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月道,“清芷,我们进去吧。”
楚清芷点了点头,然后四人一起走进了书院。
他们一踏入书院大门,就被守门人拦住了,“你们可是书院的学生?”
这就是古代的门卫吗.....楚清芷打量着守门人,二十五六岁的青年,身材高大,面容正气,“不是,我是送我两位弟弟来书院报名的。”
守门人公事公办道,“书院报名时间已经过了,你们半年后再来。”
半年后?黄花菜都凉了,楚清芷自然不愿意,“报名时间过去多久了?”
守门人道,“已经过去三天了,人家都已经开始上课了。”
楚清芷扫了眼满脸失望的兄弟俩,问守门人,“不能通融一下吗?”
守门人有些生硬道,“抱歉,谁来了也一样,无法通融,不过你们倒是有一个机会。”
柳暗花明又一村,楚清芷问,“什么机会?”
守门人指了指大门正前方的一个木质告示牌,上面贴着一张白纸。
“白纸上有一道考题,至今书院无人能答,你要是能把题目解出来,就可以获得院长的接见,到时候报名就是院长一句话的事。”
楚清芷看过去,“如月,旭沅,旭尧,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看看。”
沈如月肃着脸点点头,“好。”
楚清芷向告示牌走去,白纸上只画着一个圈儿,像这样.....“0”。
楚清芷,“???”
这是什么奇葩出的题目,这样的题目有人能答对才怪!!!
吐槽后,楚清芷凝神想了想,提笔写下……
答案一:“得天象也。”意思是天命所归。
答案二:“无方体也。”意思是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路过的人看到楚清芷在那儿写答案,纷纷围过来看,看着看着,脸上不由露出惊叹和佩服的表情。
“妙啊!妙啊!!”
“我们怎么没想到?”
“没有看到答案的时候,觉得无比困难,现在看到答案,只觉得豁然开朗。”
立马有人去告诉院长有人在答题,而且答案妙不可言。
院长一听,竟然亲自走了过来,众学子纷纷为他让开一条路。
院长来到了告示牌前,“两个答案都既符合了题目,又借喻了治国之道,妙哉,妙哉!”
院长眼睛发亮,整个人看起来红光满面,似年轻了不少。
激动的心情平复一些后,他看向楚清芷,“姑娘,这是你写得答案?”
楚清芷把笔放到桌上,开口,“是我写的。”
院长对楚清芷执礼,“姑娘大才。”他直起身,“这题目困扰了我五年,今日终于得以解开,多谢姑娘解惑。”
院长感慨万千,又忍不住佩服道,“姑娘,你是怎么想到这两个答案的?”
“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楚清芷暗暗道,她几百年的智慧,不是开玩笑的。
院长自我做心理建设,肯定是自己太故步自封了,这位姑娘思维比较活跃开放,反而领略了其中的真意,“姑娘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楚清芷谦虚道,“院长过誉了。”
院长暗暗道,这道题目就算是误打误撞,那姑娘的学识和才华也不可小觑,“姑娘,不知道你来书院是为什么?”
楚清芷回头指了指两个小的,“我带弟弟们来报名。”
“报名啊,我马上安排。”院长给楚旭沅和楚旭尧招手,“你们过来。”
楚旭沅和楚旭尧没有动,而是看向楚清芷。
楚清芷给两人招手,两个孩子这才跑过来,这让院长一阵侧目。
家里的男孩儿一般都比较调皮捣蛋,不大可能听姐姐的话,这对兄弟倒好,唯姐姐是听。
楚清芷向兄弟俩介绍道,“他是院长,问好。”
兄弟俩齐齐道,“院长好,晚辈楚旭沅(楚旭尧)。”
众学子看着即将入门的小师弟,纷纷暗道,好听话,好乖的孩子。
院长打量着兄弟俩,一个九岁,一个七岁,都是读书的最佳年龄,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姐姐,弟弟自然也不差。
于是院长起了考较之心,“你们学过诗句吗?”
兄弟俩一起点头。
院长满意地点点头,“那你们吟诵一首听听。”
楚旭沅低咳一声,开口,童声清脆,“这种诗的诗名叫“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意思是,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众人听后,纷纷愣在原地,胸腔一股激动回荡,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许多无言。
院长慢慢收起震惊的表情,细声问,“旭沅,你吟诵的这首诗是谁写的?”
楚旭沅回头崇拜地看着楚清芷,“我五姐啊。”
院长看楚清芷犹如看到了诗神下凡,“姑娘,你还会作诗?”
这是一个朝廷局面动荡,大家争权夺利,很少有人静下心做学问的时代,古诗词匮乏,已经许多年没出过这种卓绝的诗句了。
总不能说自己是剽窃.....楚清芷坦然地接受了院长佩服的目光,“写着玩儿的。”
院长压抑着激动地问道,“姑娘还做了其他诗句吗?”
楚清芷轻轻拍了一下楚旭尧的肩膀,“你来念一首。”
楚旭尧有些腼腆,在楚清芷鼓励的目光中,小声说道,“这是写月亮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意思是,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
院长心潮澎湃,目光闪动,眼角的皱纹都好似舒展开了一些。
他激动地说道,“好诗,好诗,再也不会有比这更好的形容月亮的诗句了……”
学子们眼里纷纷露出钦佩,看着人群中的三姐弟,满是叹服。
大家感受完诗句的魅力后,院长亲自带兄弟俩去报名,然后把人分到了甲字班。
书院里每一次招收学子,都会分教舍,最好的教舍就是甲字班,甲字班的夫子是水平最高的。
报了名,院长又派人将三姐弟送到书院门口,叮嘱兄弟俩明日来书院上课。
楚清芷点了点头,然后四人一起走进了书院。
他们一踏入书院大门,就被守门人拦住了,“你们可是书院的学生?”
