是喜欢更小一点的孩子。因此在别人的介绍下抱养了一个几个月的孩子。
猪娃在家里盼星星盼月亮,每天都等着姑姑的消息,可以说是望眼欲穿、翘首以盼,只是久久不见回音。于是恳求老爸带自己去找姑姑。
老爸不见妹妹的消息就让猪娃耐心等待。猪娃实在是等不及,于是绝食抗议,不答应带自己去姑姑家就不吃饭。老爸望着倔强的儿子没有办法,只好骑着车子去妹妹家走一遭。
猪娃好似飞出笼子的小鸟,临出村前就暗暗地发下毒誓:这辈子再也不会踏入这个村子半步。
猪娃跟着老爸来到妹妹家,得知妹妹家已经抱养了一个孩子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又要把猪娃领回去,猪娃说什么就是不上车子。
姑父十分为难:“我们家的情况你们也都看到了,养活两个孩子,实在有些吃力。”
猪娃眼看希望就要破灭真的是毫不甘心,跪求姑父姑姑:“你们收下我吧,我一顿只吃半碗饭就行了,而且我还可以帮你们带孩子,我什么都能干……。”
姑姑听了猪娃的话眼泪都下来了:多么懂事的孩子,怪让人心疼的。事情都到了这个份儿上自己还能往外推吗?想到这儿当即表态:“好吧,既然你不嫌弃,那就住下吧。”
丈夫发表自己的看法:“咱们不是已经抱养了一个吗?”
“一个孩子是养,两个孩子也是养,大不了我少吃一口。难不成还能见死不救?”
猪娃的姑父还在犹豫,猪娃狠下心说道:“即使你们不要我,我就算在外面逃荒要饭,我也不会再回去的!”
孩子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姑父也不好把事情做绝,只好暂且答应把他留下来。
最终在姑姑的坚持下,猪娃留了下来。自此猪娃就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连名字都改了,这里没有人知道他的出身,这里没有嘲笑的人群,一切都是崭新的面孔。
猪娃的选择让人觉得有一些不可理解:为什么放着自己家里好好地不呆,却偏偏要去山里跟随穷姑姑呢?赵老爷子通过这件事感悟很深,猪娃从小天天跟人打架,整天搞得是体无完肤、遍体鳞伤。而打架的原因无一不是被人戏耍、嘲笑,最终触碰了他的敏感神经,于是一言不合直接就开干。虽然每次都是猪娃先动手,但是猪娃却从来不去第一个挑事儿,每次都是被人提及出身茅坑儿,羞辱、讥笑方才引起他的无名怒火,爆发冲突。老爷子痛定思痛,他并没有觉得猪娃这孩子有什么不正常,不可救药,而是人们有意无意间的一些恶习,渐渐地把一个原本十分正常的孩子,愣是逼迫到崩溃的边缘。虽然他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但是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一直承受着人们歧视的目光,连他都说自己甚至还没有瞎子瘸子活的有尊严。也许这种来自心灵上的伤害,远远要比肉体上的伤害更使人难以忍受吧。
同样,出身不是十分光彩的阿三,时常也会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猪娃走了之后,众人的矛头逐渐地转向阿三。赵老爷子于是把赵氏族人召集起来郑重其事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今天我让大家来只想说一件事,就是关于阿三出身的情况。出身是无可选择的,不管怎么说吧,阿三生在了回家的路上,这事儿一直被人们拿来当做笑谈。也许别人是无心之失,或者只是为了寻求开心,然而这种事对于当事人来讲,这种伤害是难以估量的!这会使他一辈子活在自卑的阴影里,猪娃为什么死活都不愿意在村里待下去了知道吗?这孩子我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本来应该是阳光灿烂、热情洋溢的年纪,我在他的眼中看到的都是充满怨毒的眼神,他才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啊,为什么会对别人有那么大的敌意?原因就在于别人老拿他取笑,就连一点点的尊严都不留给他,时不时地往他心口上捅刀子,低级趣味的人们只顾自己一时痛快,却丝毫不顾当事人的感受,一次次地无休止的羞辱他,其中的苦楚有谁能体会?幸亏这孩子重新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归宿,及早地脱离了苦海,要不然我怕他真的会被这些缺乏爱心、不知自重的村民给逼疯的!如果人们懂得多替别人想一想,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有鉴于此,从今往后任何人都不能再拿阿三出身的事儿逗笑取乐,首先要从我们自家做起,外面的人如果再提这个话题,我们要让他们郑重其事的赔礼道歉,不道歉就待在他们家里陪他们耗着,直到对方认错为止!这种事迁就不得,此风不刹,就会毁了孩子一辈子!”
