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有时候前一刻还平分秋色,但是往往下一刻就会因为某个战术节点的变化而引起整条战线的变化。
147高地在第三师和第十的交战中,就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虽然该地本身并不具有多大的战略价值,双方甚至都无法在这个小山头放上一个营的兵力。
放眼第三师和第四师长达十余公里的战线上,类似的小高地战术要点虽然不算很多,但是也有绝对不少,哪怕退一步说就算该地失守了,对第四师而言也影响不大。
然而这个小高地的失守,却是让第四师第七旅的一个步兵营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种时候,哪怕是一个步兵营被歼灭,对于第四师而言也算不上什么重创,然而战局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147高地的失陷造成了皖军第三营被歼灭,而该营的失败又是导致了第七旅第十四团的崩溃,当第十四团被击溃后,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整个第七旅的安全。
在147高地失守后的第二天,任凭唐天喜怎么努力,但是依旧无法挽回第十四团的溃退,而到了下午后,随着第十四团的不断溃退,第十三团又是陷入了重围。
到这个时候,唐天喜的第七旅已经是毫无疑问的战败了!
为了避免陷入重围之中的第十三团被包围,唐天喜被迫下令全旅向后撤退!
然而他不下令撤退还好,撤退之前第七旅虽然各部尤其是第十三团已经陷入危险之中,但是依旧还能勉强支撑下去,但是当第七旅开始撤退后,最开始一两个小时还算是有组织的撤退,但是在第六旅的步步追击下迅速就是发生了大规模的崩溃!
等到傍晚时分的时候,第七旅的旅长唐天喜已经发现他已经失去了对麾下部队的掌控,整个第七旅已经是彻底崩溃了,各部队只能是各自为战,或逃或战,根本无法组织起来成规模的撤退或者抵抗。
之所以造成第七旅的彻底崩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天喜下的那个全旅撤退的命令!
他高估了自己部队的撤退能力!
一支部队的组织度有多好,不要去看它的进攻能力,而是要去看它的撤退能力,而毫不客气的说当代国内的任何一支部队,包括奉军三大主力师在内都是极度缺乏撤退组织能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军阀混战里很少有阵前撤退的事情发生,哪怕是打的再苦也很少有将领会选择打着的时候直接撤退的。
唐天喜毫无疑问就是犯了这个战术错误,他以为自己能够从徐州、从凤阳一路撤退好几百公里到滁州,同样也能够从这里撤走。
但是他忘记了第七旅的撤退和当初整个第四师从徐州、凤阳撤退可是两码事。
当初段祺瑞组织第四师从徐州撤退的时候,不仅仅瞒天过海没有让对面的奉军得知,而且还是留下了整个两个旅近万人断后的,奉军是到了第二天才得知第四师已经逃跑了,而等奉军拿下徐州后,第四师已经逃走了好几十公里开外。
在凤阳府撤退的时候,段祺瑞同样是偷偷走的,并且和上次一样留下了一整个旅断后,等顾蓝玉的第三师察觉并追击的时候,双方的距离已经再一次拉开了二十多公里。
这两次的撤退都有着两个共同点,首先就是皖军第四师在撤退前并没有和奉军主力部队进行惨烈的交战,而且都是趁着夜色撤退的,一直等他们跑出去了奉军才有所察觉。其次就是段祺瑞都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断后部队。
至于后续的追击战,虽然奉军紧随不舍,但实际上一直只能跟在第四师后面吃灰,双方一路的追击中,并没有进行直接接触。
然而今天在滁州城外,情况却是和前面的两次截然不同,首先第七旅是在力战不敌之下被迫撤退的,唐天喜下令撤退的时候,第七旅和第六旅之间正在进行着残酷的攻防战呢,所以根本无法做到隐秘,皖军士兵前脚爬出战壕往后跑呢,后头的奉军士兵就是立即开始追击了。
而且这一次也没有数量庞大的省军给他唐天喜充当断后部队,他只能是调用区区一个营用以断后而已。
然而区区一个营面对整个第六旅的攻击,根本就无法支撑多久很快就是彻底崩溃!
