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终究是老了,就如一片荒草一般,一旦遇到一点星火,就会顷刻间燃烧起熊熊大火,难以平息。
元光十一年夏,朝堂中针对太子刘宏的疑问仍旧存在,始终没有一个定论,不知是刘治故意如此保护刘宏,还是事情真的纷繁难以查清,太子刘宏已经在东宫中禁足已有半年。
对刘宏而言,这是刘治不信任自己,圈禁府中半年,刘宏心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半年前的刘宏可以说是判若两人。刘宏每日重要之事便是在府中饮酒作乐,载歌载舞,享尽怀中佳人。
刘治日渐憔悴,身体状况更是一日不如一日,朝堂之上仍旧是永不停休的争执,没有一点改变,刘治再没有精力去处理。
青州的张世仁义成军在卢青镇军多重围攻下,没有再继续扩充势力范围,凭借攻占之地已经站稳脚跟,与朝廷大军隐隐形成了分庭对抗之势。
安州的郭景开大军在江淮镇南部遇到了返乡途中的劲敌,望着近在咫尺的江淮家乡,大军未能继续向北,与朝廷大军同样形成了对峙之势。
李忱仍旧在右威卫军中锤炼,无论是武艺还是带兵、练兵之能俱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只是在军中多了一个让他抓耳挠腮之人,那便是父亲麾下将领右威卫将军韩俊,他未来的岳父大人。
李忱与韩妙伊的婚事差不多已经谈妥,只等择一良辰吉日,便要完婚。韩俊看李忱也是越来越满意。只是李忱尚未见到自己未来的夫人,对其一点也不了解,心中颇为郁闷。
悄悄蛰伏了许久的南越再次躁动起来。南越国见大楚朝边境军队发生了叛乱,已经无暇顾及南越与南平之争,便再次兴兵开始攻打南平,双方的战事在短暂沉寂后又一次的开始。
大楚朝岭南镇驻军此时忙于平息郭景开叛军,没有精力,没有时间,更没有足够的军队去解决南越与南平之间的战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南越大军在南平国境内肆意征战。
很快整个南平国便完全沦陷,被南越完全占领、吞并,南越在整合两国势力后,更是野心外漏,趁着大楚朝内乱,举兵向岭南镇开来。没有足够兵力,没有足够防备的大楚军队很快被南越击败,丢失了许多州县,南越没有停止征战的脚步,继续向着大楚朝前进。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形容大楚朝一点也不夸张,帝国内部朝堂之上关于太子刘宏的争端一直没有停止,吸引了诸官太多的注意力。
青州、安州两地的叛乱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没有继续恶化、蔓延,但与朝廷也成了僵持之势,一时难以完全解决,成为帝国的心头大患。
此时,帝国北部河东镇遭受到了北部游牧民族北项族的突然袭击。北项族作为帝国北部重要的游牧民族,崛起于帝国中期,到元光十一年,北项已经发展了一百余年。在其首领的带领下北项不断吞并、整合周边其他小的游牧民族,逐渐形成了如今统一的北项,更是有了完整的政治、军事制度。
北项自建立这以来,在初期势力弱小时向大楚称臣,互为友好。但随着势力的强大,北项已经不满足于作为附属,多次对大楚发动战争,双方各有胜负。
后期北项内部因利益纷争,分裂为北项、南项两族,南项在大楚兵锋所指和北项的不断攻击下,为了更好的延续存在积极向帝国靠拢,逐步完全融入帝国。而北项依旧游离于草原中,在强弱间不断变化。
武宗朝北项出了一位杰出的统领呼和帖儿,在其娴熟的政治手腕和强悍的武力下,再次将北项各族收拢整合,并且发扬强大,后率领整族势力向帝国发动了悍然一击,经过多番交手双方仍旧是平分秋色,大楚为了减轻边境压力,主动提出和亲,以此维护双方和平。