赵老爷子随后列出工作重点,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老爷子通过分析,先区分出那些人比较容易惹事,那些人该怎么对付,在心中有了一个细致的规划。不是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老爷子把这件事重视起来,深怕对于此事放任不管,又会给阿三整个一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凡事就怕认真,以前别人取笑阿三,阿三的父母都不拿这个当回事儿,他们都嘻嘻哈哈的一笑而过。旁人自然也是乐的消遣。自从老爷子陈述此中利害之后,阿三的父母再不能跟没事人一样,渐渐地也认识到名誉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再碰到有人耍笑阿三时,全家人一起上门去理论,老爷子亲自出面讨个公道,一开始有的人觉得他们是小题大做,没太往心里去,但是阿三父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你不赔礼道歉,他们就一直骚扰你,最终没办法只能妥协。
经过几次上门理论,人们看到阿三家如此认真,谁都不想再惹麻烦,于是渐渐地也就没人再拿阿三开玩笑了。
求推荐!求分享!
自从猪娃知道自己的出身经历之后,就一直活在屈辱、自卑的阴影里。每个人都是要面子都是有自尊的,就算是小孩子也不例外。他觉得自己生在茅坑里是一件十分丢人的事,最怕别人当着自己的面提起这事儿。然而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别人还就是喜欢拿这件事来取笑他,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谁取笑他,他就跟谁打架,打不过也要打,哪怕是打的头破血流也从不后悔。谁在他面前提这个他就骂谁,于是乎他也几乎没有朋友。跟谁也玩不到一块儿。这也不能怪他,怪只怪别人总喜欢拿他出身的事取笑,就连他的哥哥们也都觉得他是这个家庭的耻辱,在人面前都不愿意认他这个弟弟。
唯一跟他玩得来的小伙伴也只有阿三了,也许是同病相怜的原因吧,阿三十分理解猪娃的苦衷,然而面对众多的讥笑目光,阿三也是爱莫能助。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又哪里还有能力去管别人的事呢?自己不也是常常被人取笑吗?
不知道哪一位高人顺口编了几句天津快板儿,捎带着把猪娃编了进去,更为别人增添了不少的笑料。说是:来到了天津卫,嘛也没学会,学会烙大饼,大饼卷大葱,大饼吃上火,想要去厕所。便秘肚子疼,要把孩子生,厕所没有灯,掉进粑粑坑,猪娃跟粑粑作斗争,差点没牺牲……。
说到这里不得不多交代几句,当初猪娃的妈妈怀孕期间,曾经到天津的一位亲戚家住了几天,他妈妈也喜欢吃大饼蘸酱。多重巧合之下,使这几句带有地域方言的天津快板儿,迅速地在各类人群之间传播开来。你别看小孩子背课文、上学不怎么滴,学起这个超快。
自打这几句天津味儿的快板儿流行以来,猪娃的爸妈也是对此哭笑不得。猪娃却是跟人打架更多了。爸妈为了不让他跟人打架,也是尽量的让他少出门。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事不是你想躲就能躲过去的,你不惹麻烦架不住麻烦来找你。猪娃躲在家里仍然还有人上门来挑衅。猪娃彻底爆发了,急红了双眼又抓又咬、以死相拼。最终导致对方被撕掉一把头发,连带着一块头皮。并且还把对方的鼻子也打破了。
最后对方家长过来理论。猪娃据理力争,举证说对方也打他了,虽然说对方有错在先,但是毕竟也受伤了,那个孩子打猪娃没有在明处,而猪娃打人家都是明伤,因此对方家长以为自己孩子吃了亏,一定要猪娃的父母给个说法。经人调解让猪娃父母出了一点儿医药费,并且承诺今后对猪娃严加管教方才作罢。
猪娃整天面对着屈辱的生活忍不住大声抱怨:“老妈呀,您为什么要生我?难道就是为了让我来遭人戏弄羞辱的吗?”
“孩子啊,出身是不能选择的,我也不想这样的,事情赶巧赶上了,谁也没有办法,当时能有一点儿缓和余地,也没有这回事了。”
“整天这样遭人讥笑,真还不如死了心静!”
