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用多久,重炮营那边就是开火了,100毫米的加农炮发射时候的声音比75毫米的火炮更为响亮,这让人一听就知道发射的不是中小口径的火炮,而是大口径的火炮。
随着100毫米加农炮的开火,再经过炮兵较射气球的较射后,很快对面的炮兵阵地就是相继停下了炮击,那边的演习裁判们迅速得出结果:乙队的75毫米野战炮阵地遭到毁灭性打击,被摧毁半数火炮后被迫撤离。
尽管这个结果在演习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下来,正常演习就算是演戏一样,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演戏至少也要这一百毫米拥有过万米的射程才能演得起来啊。
所以赵东云对演习结果还是相当满意的!
甚至他都想着,等自己第二次带着部队入关的时候肯定是要和王英楷打一仗的,届时自己可就要用这些射程超远的加农炮给王英楷好好上一课,什么才叫做战争之王,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炮战!
“很,很好,你们要继续加强训练,争取百发百中!”赵东云自然不会吝啬自己的夸奖。
魏安坡呵呵笑着:“只要训练和实弹充足,我部的训练就绝不会落下!”
“这个是自然的!”他当即转头,对着赵东平道:“重炮营所需的训练弹你要多注意,尽量优先满足!”
赵东平道:“这个没有问题,我已经和福厂那边进行商讨,让他们仿制生产100毫米的炮弹,应该不用多久就能够出来了,再有该炮也随同进口了数千发的炮弹,短期内够用了!”
赵东云说着也是叹息:“如果福厂那边能够仿制这款火炮就好了,有个三十五门的话可以极大的提高我军战斗力啊!”
赵东云对于仿制这款加农炮的事也就是想想而已,福元机器厂虽然自诩技术能力是中国第一,可以生产步枪,机枪甚至过山炮和迫击炮,但是这几年来愣是没搞出来长身管的野战炮。
毕竟这些动辄身管三十倍以上的野战炮可不是那种十多倍口径的过山炮,对于短身管的过山炮来说,福元机器厂那边依靠唐山钢铁厂的钢材,勉强还可以生产出来,但是说如果要生产长身管的野战炮,那么唐山钢铁厂的钢材质量就略有不足了。
这两年试作的两门都是以炸膛而告终,后来福元机器厂又想办法直接进口炮管用料,然后自己进行加工,但是发现进口诸多原料后,自己竟然还无法大规模加工,勉强动用了大量经验丰富的老技师来料手工加工了几门后,发现造出来的成本价比直接进口德国货还贵一半!
于是乎福元机器厂就是彻底打消了短时间内量产长身管野战炮的幻想,开始逐步逐步进行技术攻关,先是练出合格的炮管用料,然后再解决炮管加工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只有等他们真正解决了这些技术问题后,福元机器厂才能够谈得上进行大规模量产长身管的野战炮,现在嘛,也就是玩玩短身管的过山炮和迫击炮了。
但是福元机器厂造不了这些长身管的野战炮,不代表他们连炮弹也无法生产啊!
当年福元机器厂在过山炮都还没研发出来的时候,可就是已经有了多条的炮弹生产线,日俄战争时期赵东云卖给俄国人的炮弹,几乎全都是福元机器厂生产出来的,产品线不但有北洋陆军大量使用的75毫米系列炮弹,甚至连海军所用的炮弹也能供应一二。
共和之前,福元机器厂不单单是北洋各省陆军的军械供应商,同时还为北洋水师提供部分的军械弹药,甚至还造过少量的八英寸炮弹用于海圻号巡洋舰上,不过水师那帮家伙嫌福元机器厂制造的炮弹质量不如进口货,所以只接受了少量后就拒绝采购该厂的八英寸炮弹,转而继续进口。
所以制造大口径炮弹对于福元机器厂来说不算什么问题,当然了质量方面你也别指望能够把进口货相比。
如今让福元机器厂那边生产一些一百毫米的炮弹,自然不存在什么问题。
看完了这重炮营的演习后,赵东云又是顺路视察了其他几支部队,期间免不了又有看望士兵,嘘寒问暖的举动,随行的记者也是会让赵东云摆出姿势来,拍几张照片。
于是乎两天后的奉天日报上,就是刊登了这么一条新闻:共和国副总统兼东三省巡阅使赵东云大帅某某日前往军营慰问,给士兵们带去了亲切的问候,上头还有一副赵东云和士兵代表合影的照片。
这些举动在后世人看来是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做戏了,但是在当代赵东云这种和放下神丹给士兵以及民众亲自问候的举动,绝对是属于当代统治者的异类。
在人们心中,赵东云这样的人应该是和王英楷、张之洞他们一样高高在上的,眼神瞧都不瞧底层人民一眼的,然而赵东云却是三天两头就搞什么视察,慰问,他做也就算了,偏偏他还喜欢带着官方的记者一起去,然后就是大篇的报道,生怕别人不知道。
赵东云这种为了自身政治影响而做的举动,毫无疑问让他在士兵阶层以及民间里赢得了大量的关注,可以说在当代的中国几个实权军阀里,赵东云在媒体上的曝光率是最高的,其他几个人的话往往要在通电里才能够看到他们的片言只语。
然而赵东云却是喜欢搞视察、慰问,又喜欢时不时的搞一场演讲,,演讲又经常冒出一些极为新鲜的概念来,让人们为之更加关注。