至今北项与大楚保持了近三十年的和平相处。如今呼和帖儿已经年逾五十,但雄心不减,再次趁帝国纷乱之际,发兵二十万进攻大楚河东重镇云州。
北项作为游牧民族,有着明显的草原特色,对帝国的进攻往常是秋天时际,在秋天时草原的战马经过一个夏天的喂养,已经肥厚壮实,更容易进行长途跋涉行军。
每当秋季来临之际,大楚北部边境河东镇驻军便会枕戈待旦,严防死守,可这次呼和帖儿出其不意,没有按照惯例发动攻击,而是选择了夏天时日,使得大楚的防备顿时失措,捉襟见肘。
帝国河东镇节度使唐绍,现今四十有余,是一位常年征战沙场的老将,作战经验丰富,虽然在北项突然袭击时,边防守军有些慌乱,失了城池,多有损失,但很快在唐绍的亲自主持、指挥下,河东军很快稳住了阵脚,与北项大军形成了对峙。
北项大军在呼和帖儿的亲自率领下,人高马壮,人数众多,足有二十万之众,这是区区八万河东军所不能完全抵抗的,求援之信便入雪花般一封接一封的传入京师,摆在刘治的案桌前。
望着眼前杂乱的奏章和堂下正襟危坐的朝中大臣,刘治知道该下决断了,作为帝王可以长期不理会朝政,将朝中诸事务交由臣下去做。但在危机时刻,刘姓皇室血脉总会及时迸发,帝王的气概也会立时显现。这也许就是虽久在深宫,但帝王家的王气仍旧是一脉相传,不可小觑。
青州、安州叛乱当前难以快速解决,这毕竟是内部之乱,危害虽大,尚不能动摇帝国根基,如今在各镇军全力抵挡下,情形有所缓解,目前也不能急于一时,只能徐徐图之。
南越入侵,仍在防范中,虽严峻,但距离京师遥远,也可以接受。北项犯边,进攻大楚边境州县,这是一刻也不可以容忍的,若是不能迅速组织大军抵抗,北项就会长驱直入,深入京师,兵临城下,那时候怕就要灭国了。
京师顿时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之中,大战来临的气息越来越浓。
元光十一年夏,朝堂中针对太子刘宏的疑问仍旧存在,始终没有一个定论,不知是刘治故意如此保护刘宏,还是事情真的纷繁难以查清,太子刘宏已经在东宫中禁足已有半年。
对刘宏而言,这是刘治不信任自己,圈禁府中半年,刘宏心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半年前的刘宏可以说是判若两人。刘宏每日重要之事便是在府中饮酒作乐,载歌载舞,享尽怀中佳人。
刘治日渐憔悴,身体状况更是一日不如一日,朝堂之上仍旧是永不停休的争执,没有一点改变,刘治再没有精力去处理。
青州的张世仁义成军在卢青镇军多重围攻下,没有再继续扩充势力范围,凭借攻占之地已经站稳脚跟,与朝廷大军隐隐形成了分庭对抗之势。
安州的郭景开大军在江淮镇南部遇到了返乡途中的劲敌,望着近在咫尺的江淮家乡,大军未能继续向北,与朝廷大军同样形成了对峙之势。
李忱仍旧在右威卫军中锤炼,无论是武艺还是带兵、练兵之能俱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只是在军中多了一个让他抓耳挠腮之人,那便是父亲麾下将领右威卫将军韩俊,他未来的岳父大人。
李忱与韩妙伊的婚事差不多已经谈妥,只等择一良辰吉日,便要完婚。韩俊看李忱也是越来越满意。只是李忱尚未见到自己未来的夫人,对其一点也不了解,心中颇为郁闷。
悄悄蛰伏了许久的南越再次躁动起来。南越国见大楚朝边境军队发生了叛乱,已经无暇顾及南越与南平之争,便再次兴兵开始攻打南平,双方的战事在短暂沉寂后又一次的开始。
大楚朝岭南镇驻军此时忙于平息郭景开叛军,没有精力,没有时间,更没有足够的军队去解决南越与南平之间的战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南越大军在南平国境内肆意征战。