“孩子,你可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凡事都要想开些……。”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本来猪娃也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只是就因为生在了茅坑儿里,一直成为别人的笑柄。因此也使他的性格大变:孤僻、自卑、暴躁易怒,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仇视的心态。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真还不如一个瞎子、瘸子活的开心,别人残疾只是身体上的,而他的残疾却来自内心,是被他人无情的刺伤、嘲笑。这种伤害从他懂事以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而且天天都在无休止的发生,怎么躲也躲不过去。这样的生活猪娃早就烦透了,他想逃避却又无能为力。
猪娃有一个姑姑,困难时期被一个山里人领养了,由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所以很少来往,说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当初猪娃的爷爷,一次领着女儿去县城赶集,碰到一个山里人贩卖山货,猪娃的姑姑想吃核桃,当时他们家很穷,根本没有闲钱买零食,山里人比较实在,于是就送给他们几个核桃也不要钱,猪娃的爷爷觉得对方人不错,无意间就跟对方拉起家常。
谈话中得知对方家里有个男孩儿,打算再领一个女儿谁知多年以来都未能如愿。
猪娃的爷爷觉得养着几个孩子太过吃力,加上正处于困难时期,再说女孩子早晚要嫁人,因此跟山里人三拉两拉就想着把女儿送给人家,女儿得知父亲要把自己送人,哭着不愿意去。
猪娃的爷爷万般无奈:“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你们兄妹几个,家里面也实在是太困难了。”
猪娃姑姑说:“再困难她也不嫌弃,就是死也不会去跟着别人的。”并且再三向父亲保证以后再也不要买核桃了。
父亲对女儿说道:“女孩子长大了,终归还是要嫁人,就当是我提前把你嫁了吧。把你送人我也舍不得,但是,不把你送人,也许我们都会被饿死,倒不如放你逃个活命吧。”
就这么地,山里人拿几个核桃就换回来别人家的女儿,这件事说起来像是说疯话一样,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就算不给核桃,只要有人愿意收养,那也好过在自己家里饿死。
一次,猪娃远嫁山里的姑姑来他们家走亲戚,拉家常的时候,姑姑无意间说出自己跟丈夫结婚多年没有子嗣,打算抱养一个孩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猪娃听到这个消息在内心深处突然产生了一种想法,随后就迫不及待地恳求姑姑收养自己。
姑姑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有一些措手不及,由于她自己没有生养,因此在夫家也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如今侄子求她收养她本人是十分愿意的,只是这么大的事还是要同丈夫商量商量,经过他的同意才行的。
猪娃好似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千方百计地恳求姑姑收养。猪娃妈妈责怪他:“这孩子,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啊?你姑姑不是说了吗,这事得等你姑姑跟家里人商量一下,等你姑父同意了才行。”
猪娃才不管这些,对姑姑极力表白:“我什么都能干,会扫地、抹桌子、洗碗刷锅,我自己的衣服我也会洗……。”
姑姑也是略感无奈:“猪娃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们家穷,没有你们家好过,你不嫌弃吗?”
“不嫌弃!我不怕苦,不怕累,宁可到你们家吃窝头,也不愿意在我们家吃饺子!跟着你讨荒要饭我也愿意。”
姑姑不解地问嫂子:“怎么了这是?到底什么事能让这么大一个孩子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都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吗?你们究竟对孩子做了什么?竟然让孩子这么说?”
猪娃妈妈苦笑道:“这孩子当年出生的时候不是掉在茅坑里了吗?为这事儿别的小孩儿老笑话他,所以在他心里就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姑姑似有所悟:“是这样啊,也难怪这孩子会有心理阴影,这事儿换了谁也觉得不光彩,谁还没有一点儿羞耻心?可恶的俗人们,怎么都喜欢取笑人呢?也许在别人口中只是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却对当事人造成了一辈子都难以弥补的伤害……。”
姑姑临走的时候猪娃非得坐在姑姑的车子上跟着走。猪娃的爸妈要抱他下来,猪娃说什么也不下来。最后姑姑答应他过几天再来接他,好说歹说才算把猪娃劝了下来。猪娃求姑姑一定要信守承诺,早点来接他。我一天也不想在这个家里呆了,再这么下去我会崩溃的!
姑姑回家后跟丈夫说了要收养猪娃的事儿,丈夫嫌猪娃的年龄大了不太愿意,相对而言他还是喜欢更小一点的孩子。因此在别人的介绍下抱养了一个几个月的孩子。
猪娃在家里盼星星盼月亮,每天都等着姑姑的消息,可以说是望眼欲穿、翘首以盼,只是久久不见回音。于是恳求老爸带自己去找姑姑。
老爸不见妹妹的消息就让猪娃耐心等待。猪娃实在是等不及,于是绝食抗议,不答应带自己去姑姑家就不吃饭。老爸望着倔强的儿子没有办法,只好骑着车子去妹妹家走一遭。
猪娃好似飞出笼子的小鸟,临出村前就暗暗地发下毒誓:这辈子再也不会踏入这个村子半步。
猪娃跟着老爸来到妹妹家,得知妹妹家已经抱养了一个孩子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又要把猪娃领回去,猪娃说什么就是不上车子。
姑父十分为难:“我们家的情况你们也都看到了,养活两个孩子,实在有些吃力。”
猪娃眼看希望就要破灭真的是毫不甘心,跪求姑父姑姑:“你们收下我吧,我一顿只吃半碗饭就行了,而且我还可以帮你们带孩子,我什么都能干……。”
姑姑听了猪娃的话眼泪都下来了:多么懂事的孩子,怪让人心疼的。事情都到了这个份儿上自己还能往外推吗?想到这儿当即表态:“好吧,既然你不嫌弃,那就住下吧。”
丈夫发表自己的看法:“咱们不是已经抱养了一个吗?”