这就是古代的门卫吗.....楚清芷打量着守门人,二十五六岁的青年,身材高大,面容正气,“不是,我是送我两位弟弟来书院报名的。”
守门人公事公办道,“书院报名时间已经过了,你们半年后再来。”
半年后?黄花菜都凉了,楚清芷自然不愿意,“报名时间过去多久了?”
守门人道,“已经过去三天了,人家都已经开始上课了。”
楚清芷扫了眼满脸失望的兄弟俩,问守门人,“不能通融一下吗?”
守门人有些生硬道,“抱歉,谁来了也一样,无法通融,不过你们倒是有一个机会。”
柳暗花明又一村,楚清芷问,“什么机会?”
守门人指了指大门正前方的一个木质告示牌,上面贴着一张白纸。
“白纸上有一道考题,至今书院无人能答,你要是能把题目解出来,就可以获得院长的接见,到时候报名就是院长一句话的事。”
楚清芷看过去,“如月,旭沅,旭尧,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看看。”
沈如月肃着脸点点头,“好。”
楚清芷向告示牌走去,白纸上只画着一个圈儿,像这样.....“0”。
楚清芷,“???”
这是什么奇葩出的题目,这样的题目有人能答对才怪!!!
吐槽后,楚清芷凝神想了想,提笔写下……
答案一:“得天象也。”意思是天命所归。
答案二:“无方体也。”意思是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路过的人看到楚清芷在那儿写答案,纷纷围过来看,看着看着,脸上不由露出惊叹和佩服的表情。
“妙啊!妙啊!!”
“我们怎么没想到?”
“没有看到答案的时候,觉得无比困难,现在看到答案,只觉得豁然开朗。”
立马有人去告诉院长有人在答题,而且答案妙不可言。
院长一听,竟然亲自走了过来,众学子纷纷为他让开一条路。
院长来到了告示牌前,“两个答案都既符合了题目,又借喻了治国之道,妙哉,妙哉!”
院长眼睛发亮,整个人看起来红光满面,似年轻了不少。
激动的心情平复一些后,他看向楚清芷,“姑娘,这是你写得答案?”
楚清芷把笔放到桌上,开口,“是我写的。”
院长对楚清芷执礼,“姑娘大才。”他直起身,“这题目困扰了我五年,今日终于得以解开,多谢姑娘解惑。”
院长感慨万千,又忍不住佩服道,“姑娘,你是怎么想到这两个答案的?”
“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楚清芷暗暗道,她几百年的智慧,不是开玩笑的。
院长自我做心理建设,肯定是自己太故步自封了,这位姑娘思维比较活跃开放,反而领略了其中的真意,“姑娘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楚清芷谦虚道,“院长过誉了。”
院长暗暗道,这道题目就算是误打误撞,那姑娘的学识和才华也不可小觑,“姑娘,不知道你来书院是为什么?”
楚清芷回头指了指两个小的,“我带弟弟们来报名。”
“报名啊,我马上安排。”院长给楚旭沅和楚旭尧招手,“你们过来。”
楚旭沅和楚旭尧没有动,而是看向楚清芷。
楚清芷给两人招手,两个孩子这才跑过来,这让院长一阵侧目。
家里的男孩儿一般都比较调皮捣蛋,不大可能听姐姐的话,这对兄弟倒好,唯姐姐是听。
楚清芷向兄弟俩介绍道,“他是院长,问好。”
兄弟俩齐齐道,“院长好,晚辈楚旭沅(楚旭尧)。”
众学子看着即将入门的小师弟,纷纷暗道,好听话,好乖的孩子。
院长打量着兄弟俩,一个九岁,一个七岁,都是读书的最佳年龄,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姐姐,弟弟自然也不差。
于是院长起了考较之心,“你们学过诗句吗?”
兄弟俩一起点头。
院长满意地点点头,“那你们吟诵一首听听。”
楚旭沅低咳一声,开口,童声清脆,“这种诗的诗名叫“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意思是,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众人听后,纷纷愣在原地,胸腔一股激动回荡,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许多无言。
院长慢慢收起震惊的表情,细声问,“旭沅,你吟诵的这首诗是谁写的?”
楚旭沅回头崇拜地看着楚清芷,“我五姐啊。”
院长看楚清芷犹如看到了诗神下凡,“姑娘,你还会作诗?”
这是一个朝廷局面动荡,大家争权夺利,很少有人静下心做学问的时代,古诗词匮乏,已经许多年没出过这种卓绝的诗句了。
总不能说自己是剽窃.....楚清芷坦然地接受了院长佩服的目光,“写着玩儿的。”
院长压抑着激动地问道,“姑娘还做了其他诗句吗?”
楚清芷轻轻拍了一下楚旭尧的肩膀,“你来念一首。”
楚旭尧有些腼腆,在楚清芷鼓励的目光中,小声说道,“这是写月亮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意思是,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
院长心潮澎湃,目光闪动,眼角的皱纹都好似舒展开了一些。
他激动地说道,“好诗,好诗,再也不会有比这更好的形容月亮的诗句了……”
学子们眼里纷纷露出钦佩,看着人群中的三姐弟,满是叹服。
大家感受完诗句的魅力后,院长亲自带兄弟俩去报名,然后把人分到了甲字班。
书院里每一次招收学子,都会分教舍,最好的教舍就是甲字班,甲字班的夫子是水平最高的。
报了名,院长又派人将三姐弟送到书院门口,叮嘱兄弟俩明日来书院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