诸多因素结合下来,这个第七旅的崩溃也就成为了必然,哪怕唐天喜有通天之力也不可能短时间重整第七旅再战了。
同样的情况放在奉军三大主力师身上,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
在撤退命令下达不过两个小时后,看着一片混乱的麾下部队,唐天喜实际上就已经后悔了,如果自己不下令撤退,而是继续坚守下去的话,虽然有可能让一整个第十三团都陷入奉军包围圈里,但是未必没有机会等到第八旅或者补充旅的救援。
但是当时他想的却是要把整个第七旅都安全的带走,而且单纯从战术角度上来说,其实他的选择也没有错,毕竟友军的第八旅被对面的奉军第五旅缠住了,能不能过来还是两码事,而补充旅之前在滁州城内,要赶来增援少说也得半天时间,而半天时间的话第十三团百分百会落入奉军的包围圈,到时候别说补充旅来救援了,就算是昔日的一整个第四师来都难以挽救第十三团被覆灭的命运。
所以唐天喜是考虑了诸多因素后才下决心撤退的,因为这是唯一可以挽救目前畏惧的战术。
然而那个时候,他却是忘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他制定的战术是可行的,但是却没有考虑到,以目前皖军第四师的素质,根本就无法顺利的执行如此高难度的战术。
皖军第四师的各项素质在国内诸多军阀部队里,毫无疑问已经是足以跻身一流强军之列,之前第四师的辉煌战绩也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国内里第四师算是一等强军,然而放在世界范围里,说实话二流都算不上,顶多算是三流陆军。
前几年里,哪怕是赵东云这个拥有极大自信的穿越者,在比较北洋常备军和列强陆军的时候,也只认为北洋军顶多只有德国陆军一半战力而已,而且这还是建立在拥有完善后勤的前提下,而现实情况根本不可能让北洋军获得充足的后勤补给,所以实际战力还是要继续往下压,能够有当代德军三成战力都得烧高香了。
去年共和后国内各军阀部队分化比较严重,奉军吸收了日俄战争的经验,紧接着装备大量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以及采用新式的步兵战术,战斗力比北洋常备军时代又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赵东云也不认为他手底下的奉军三大主力师可以和世界列强陆军相提并论了。
能够有德国陆军的五成战力,这都已经可以偷笑了!
至于段祺瑞麾下的第四师,战斗力虽然和奉军三大主力师不相上下,但这和第四师严重超编有着极大关系,人家好歹有三个旅,兵力两万多,这和你一个一万五千多人的师打成平手不奇怪。同等兵力下,第四师的战斗力比第三师这种奉军主力要稍微弱一些,不过弱的有限,不足以影响双方胜负而已。
受限于国内军事发展的整体限制,不管是奉军还是皖军,其实都是缺乏执行高难度战术的素质!
而阵前撤退这种事毫无有疑问是超高难度的战术!
今天的情形如果是换了列强军队,比如换成法军、德军这种一流陆军,通过精湛的战术要想顺利撤退下来不算什么难事,哪怕是换成二流的日`军前来,只要指挥官不犯傻,那么以日`军的素质以及战术执行能力,也应该有七八成的机会撤下来。
然而皖军第七旅要想做到的话,却是难比登天!
可惜国内的将领,对此大多是有所忽视或者说不想承认的,一个个都是认为自己的战术是高超无比的,但是却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指挥的部队具不具备执行这些高难度战术的素质。
所以纵观国内近代史,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战例:指挥官提出了极为高超的战术,然后下属部队执行的一塌糊涂导致惨败,其中的撤退战例更为明显,翻遍战史,就没有几支军阀部队能够顺利的执行阵前撤退,基本上撤退都是变成了崩溃。
唐天喜不管是高估了自己麾下部队的素质,还是说他故意忽略了这一点,这都已经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第七旅已经彻底崩溃了!