比如三月中,他在奉天大学的小礼堂里面对该校的师生以及部分士绅进行的演讲里,除了老生常谈说共和外,还再一次把国家和民族这几个词汇挂在嘴边大谈特谈,最后叫嚷着国家和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号召有志之士勇敢的站起来,为国家和民族而战。
临了他又不要脸的抄袭了一把为什么读书这个话题,最后神情严肃对着奉天大学的上百学生道:“我恳请诸君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于是乎第二天的报纸上,一句‘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就是充当了奉天日报的头条,然后这句话在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群体里引起了广大反响,不管是年轻一代的学生们听到这句话如雷贯耳,就连那些手捧四书五经的老夫子们也不得不承认这话说的好,当然他们对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这话非常赞同,但是读什么书他们就是有意见了。
在东北尤其是在沈阳,你几乎天天都能从报纸上看到赵东云的消息,不是这里视察就是那里慰问,再不济也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幸福生活福祉而召开工作会议,总之一句话:领导很忙!
频繁地曝光,偶尔喊出几句煽动人心的话来也是让赵东云在国内民间的影响力开始大力增加,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的心中,赵东云几乎就是充当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典型正面形象。
他年轻,嗯,这一点非常重要,没什么年轻人喜欢把一个老头子当成自己的人生前进目标。第二点,他的军阀生涯目前来说很成功,这点更重要,因为没人喜欢把失败者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赵东云对国内年轻人的影响力之大,实际上早几年就显示出来了,当初人们看到了年纪二十几岁的赵东云成为封建大臣的时候,国内不知道有多少年轻学子以他为目标,试图重复他成功的途径,这里从越来越多学子前往德国留学就可以看的出来。
要知道历史上虽然也有国内士子去德国留学,但绝大部分人选择的却是去日`本,少数人则是去英国或者美国,而去德国的非常少,然后自从赵东云之后,国内就是掀起了去德国留学的风潮,其中又以军事留学生为主,这几年国内各省派遣到德国的军事留学生已经和派遣到日`本陆士的留学生不相上下了。
单单是在柏林军事学院毕业以及还在就读的学生就有七人之多,在德国其他各所军校留学的军校生高达一百余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袁世凯时代的北洋体系派遣过去的,赵东云主政后,今年年初也是派遣了三十余名的留德学生,甚至王英楷今年也是仿效袁世凯时代,向德国派遣了二十余名军事留学生。
当代中国里,如果说寻常学子要学文理科的话,那么首选的留学国度就是日`本,近几年来前往日`本的留学生每年是以千人为单位的。不过如果要学军事的话,南北不同,南方各省主要派遣到日`本,以日`本陆士为主。
而北方也就是北洋体系的话,首选的却是德国,袁世凯时代开始几乎每年都派遣数十名最顶尖的精英前往德国,然后报告该国的各所军校,其中又以柏林军事学院为主,不过能考入该校的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转考德国的几所士官军校。本来前几年北洋除了向德国派遣留学生外,也向日`本陆士派遣留学生,不过后来日`本留学生出现大量革命党后,就是减少派遣数量。
到了1907年的今天更是完全停止了向日本派遣军事留学生,其中理由很简单,因为南方各省派遣的大量陆士生回国后在南方联邦军队任职,成为了北洋的敌人,再加上革命党的因素导致赵东云和王英楷都是没在向日`本派遣军事留学生了,不然的话派出来的留学生学了几年后估计就跑到南方联邦军队任职,然后成为自己的敌人了。
赵东云和王英楷今年继续派人去德国留学的同时,自然也会有学生今年学成毕业回国,对于这些袁世凯时代就派遣出去,在德国各大军校学习数年后回国的精英人才,不管是赵东云和王英楷、还是段祺瑞和王士珍,他们都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试图把当代中国里仅有的几个接受过现代化军事教育的人才拉拢到自己麾下。
随着100毫米加农炮的开火,再经过炮兵较射气球的较射后,很快对面的炮兵阵地就是相继停下了炮击,那边的演习裁判们迅速得出结果:乙队的75毫米野战炮阵地遭到毁灭性打击,被摧毁半数火炮后被迫撤离。
尽管这个结果在演习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下来,正常演习就算是演戏一样,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演戏至少也要这一百毫米拥有过万米的射程才能演得起来啊。
所以赵东云对演习结果还是相当满意的!
