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  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项目未能传来好消息,六名队员均止步于预赛。

    其中,同样二度参赛的郭明、郭亮哥俩分别位列a组第七和b组第八,  与晋级资格擦肩而过。

    至此,  坡面障碍技巧预赛告一段落,冯决和高森成了本届世青赛,  华国队为数不多的慰藉。

    翌日,  阳光通透,微风不燥,  正是滑雪的好时节,坡面障碍技巧的决赛也如期举行。

    冯决和高森在教练组的陪同下,来到了昨天女子组的赛道,  这是今天决赛的场地。

    “咦,  森哥,  你看那边!”冯决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指着观众区域,  满脸惊喜。

    高森顺着他的手势望去,便看到了二十几个身穿红马甲、挥舞小红旗的身影。他们聚拢在一起,微微整理了一下队形,  便成了一个辨识度挺高的小方阵。

    而位于方阵中心的,  正是昨天才见过的刘珂和周晓。

    刘珂眼尖得很。两人的目光才投过来,  她便有所察觉,一边开心地朝两人招手,  一边提醒身旁的小伙伴。

    于是,  一阵阵“小决哥,  双冠王”、“高森加油”的口号便随之响起。

    现场不是没有外国人懂华语,  但却没有一个人反驳有关“冯决双冠王”这一提法的。像是大家都已经默认,  这是冯决在青年组的加冕之战。

    倒是冯决本人,别看在接受采访时说得斩钉截铁、意气风发,这会儿自己倒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谢谢大家来为我和森哥加油啊!”他诚挚地表示了谢意,然后在唐毅的带领下,来到了候场区域。

    没有仪式拖时间,又不需要抽签决定出场顺序,今天决赛很快就拉开了帷幕。

    仍然是按照国际惯例,先女后男,交替各比三轮,取最好成绩排名。

    因为本届没有华国队的女队员出线,冯决便也没有过多地关注女子组的比赛,反而打量起候场的男子组选手来。

    除了他本人,在场最受瞩目的,当属日本队的内村志。他也是刷遍了整个1620难度区间的选手,昨天预赛中完成了1620三连跳。

    可惜撞上了红日东升,势不可挡的冯决,不然内村志也是很有希望拿下冠军的。

    另一个受到关注的,则是加拿大队的李斯特。这个踩着年龄线杀入世青赛的金发少年,虽然还不会跳1620,但四周空翻用得贼溜,平转和偏轴转体功底也很扎实。

    光从简单的横向对比来看,他的势头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的冯决。假以时日,估计又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除此之外,晋级今天男子组决赛的,还有一名日本选手,一名德国选手,一名斯洛伐克选手,两名美国选手,一名瑞典选手,一名加拿大选手,以及一名俄罗斯选手。

    单从决赛大名单来看,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各有两名选手晋级,表现相对强势,很好地反映了单板滑雪,尤其是坡面障碍技巧的国际版图。

    至于华国队的冯决和高森,在许多人看来,一个是现象级存在,一个是凭运气晋级,不足以展现华国队整体的竞技水平。

    不过特意来到现场观赛的华国滑雪迷可不在乎,他们像是过年似的,庆祝着能在世青赛决赛看到两名华国选手。

    “瞧他们那吃了酸柠檬的样子。”周晓朝那边的日本滑雪迷做了个鬼脸,“说冯小决是规格外的存在,胜之不武,怎么去年就不敢去喷唐纳德呢?”

    刘珂轻轻拉了拉她的袖子:“行了,我们自己乐呵就好,和他争个什么劲儿,留着力气给咱们小决哥加油吧!”

    “快看,女子组比完了,高森要上场了!”一个同伴小声地提醒。

    于是周晓也安生了下来,拿着个望远镜,眺望赛道顶端的高森。

    尽管他们来克拉彭看比赛,主要是为了给冯决加油,见证他在世青赛夺冠的炫酷瞬间。但另有一名华国选手晋级的自豪感,仍然让他们对高森报以极高的期待。

    今天启用的这条赛道,在预赛中是给女子组用的,虽然同样符合比赛级形制,但整体长度和落差,都略小于昨天男子组预赛的那条。

    “看这赛道规模,顶多达到了最低下限吧?”熊煜小声和唐毅吐槽,“这够男选手们滑20秒以上吗?”

    唐毅笑着指了指终点区域的防护垫:“这不就延长赛道了吗?昨天的着陆坡可没这么远。”

    “这比赛组委会也真是的,为什么不用昨天男子组的那条?这个看起来太逼仄了。”熊煜有些不太满意地摇了摇头。

    谁知唐毅耸了耸肩,指着那边正在热身的冯决:“怪他咯!昨天雪坝上的那个空翻,着实把组委会吓到了!”