面临唐天喜第七旅的崩溃,段祺瑞虽然心中恨不得把唐天喜杀一万遍,但是生死关头的现在,他可没有时间去生气,而是黑着脸命令滁州补充旅紧急去接应第七旅残部。
第七旅既然已经落败,那么一开始谋划的通过第七旅迂回进攻玩一个反击包抄的事自然就化为了泡影,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第四师的剩余主力带回金陵去。
第七旅的溃败,几乎一下子就是废掉了第四师三分之一的战力。
滁州城外的一战,第七旅虽然只是被击溃,但是后来的大崩溃导致该旅的建制彻底被打散,就连唐天喜也是不知所踪,不知道是害怕段祺瑞送他上军事法庭逃跑了还是死在了乱军之中,总之那一天后就没有人再见过此人了。
段祺瑞花了大力气,才是陆续收拢了两千多第七旅的残兵,但是这些残兵一个个垂头丧气,士气全无不说,而且机枪等支援武器损失殆尽,甚至很多残兵手上连自己的步`枪都给扔了。
这个第七旅,已经是被彻底废了!
哪怕是可以重建,但是就和王占元麾下的第七师一样和原来冯国璋麾下的第七师不同一样,重建后的第七旅也不是以前的那个第七旅了。
第七旅被重创,段祺瑞虽然把对面的顾蓝玉恨得牙痒痒,但是他也知道滁州不可久留,于是很快就是带着第四师的剩余主力部队和两江陆军第一混成旅走了。
这一次人家第四师走的倒是光明正大,无他,第四师虽然第七旅被重创,但是第八率和补充旅依旧完好,主力任在,另外还有两江陆军第一混成旅作为掩护,两者相加近三万人呢。
再者之前在滁州城外,为了重创第七旅,顾蓝玉的第三师也算是把最后一丝吃奶的劲都给用光了,士兵的体力消耗还不算什么,关键是随军携带的粮食和弹药已经消耗一空,他们本来就是轻装追击而来,根本就没有带上太多的辎重,士兵们往往只有自己随身携带的数十发子弹可以用,粮食也只有自己随身携带的数日口粮。
滁州城外的一战,第三师又是消耗了大量的随军弹药,如今第三师的情况已经是到了比较危险的地步,如果继续追上去,这第四师再给他们来一个回马枪的话,到时候第三师就得悲剧了。
所以顾蓝玉虽然心中不满,但是也只能目送段祺瑞撤退,然后率军进入了被皖军主动放弃的滁州休整。
很快,滁州战役的相关战报就是及时送到了赵东云手上!
赵东云看罢后,略微点了点头:“滁州已下,这江北之地算是到手了!”
147高地在第三师和第十的交战中,就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虽然该地本身并不具有多大的战略价值,双方甚至都无法在这个小山头放上一个营的兵力。
放眼第三师和第四师长达十余公里的战线上,类似的小高地战术要点虽然不算很多,但是也有绝对不少,哪怕退一步说就算该地失守了,对第四师而言也影响不大。
然而这个小高地的失守,却是让第四师第七旅的一个步兵营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种时候,哪怕是一个步兵营被歼灭,对于第四师而言也算不上什么重创,然而战局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147高地的失陷造成了皖军第三营被歼灭,而该营的失败又是导致了第七旅第十四团的崩溃,当第十四团被击溃后,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整个第七旅的安全。
在147高地失守后的第二天,任凭唐天喜怎么努力,但是依旧无法挽回第十四团的溃退,而到了下午后,随着第十四团的不断溃退,第十三团又是陷入了重围。
到这个时候,唐天喜的第七旅已经是毫无疑问的战败了!
为了避免陷入重围之中的第十三团被包围,唐天喜被迫下令全旅向后撤退!
然而他不下令撤退还好,撤退之前第七旅虽然各部尤其是第十三团已经陷入危险之中,但是依旧还能勉强支撑下去,但是当第七旅开始撤退后,最开始一两个小时还算是有组织的撤退,但是在第六旅的步步追击下迅速就是发生了大规模的崩溃!
等到傍晚时分的时候,第七旅的旅长唐天喜已经发现他已经失去了对麾下部队的掌控,整个第七旅已经是彻底崩溃了,各部队只能是各自为战,或逃或战,根本无法组织起来成规模的撤退或者抵抗。
之所以造成第七旅的彻底崩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天喜下的那个全旅撤退的命令!
他高估了自己部队的撤退能力!