甚至他都想着,等自己第二次带着部队入关的时候肯定是要和王英楷打一仗的,届时自己可就要用这些射程超远的加农炮给王英楷好好上一课,什么才叫做战争之王,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炮战!
“很,很好,你们要继续加强训练,争取百发百中!”赵东云自然不会吝啬自己的夸奖。
魏安坡呵呵笑着:“只要训练和实弹充足,我部的训练就绝不会落下!”
“这个是自然的!”他当即转头,对着赵东平道:“重炮营所需的训练弹你要多注意,尽量优先满足!”
赵东平道:“这个没有问题,我已经和福厂那边进行商讨,让他们仿制生产100毫米的炮弹,应该不用多久就能够出来了,再有该炮也随同进口了数千发的炮弹,短期内够用了!”
赵东云说着也是叹息:“如果福厂那边能够仿制这款火炮就好了,有个三十五门的话可以极大的提高我军战斗力啊!”
赵东云对于仿制这款加农炮的事也就是想想而已,福元机器厂虽然自诩技术能力是中国第一,可以生产步枪,机枪甚至过山炮和迫击炮,但是这几年来愣是没搞出来长身管的野战炮。
毕竟这些动辄身管三十倍以上的野战炮可不是那种十多倍口径的过山炮,对于短身管的过山炮来说,福元机器厂那边依靠唐山钢铁厂的钢材,勉强还可以生产出来,但是说如果要生产长身管的野战炮,那么唐山钢铁厂的钢材质量就略有不足了。
这两年试作的两门都是以炸膛而告终,后来福元机器厂又想办法直接进口炮管用料,然后自己进行加工,但是发现进口诸多原料后,自己竟然还无法大规模加工,勉强动用了大量经验丰富的老技师来料手工加工了几门后,发现造出来的成本价比直接进口德国货还贵一半!
于是乎福元机器厂就是彻底打消了短时间内量产长身管野战炮的幻想,开始逐步逐步进行技术攻关,先是练出合格的炮管用料,然后再解决炮管加工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只有等他们真正解决了这些技术问题后,福元机器厂才能够谈得上进行大规模量产长身管的野战炮,现在嘛,也就是玩玩短身管的过山炮和迫击炮了。
但是福元机器厂造不了这些长身管的野战炮,不代表他们连炮弹也无法生产啊!
当年福元机器厂在过山炮都还没研发出来的时候,可就是已经有了多条的炮弹生产线,日俄战争时期赵东云卖给俄国人的炮弹,几乎全都是福元机器厂生产出来的,产品线不但有北洋陆军大量使用的75毫米系列炮弹,甚至连海军所用的炮弹也能供应一二。
共和之前,福元机器厂不单单是北洋各省陆军的军械供应商,同时还为北洋水师提供部分的军械弹药,甚至还造过少量的八英寸炮弹用于海圻号巡洋舰上,不过水师那帮家伙嫌福元机器厂制造的炮弹质量不如进口货,所以只接受了少量后就拒绝采购该厂的八英寸炮弹,转而继续进口。
所以制造大口径炮弹对于福元机器厂来说不算什么问题,当然了质量方面你也别指望能够把进口货相比。
如今让福元机器厂那边生产一些一百毫米的炮弹,自然不存在什么问题。
看完了这重炮营的演习后,赵东云又是顺路视察了其他几支部队,期间免不了又有看望士兵,嘘寒问暖的举动,随行的记者也是会让赵东云摆出姿势来,拍几张照片。
于是乎两天后的奉天日报上,就是刊登了这么一条新闻:共和国副总统兼东三省巡阅使赵东云大帅某某日前往军营慰问,给士兵们带去了亲切的问候,上头还有一副赵东云和士兵代表合影的照片。
这些举动在后世人看来是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做戏了,但是在当代赵东云这种和放下神丹给士兵以及民众亲自问候的举动,绝对是属于当代统治者的异类。
在人们心中,赵东云这样的人应该是和王英楷、张之洞他们一样高高在上的,眼神瞧都不瞧底层人民一眼的,然而赵东云却是三天两头就搞什么视察,慰问,他做也就算了,偏偏他还喜欢带着官方的记者一起去,然后就是大篇的报道,生怕别人不知道。
赵东云这种为了自身政治影响而做的举动,毫无疑问让他在士兵阶层以及民间里赢得了大量的关注,可以说在当代的中国几个实权军阀里,赵东云在媒体上的曝光率是最高的,其他几个人的话往往要在通电里才能够看到他们的片言只语。
然而赵东云却是喜欢搞视察、慰问,又喜欢时不时的搞一场演讲,,演讲又经常冒出一些极为新鲜的概念来,让人们为之更加关注。
比如三月中,他在奉天大学的小礼堂里面对该校的师生以及部分士绅进行的演讲里,除了老生常谈说共和外,还再一次把国家和民族这几个词汇挂在嘴边大谈特谈,最后叫嚷着国家和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号召有志之士勇敢的站起来,为国家和民族而战。