很快整个南平国便完全沦陷,被南越完全占领、吞并,南越在整合两国势力后,更是野心外漏,趁着大楚朝内乱,举兵向岭南镇开来。没有足够兵力,没有足够防备的大楚军队很快被南越击败,丢失了许多州县,南越没有停止征战的脚步,继续向着大楚朝前进。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形容大楚朝一点也不夸张,帝国内部朝堂之上关于太子刘宏的争端一直没有停止,吸引了诸官太多的注意力。
青州、安州两地的叛乱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没有继续恶化、蔓延,但与朝廷也成了僵持之势,一时难以完全解决,成为帝国的心头大患。
此时,帝国北部河东镇遭受到了北部游牧民族北项族的突然袭击。北项族作为帝国北部重要的游牧民族,崛起于帝国中期,到元光十一年,北项已经发展了一百余年。在其首领的带领下北项不断吞并、整合周边其他小的游牧民族,逐渐形成了如今统一的北项,更是有了完整的政治、军事制度。
北项自建立这以来,在初期势力弱小时向大楚称臣,互为友好。但随着势力的强大,北项已经不满足于作为附属,多次对大楚发动战争,双方各有胜负。
后期北项内部因利益纷争,分裂为北项、南项两族,南项在大楚兵锋所指和北项的不断攻击下,为了更好的延续存在积极向帝国靠拢,逐步完全融入帝国。而北项依旧游离于草原中,在强弱间不断变化。
武宗朝北项出了一位杰出的统领呼和帖儿,在其娴熟的政治手腕和强悍的武力下,再次将北项各族收拢整合,并且发扬强大,后率领整族势力向帝国发动了悍然一击,经过多番交手双方仍旧是平分秋色,大楚为了减轻边境压力,主动提出和亲,以此维护双方和平。
至今北项与大楚保持了近三十年的和平相处。如今呼和帖儿已经年逾五十,但雄心不减,再次趁帝国纷乱之际,发兵二十万进攻大楚河东重镇云州。
北项作为游牧民族,有着明显的草原特色,对帝国的进攻往常是秋天时际,在秋天时草原的战马经过一个夏天的喂养,已经肥厚壮实,更容易进行长途跋涉行军。
每当秋季来临之际,大楚北部边境河东镇驻军便会枕戈待旦,严防死守,可这次呼和帖儿出其不意,没有按照惯例发动攻击,而是选择了夏天时日,使得大楚的防备顿时失措,捉襟见肘。
帝国河东镇节度使唐绍,现今四十有余,是一位常年征战沙场的老将,作战经验丰富,虽然在北项突然袭击时,边防守军有些慌乱,失了城池,多有损失,但很快在唐绍的亲自主持、指挥下,河东军很快稳住了阵脚,与北项大军形成了对峙。
北项大军在呼和帖儿的亲自率领下,人高马壮,人数众多,足有二十万之众,这是区区八万河东军所不能完全抵抗的,求援之信便入雪花般一封接一封的传入京师,摆在刘治的案桌前。
望着眼前杂乱的奏章和堂下正襟危坐的朝中大臣,刘治知道该下决断了,作为帝王可以长期不理会朝政,将朝中诸事务交由臣下去做。但在危机时刻,刘姓皇室血脉总会及时迸发,帝王的气概也会立时显现。这也许就是虽久在深宫,但帝王家的王气仍旧是一脉相传,不可小觑。
青州、安州叛乱当前难以快速解决,这毕竟是内部之乱,危害虽大,尚不能动摇帝国根基,如今在各镇军全力抵挡下,情形有所缓解,目前也不能急于一时,只能徐徐图之。
南越入侵,仍在防范中,虽严峻,但距离京师遥远,也可以接受。北项犯边,进攻大楚边境州县,这是一刻也不可以容忍的,若是不能迅速组织大军抵抗,北项就会长驱直入,深入京师,兵临城下,那时候怕就要灭国了。
京师顿时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之中,大战来临的气息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