“一个孩子是养,两个孩子也是养,大不了我少吃一口。难不成还能见死不救?”
猪娃的姑父还在犹豫,猪娃狠下心说道:“即使你们不要我,我就算在外面逃荒要饭,我也不会再回去的!”
孩子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姑父也不好把事情做绝,只好暂且答应把他留下来。
最终在姑姑的坚持下,猪娃留了下来。自此猪娃就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连名字都改了,这里没有人知道他的出身,这里没有嘲笑的人群,一切都是崭新的面孔。
猪娃的选择让人觉得有一些不可理解:为什么放着自己家里好好地不呆,却偏偏要去山里跟随穷姑姑呢?赵老爷子通过这件事感悟很深,猪娃从小天天跟人打架,整天搞得是体无完肤、遍体鳞伤。而打架的原因无一不是被人戏耍、嘲笑,最终触碰了他的敏感神经,于是一言不合直接就开干。虽然每次都是猪娃先动手,但是猪娃却从来不去第一个挑事儿,每次都是被人提及出身茅坑儿,羞辱、讥笑方才引起他的无名怒火,爆发冲突。老爷子痛定思痛,他并没有觉得猪娃这孩子有什么不正常,不可救药,而是人们有意无意间的一些恶习,渐渐地把一个原本十分正常的孩子,愣是逼迫到崩溃的边缘。虽然他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但是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一直承受着人们歧视的目光,连他都说自己甚至还没有瞎子瘸子活的有尊严。也许这种来自心灵上的伤害,远远要比肉体上的伤害更使人难以忍受吧。
同样,出身不是十分光彩的阿三,时常也会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猪娃走了之后,众人的矛头逐渐地转向阿三。赵老爷子于是把赵氏族人召集起来郑重其事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今天我让大家来只想说一件事,就是关于阿三出身的情况。出身是无可选择的,不管怎么说吧,阿三生在了回家的路上,这事儿一直被人们拿来当做笑谈。也许别人是无心之失,或者只是为了寻求开心,然而这种事对于当事人来讲,这种伤害是难以估量的!这会使他一辈子活在自卑的阴影里,猪娃为什么死活都不愿意在村里待下去了知道吗?这孩子我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本来应该是阳光灿烂、热情洋溢的年纪,我在他的眼中看到的都是充满怨毒的眼神,他才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啊,为什么会对别人有那么大的敌意?原因就在于别人老拿他取笑,就连一点点的尊严都不留给他,时不时地往他心口上捅刀子,低级趣味的人们只顾自己一时痛快,却丝毫不顾当事人的感受,一次次地无休止的羞辱他,其中的苦楚有谁能体会?幸亏这孩子重新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归宿,及早地脱离了苦海,要不然我怕他真的会被这些缺乏爱心、不知自重的村民给逼疯的!如果人们懂得多替别人想一想,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有鉴于此,从今往后任何人都不能再拿阿三出身的事儿逗笑取乐,首先要从我们自家做起,外面的人如果再提这个话题,我们要让他们郑重其事的赔礼道歉,不道歉就待在他们家里陪他们耗着,直到对方认错为止!这种事迁就不得,此风不刹,就会毁了孩子一辈子!”
赵老爷子随后列出工作重点,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老爷子通过分析,先区分出那些人比较容易惹事,那些人该怎么对付,在心中有了一个细致的规划。不是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老爷子把这件事重视起来,深怕对于此事放任不管,又会给阿三整个一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凡事就怕认真,以前别人取笑阿三,阿三的父母都不拿这个当回事儿,他们都嘻嘻哈哈的一笑而过。旁人自然也是乐的消遣。自从老爷子陈述此中利害之后,阿三的父母再不能跟没事人一样,渐渐地也认识到名誉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再碰到有人耍笑阿三时,全家人一起上门去理论,老爷子亲自出面讨个公道,一开始有的人觉得他们是小题大做,没太往心里去,但是阿三父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你不赔礼道歉,他们就一直骚扰你,最终没办法只能妥协。
经过几次上门理论,人们看到阿三家如此认真,谁都不想再惹麻烦,于是渐渐地也就没人再拿阿三开玩笑了。
求推荐!求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