一支部队的组织度有多好,不要去看它的进攻能力,而是要去看它的撤退能力,而毫不客气的说当代国内的任何一支部队,包括奉军三大主力师在内都是极度缺乏撤退组织能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军阀混战里很少有阵前撤退的事情发生,哪怕是打的再苦也很少有将领会选择打着的时候直接撤退的。
唐天喜毫无疑问就是犯了这个战术错误,他以为自己能够从徐州、从凤阳一路撤退好几百公里到滁州,同样也能够从这里撤走。
但是他忘记了第七旅的撤退和当初整个第四师从徐州、凤阳撤退可是两码事。
当初段祺瑞组织第四师从徐州撤退的时候,不仅仅瞒天过海没有让对面的奉军得知,而且还是留下了整个两个旅近万人断后的,奉军是到了第二天才得知第四师已经逃跑了,而等奉军拿下徐州后,第四师已经逃走了好几十公里开外。
在凤阳府撤退的时候,段祺瑞同样是偷偷走的,并且和上次一样留下了一整个旅断后,等顾蓝玉的第三师察觉并追击的时候,双方的距离已经再一次拉开了二十多公里。
这两次的撤退都有着两个共同点,首先就是皖军第四师在撤退前并没有和奉军主力部队进行惨烈的交战,而且都是趁着夜色撤退的,一直等他们跑出去了奉军才有所察觉。其次就是段祺瑞都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断后部队。
至于后续的追击战,虽然奉军紧随不舍,但实际上一直只能跟在第四师后面吃灰,双方一路的追击中,并没有进行直接接触。
然而今天在滁州城外,情况却是和前面的两次截然不同,首先第七旅是在力战不敌之下被迫撤退的,唐天喜下令撤退的时候,第七旅和第六旅之间正在进行着残酷的攻防战呢,所以根本无法做到隐秘,皖军士兵前脚爬出战壕往后跑呢,后头的奉军士兵就是立即开始追击了。
而且这一次也没有数量庞大的省军给他唐天喜充当断后部队,他只能是调用区区一个营用以断后而已。
然而区区一个营面对整个第六旅的攻击,根本就无法支撑多久很快就是彻底崩溃!
诸多因素结合下来,这个第七旅的崩溃也就成为了必然,哪怕唐天喜有通天之力也不可能短时间重整第七旅再战了。
同样的情况放在奉军三大主力师身上,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
在撤退命令下达不过两个小时后,看着一片混乱的麾下部队,唐天喜实际上就已经后悔了,如果自己不下令撤退,而是继续坚守下去的话,虽然有可能让一整个第十三团都陷入奉军包围圈里,但是未必没有机会等到第八旅或者补充旅的救援。
但是当时他想的却是要把整个第七旅都安全的带走,而且单纯从战术角度上来说,其实他的选择也没有错,毕竟友军的第八旅被对面的奉军第五旅缠住了,能不能过来还是两码事,而补充旅之前在滁州城内,要赶来增援少说也得半天时间,而半天时间的话第十三团百分百会落入奉军的包围圈,到时候别说补充旅来救援了,就算是昔日的一整个第四师来都难以挽救第十三团被覆灭的命运。
所以唐天喜是考虑了诸多因素后才下决心撤退的,因为这是唯一可以挽救目前畏惧的战术。
然而那个时候,他却是忘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他制定的战术是可行的,但是却没有考虑到,以目前皖军第四师的素质,根本就无法顺利的执行如此高难度的战术。
皖军第四师的各项素质在国内诸多军阀部队里,毫无疑问已经是足以跻身一流强军之列,之前第四师的辉煌战绩也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国内里第四师算是一等强军,然而放在世界范围里,说实话二流都算不上,顶多算是三流陆军。
前几年里,哪怕是赵东云这个拥有极大自信的穿越者,在比较北洋常备军和列强陆军的时候,也只认为北洋军顶多只有德国陆军一半战力而已,而且这还是建立在拥有完善后勤的前提下,而现实情况根本不可能让北洋军获得充足的后勤补给,所以实际战力还是要继续往下压,能够有当代德军三成战力都得烧高香了。
去年共和后国内各军阀部队分化比较严重,奉军吸收了日俄战争的经验,紧接着装备大量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以及采用新式的步兵战术,战斗力比北洋常备军时代又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赵东云也不认为他手底下的奉军三大主力师可以和世界列强陆军相提并论了。
能够有德国陆军的五成战力,这都已经可以偷笑了!