临了他又不要脸的抄袭了一把为什么读书这个话题,最后神情严肃对着奉天大学的上百学生道:“我恳请诸君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于是乎第二天的报纸上,一句‘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就是充当了奉天日报的头条,然后这句话在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群体里引起了广大反响,不管是年轻一代的学生们听到这句话如雷贯耳,就连那些手捧四书五经的老夫子们也不得不承认这话说的好,当然他们对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这话非常赞同,但是读什么书他们就是有意见了。
在东北尤其是在沈阳,你几乎天天都能从报纸上看到赵东云的消息,不是这里视察就是那里慰问,再不济也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幸福生活福祉而召开工作会议,总之一句话:领导很忙!
频繁地曝光,偶尔喊出几句煽动人心的话来也是让赵东云在国内民间的影响力开始大力增加,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的心中,赵东云几乎就是充当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典型正面形象。
他年轻,嗯,这一点非常重要,没什么年轻人喜欢把一个老头子当成自己的人生前进目标。第二点,他的军阀生涯目前来说很成功,这点更重要,因为没人喜欢把失败者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赵东云对国内年轻人的影响力之大,实际上早几年就显示出来了,当初人们看到了年纪二十几岁的赵东云成为封建大臣的时候,国内不知道有多少年轻学子以他为目标,试图重复他成功的途径,这里从越来越多学子前往德国留学就可以看的出来。
要知道历史上虽然也有国内士子去德国留学,但绝大部分人选择的却是去日`本,少数人则是去英国或者美国,而去德国的非常少,然后自从赵东云之后,国内就是掀起了去德国留学的风潮,其中又以军事留学生为主,这几年国内各省派遣到德国的军事留学生已经和派遣到日`本陆士的留学生不相上下了。
单单是在柏林军事学院毕业以及还在就读的学生就有七人之多,在德国其他各所军校留学的军校生高达一百余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袁世凯时代的北洋体系派遣过去的,赵东云主政后,今年年初也是派遣了三十余名的留德学生,甚至王英楷今年也是仿效袁世凯时代,向德国派遣了二十余名军事留学生。
当代中国里,如果说寻常学子要学文理科的话,那么首选的留学国度就是日`本,近几年来前往日`本的留学生每年是以千人为单位的。不过如果要学军事的话,南北不同,南方各省主要派遣到日`本,以日`本陆士为主。
而北方也就是北洋体系的话,首选的却是德国,袁世凯时代开始几乎每年都派遣数十名最顶尖的精英前往德国,然后报告该国的各所军校,其中又以柏林军事学院为主,不过能考入该校的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转考德国的几所士官军校。本来前几年北洋除了向德国派遣留学生外,也向日`本陆士派遣留学生,不过后来日`本留学生出现大量革命党后,就是减少派遣数量。
到了1907年的今天更是完全停止了向日本派遣军事留学生,其中理由很简单,因为南方各省派遣的大量陆士生回国后在南方联邦军队任职,成为了北洋的敌人,再加上革命党的因素导致赵东云和王英楷都是没在向日`本派遣军事留学生了,不然的话派出来的留学生学了几年后估计就跑到南方联邦军队任职,然后成为自己的敌人了。
赵东云和王英楷今年继续派人去德国留学的同时,自然也会有学生今年学成毕业回国,对于这些袁世凯时代就派遣出去,在德国各大军校学习数年后回国的精英人才,不管是赵东云和王英楷、还是段祺瑞和王士珍,他们都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试图把当代中国里仅有的几个接受过现代化军事教育的人才拉拢到自己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