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佛诞节,保留着从小福建老家风俗的陈夏,一大早吃了豆馅蒸饼,正炫耀的向那十七个美人介绍自己家乡风味。
“二爷,两份消息,一份是靖海侯陈老爷那传来的,他老人家突破宗师级了。”
负责整理国公府情报的白氏进来汇报,这位也算是他丈母娘,别人家侍妾的母亲是不会当岳母看待的,可这是他家。
但白氏很讲规矩,从来不会以这身份自居,渐渐地萧玉和娜木钟几个,对她印象极好,也就不再让她做侍候人的事。
可不愿吃闲饭的白氏,委托女儿董小宛说了几次要做事,无奈的陈夏,只好让她整理情报。
白氏读过书,这位置还真合适,家里的情报来源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锦衣卫送来的,另一处是奉圣宫送来的。
听到丈母娘的话,陈夏停下炫耀,开心道:“老头终于突破了,好呀!”
可眼光看向白氏时,却见她脸上神情有些不对,不禁狐疑道:“还有一件呢,不会是坏消息吧?”
白氏赶忙摇手道:“坏消息不至于,只是二爷听到不知道会不会高兴。”
“怎么回事,不是坏消息还能让我不高兴?”
白氏迟疑一下,小心说道:“锦衣卫传来消息,夫人东渡倭国,斩杀了皇太极和鳌拜。”
“啥!这死女人在干什么!危险不知道吗?她儿子才多大,就敢不告而去,老子打不死她这忤逆的死女人……”
听到他爆炸的嚷嚷,大家都急忙赶来询问,听到白氏再说一次后,娜木钟笑道:“好了阿夏,玉姐姐全胜而归,咱们应该高兴才对。”
“高兴个屁!我告诉你娜木钟,你可别想学她,敢背着我去冒险,信不信我打烂你大屁股!”
陈夏连娜木钟的本名都叫出来了,可见是真急了。
娜木钟羞的脸都红了,哪有这样当着大家说自己大屁股的,娇嗔的跺脚道:“二爷胡说什么,妾身还能去哪冒险,这里是中原,又不是草原,除非二爷带着,妾身哪敢自己出去。”
陈夏哼哼的歪头一下,理所当然的傲娇道:“这还差不多,为夫只是提前打预防针,不是说你真去。”
“啥叫预防针呀?”
“别问别问,这事就这么过了。”
一边敷衍着懒的解释新名词,一边火气又冒上来,可萧玉不在这,又不能对其他人发火,他只好哼哼唧唧的自己去生闷气了。
没等他消完气,蹦蹦跳跳的夭夭进来报告说,陈子龙来拜访,他赶紧的提上鞋冲出去。
“卧子兄长哈哈!好久没见可想死小弟了……”
人未到声先到,坐在客厅里的陈子龙,笑吟吟的抬起头来看向门口,他的身旁还有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人,同样好奇的望过去。
站在他两跟前,侍候的郑成功和夏完惇脸上表情不一样,郑成功是好奇,夏完惇则是有些羞涩。
自己师傅又不着调了,应该是夭夭小师娘,没跟他说还有客人在。
果然,一脚踏进门槛的陈夏,本来咧开的嘴一下子僵住,连忙停下脚步。
迅速的脸色一变,脸上的笑容马上充满文人该有的矜持和温润,连走路都成了八字脚的踱方步起来。
“哈哈哈……致远呐致远,你还是没变,这位是为兄的同窗师兄张天如,还不快来见见!”
陈子龙见他那模样,乐的大笑,同时也介绍了那位客人的身份,让陈夏大吃一惊。
“太仓张天如!竟是西铭先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焉!”
陈夏暗自叫苦,却要做出好客的样子,心中可是把陈子龙骂个狗血淋头了。
来人正是张溥,天如是他的字,西铭是他的号,他还有一个字叫乾度,一般是普通关系的人叫的。
陈夏本来应该称呼对方乾度这个字的,可陈子龙显然把他当自家人,他只能客气尊称对方为西铭先生了。
张溥亲眼目睹了他的变脸速度,哈哈大笑道:“早听卧子说过,荣国公是个爽快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是啊。”
陈子龙回头嗔道:“师兄着称呼可不妥,朋友之间叫爵位太疏远了,致远跟小弟,还有那几位兄长都是莫逆之交。”
张溥立即致歉道:“好好,为兄认错,致远贤弟也别叫我西铭先生才是。”
陈夏心中苦恼,可陈子龙的面子不能不给,赶紧的告饶道:“小弟错了,该打该打,天如兄登门,小弟这蓬荜生辉,赶紧的喝上几盅才是。”
三人相视大笑,郑成功这才过来见礼,他一把搀住道:“可别,你老师是一回事,你我之间另有渊源,可不敢行晚辈礼。”
陈子龙也点头笑道:“森儿听他的,接下来你还要在南京读书,少不得叨扰他。”
郑成功恭敬的答应着,陈夏好奇道:“兄长不带森哥儿去东昌府?”