    毕竟是青年组的比赛,就玩这么惊险,成功了当然值得高兴,可万一失败了呢?运动员重伤倒地,不得给有志单板滑雪的少年儿童留下心理阴影?

    为此,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一合计,最终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将赛道定在了这一条。

    不过这相对逼仄的赛道并没有妨碍到高森。练体操出身的他,身形远比绝大多数滑雪运动员要来得灵活。

    他驾轻就熟地一个跳跃,上了助滑坡,便直奔赛道右侧高等难度的道具路线。和昨天一样,他选择一鼓作气,直接挑战自己的最高难度。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上扬式铁杆。这个道具本身并不难,但放在开场,很容易降低运动员的初始速度,从而不利于后续的滑行。

    然而,高森不为所动,像是旱地拔葱一般,从助滑的小跳台上一跃而起,正脚面转270度上杆。

    “哐当!”伴随着清越的交击声,高森直接跳到了铁杆后半段,然后又是一个起跳,直接越过铁杆最上端的尖尖,向左转体270度落地,直奔前方的第二道具闪电杆。

    他和冯决的习惯十分一致,都喜欢直接越过道具落地。

    相比中途从道具上落下,这样动作幅度会显得更大些,难度也更高,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动作造型。

    完成得好的话,这无疑是个加分项;但如果发挥欠佳,失误的几率也会更大。

    但高森心知自己动作难度储备劣势明显,唯有拼尽全力,尽己所能,才有希望和别的选手们一较高下。

    而这两天的运气似乎总是站在他这一边。

    在第二道具区域的闪电杆上,高森同样交出了较为出色的表现。这是个由三节平直式铁杆和两节下滑式铁杆焊接而成的道具。

    只见他一个干脆利落的反脚背转270度上杆,然后直接一个高远的起跳,杆上转体180度,背朝滑行方向落到了最后一节铁杆上。

    连续两声“哐当”的回音还未散去,高森又是一个转体90度,正脚落地。

    而在前方等着他的第三道具,则是一个小型的u型槽。

    “决决,感觉这两天小森的状态很好啊!”熊煜惊喜中带着点儿纳闷,“预赛和决赛,他怎么就敢连着两次赌这么大?”

    一般的运动员都会选择在首轮保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避免dnf,然后再继续寻求突破,从而一点点提升得分。

    像是高森这般,打定主意“不成功,便成仁”的,还真在少数。毕竟你一开始就将最高难度给“明牌”,后续又怎能给裁判和观众带来更精彩的发挥呢?

    冯决这会儿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高森的表演呢,哪有心思跟他玩猜谜,敷衍地回了一句:“可能是因为,这是森哥的最后一届世青赛吧,他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啊……”

    熊煜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然后认真关注高森的后续发挥。

    在第三道具小u槽上,他选择做了一个偏轴转体两周cork900度  前手抓前刃te抓板的造型,难度算不上大,但对于坡面障碍技巧比赛来说,已经足够了。

    再随后的三个跳台,高森则分别用上了偏轴转体三周cork1440度  后手抓前刃indy抓板,反脚背转1260度  前手抓板头nose抓板,以及正脚背转1440度  后手抓后刃stalefish抓板。

    平心而论,高森的动作难度,在今天男子组赛场上,毫无疑问是垫底的。

    但他每一个动作造型都完成得相当到位,并且全程行云流水,有种奇特的韵律感,让人不知不觉就被他的动作所吸引。

    “这应该是一位体操选手转项的吧?”裁判打分室内,一名跳台裁判神态轻松地写下了自己的分数,“这动作,看上去可真是优美极了……”

    “这就是华国体育的特色吧。那个词怎么说来着?”一个带着明显斯拉夫特征的裁判感慨了一句,“举国体制?某些方面的优势确实很明显啊。”

    毕竟类似于这种全国范围内的跨项目选材,没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是做不到的。而这,这正是华国竞技体育能够奋起直追,后发赶超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秘诀所在。

    “嘿,这可真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另一名整体分裁判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华国将这一套做法,发扬光大了……”

    今天的裁判组,氛围无疑相对宽松,大家说说笑笑间,不忘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审慎地用分数表达着对高森的期待。

    很快,一个8455的高分,便经由赛场广播传递出来,博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或许,今天这个名次,还能再往前面提一提?”

    高森笑着离开了便于等分的采访区域,然后给了迎面而来的冯决,一个大大的拥抱。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从滑雪新星到奥运冠军[竞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无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74章 比赛-从滑雪新星到奥运冠军[竞技]百度网盘,从滑雪新星到奥运冠军[竞技],笔趣阁并收藏从滑雪新星到奥运冠军[竞技]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