至于段祺瑞麾下的第四师,战斗力虽然和奉军三大主力师不相上下,但这和第四师严重超编有着极大关系,人家好歹有三个旅,兵力两万多,这和你一个一万五千多人的师打成平手不奇怪。同等兵力下,第四师的战斗力比第三师这种奉军主力要稍微弱一些,不过弱的有限,不足以影响双方胜负而已。
受限于国内军事发展的整体限制,不管是奉军还是皖军,其实都是缺乏执行高难度战术的素质!
而阵前撤退这种事毫无有疑问是超高难度的战术!
今天的情形如果是换了列强军队,比如换成法军、德军这种一流陆军,通过精湛的战术要想顺利撤退下来不算什么难事,哪怕是换成二流的日`军前来,只要指挥官不犯傻,那么以日`军的素质以及战术执行能力,也应该有七八成的机会撤下来。
然而皖军第七旅要想做到的话,却是难比登天!
可惜国内的将领,对此大多是有所忽视或者说不想承认的,一个个都是认为自己的战术是高超无比的,但是却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指挥的部队具不具备执行这些高难度战术的素质。
所以纵观国内近代史,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战例:指挥官提出了极为高超的战术,然后下属部队执行的一塌糊涂导致惨败,其中的撤退战例更为明显,翻遍战史,就没有几支军阀部队能够顺利的执行阵前撤退,基本上撤退都是变成了崩溃。
唐天喜不管是高估了自己麾下部队的素质,还是说他故意忽略了这一点,这都已经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第七旅已经彻底崩溃了!
面临唐天喜第七旅的崩溃,段祺瑞虽然心中恨不得把唐天喜杀一万遍,但是生死关头的现在,他可没有时间去生气,而是黑着脸命令滁州补充旅紧急去接应第七旅残部。
第七旅既然已经落败,那么一开始谋划的通过第七旅迂回进攻玩一个反击包抄的事自然就化为了泡影,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第四师的剩余主力带回金陵去。
第七旅的溃败,几乎一下子就是废掉了第四师三分之一的战力。
滁州城外的一战,第七旅虽然只是被击溃,但是后来的大崩溃导致该旅的建制彻底被打散,就连唐天喜也是不知所踪,不知道是害怕段祺瑞送他上军事法庭逃跑了还是死在了乱军之中,总之那一天后就没有人再见过此人了。
段祺瑞花了大力气,才是陆续收拢了两千多第七旅的残兵,但是这些残兵一个个垂头丧气,士气全无不说,而且机枪等支援武器损失殆尽,甚至很多残兵手上连自己的步`枪都给扔了。
这个第七旅,已经是被彻底废了!
哪怕是可以重建,但是就和王占元麾下的第七师一样和原来冯国璋麾下的第七师不同一样,重建后的第七旅也不是以前的那个第七旅了。
第七旅被重创,段祺瑞虽然把对面的顾蓝玉恨得牙痒痒,但是他也知道滁州不可久留,于是很快就是带着第四师的剩余主力部队和两江陆军第一混成旅走了。
这一次人家第四师走的倒是光明正大,无他,第四师虽然第七旅被重创,但是第八率和补充旅依旧完好,主力任在,另外还有两江陆军第一混成旅作为掩护,两者相加近三万人呢。
再者之前在滁州城外,为了重创第七旅,顾蓝玉的第三师也算是把最后一丝吃奶的劲都给用光了,士兵的体力消耗还不算什么,关键是随军携带的粮食和弹药已经消耗一空,他们本来就是轻装追击而来,根本就没有带上太多的辎重,士兵们往往只有自己随身携带的数十发子弹可以用,粮食也只有自己随身携带的数日口粮。
滁州城外的一战,第三师又是消耗了大量的随军弹药,如今第三师的情况已经是到了比较危险的地步,如果继续追上去,这第四师再给他们来一个回马枪的话,到时候第三师就得悲剧了。
所以顾蓝玉虽然心中不满,但是也只能目送段祺瑞撤退,然后率军进入了被皖军主动放弃的滁州休整。
很快,滁州战役的相关战报就是及时送到了赵东云手上!
赵东云看罢后,略微点了点头:“滁州已下,这江北之地算是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