陈子龙点头道:“明年春闱,为兄打算让他去试试,正好他家老爷子给他要了个荫监生的名额,去南京国子监读半年,省了今秋的乡试。”
陈夏一听惊讶道:“现在入学,就能进甲字号班级了?”
陈子龙笑道:“森儿的学业很好,再有天如师兄和为兄的保举,祭酒同意让他进甲字号,至于能不能考到名额,那就要看他本事了。”
陈夏这才明白,原来是走后门啊,不过也对,以张溥、陈子龙的大名,南京这边的国子监,几乎不会有人反对。
国子监监生分几种,但在功名方面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举人入学的叫举监,这一类本身就有资格考进士不用多说。
另一种则是秀才或根本没功名的,没功名的荫监生只有勋贵子弟,和高官子弟,或者皇帝的恩典进入的。
这类人要从基础学起,但几乎都是在混日子的,不说也罢,像红楼梦书中的贾琏,就曾是国子监监生。
而秀才功名的荫监生就不同了,按照考试成绩被分为甲乙丙丁几个等级读书,每月一考,看成绩升学。
一旦能进入甲字号的班级,那三年一次的会试之前,国子监会考核这些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给予考试的资格。
这是国子监的特权,每一届都有一定的名额,择其优者参加会试,不需要考乡试。
陈夏对自己的学问可心知肚明,也就兴趣怏怏,没假惺惺的询问郑成功的学业。
而是高高兴兴的替他高兴,正好丫鬟侍女们整上酒席到了,五个人,包括小小少年夏完惇也上了桌。
“卧子兄长,咱可说好哈,惇儿跟你去山东读书,其他我不管,但您可别尽教他书呆子的学问,要多教教他民生之事。”
酒过三巡,陈夏的话唠毛病又开始了,陈子龙眼睛一瞟,挑衅道:“何为书呆子学问?难不成你觉的四书五经是书呆子学问?”
“啊!这这……我可没说,是你自己说了,不关我的事。”
这话他才不接,在这时代敢说四书五经是书呆子的人,自己才是呆子,不被人唾沫淹没才怪。
张溥却难得正色起来,看向他问道:“致远关注民生?你可是勋贵出身,从小富贵中长大,如何会懂民生维艰?”
陈夏顿时不乐意了,哼哼道:“天如兄忒看不起人,小弟觉的,但凡天良未泯之人,在读了书之后,都应该去自己体会一番民生,才能明白书中的真意,否则,书读得越多越不是好事,暴徒杀人再严重也不过数十百人,可那些上位者的读书人杀人,少则成千上万,多则祸及天下,故而读书人不是越多越好,圣人为何要说洒扫然后知礼仪,才能开始读书,不就是因为这吗?”
孔子教学生不是一开始就教你读书,而是先树立你的道德观后,才开始读书,可儒学变成儒教后,就把这根本给丢了。
以至于越到后面,越演越烈,有才无德成为常态,然后一个个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弄的天下大乱。
最后不可收拾的衰弱了,被外人欺压,然后转过头来骂孔子的学说害人,浑然忘了,这天下大乱,也有你自己无德的一份子因素。
张溥怔怔的听完,看着他的眼神充满异样,好半天才涩涩的说道:“致远这是在质疑董子?”
陈夏回看他道:“也不全是,董子有功于天下安定,小弟只是就事论事,看不惯那些只会嘴皮子,干实事却一筹莫展的读书人。”
张溥有些尴尬,要说嘴皮子最厉害,这天下恐怕没人比他更厉害了,就算是几百年后恐怕也找不到。
他可是能一言挑起朝堂震荡的人物,聚会、示威、绝食、抗议、鼓动百姓,这些后世学生~运动的事情,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中肯的说,张溥是大才,但性格有些偏激,这应该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关。
从小被人看不起,被人欺凌的经历,应该对他的性格影响很大,因此他行事爱剑走偏锋,凌厉而直接,但也最容易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上他的死因就是个谜团,为他写墓志铭的黄宗周,字里行间隐喻着他是被人毒杀的。
而且这观点在明末,许多文人的笔记里都能见到。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