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栩坐在椅子上,翻阅着奏本,心里还是在不断的计较。
明年是大明‘新政’的第二年,很多改革举措将向深入推动,去年还是他在京外走了一圈,开了一通杀戒,这才让很多事情顺利起来。明年的‘新政’将更加困难,同时他又不能随意出京,朝廷上下面对的形势将极其困难。
一阵之后,朱栩合起一道奏本,突然向曹化淳道“对了,巡政御史,准备的怎么样了?”
曹化淳稍微想了想,道:“皇上,二十二个省,需有二十二巡政御史,外加配齐各种各类的官员,总人数有近三百人,内阁,六部,大理寺,督政院等都还在商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
朱栩沉思片刻,道“让内阁加紧督促,必须在元宵之前出京!巡政御史,要将各方面都摸一摸,朕要看看大明的具体状况!还有,这二十二巡政御史还要交错巡视,不能出现糊弄的情况,一经发现有内鬼,严厉惩处!”
“遵旨。”曹化淳应声。
朱栩摆了摆手,低头认真的批阅起来。
曹化淳悄步退出去,转身向毕自严的班房走去。
在朱栩批阅奏本的时候,内阁的各种命令也不断颁出去,相当的密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系列的任命了,除了任命各省的参议,参政,副督正,还有就是大理寺的官员,这个异常引人注目,因为巡抚的品级是从三品,依照‘战区’划分,设立的四个由京城大理寺直辖的‘巡大理寺审判廷’,品级是正三品!
也就是说,这个巡审判庭,有权审理辖区内的所有案件,哪怕涉及巡抚,总督都可以!
他们的品级,是从三品!
这对地方来说,简直太过可怕,犹如绳索套在脖子上,大口呼吸都不得!
京城的一干观察家,舆论批评家都为之侧目,继而掀起一股股的风潮,各种言论铺天盖地,席卷京城,接着就如狂风大浪,滚滚如潮,冲击向大明的四面八方。
大理寺的动作相当突然,这原本应该是年后的安排,可汪乔年新任大理寺卿,又入了内阁,迫不及待的想做些事情,因此也不愿意等到年后,着急忙慌的就对原本大理寺的计划进行了大幅改动,强力推进。
大理寺。
大理寺现在的基本架构,一个大理寺卿,少卿二人,六个大理寺丞,还配有断官三十六人,专司审判,另外还有常参官等七十多人,机构上是越来越庞大。
汪乔年现在正在大理寺,听着二位少卿的讨论。
“大人,这东西南北四大巡判廷,我等建议由寺丞担任,两年到三年京,轮流任职,并且地方也要轮转,以免被腐蚀,为祸地方”
“省级官员,自然都是还要押送京城受审,但其他的,在地方上审,是不是有些就是不放心”
“没错,现在的地方上,什么事情都推来推去,一推二推之后,事情就糊涂了,怎么理都理不清”
“皇上给我们大理寺这么大权力,就是要朔本清源,打击那些贪官污吏,还吏治一个清明,不能给他们机会,决不能手软!”
汪乔年静静的听着,等了一会儿道:“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明日召集大理寺各级官员,建言献策,本官来后进行梳理,对于有用,可用,全数采纳,并且重奖!”
“是。”二位少卿齐齐应声,声音澎湃。大理寺现在真的不同了,那是有内阁辅臣坐镇的二品衙门!
在汪乔年商议的时候,督政院正忙碌不休。
除了对各项律法加紧完善之外,对各地督政院督正使,督正的任命,也需要督政院复核,随着一个个任命发布出去,预示着督政院的权势,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
二十二巡政御史,大部分都由从督政院选拔,其他各机构派人参加。
靖王的班房内,看着眼前的魏学濂,有些头疼。
这个魏学濂之前与吏部的人在皇家政院门前打了一架,闹的是沸沸扬扬,连后宫都牵扯,介入了,虽然没有被判刑,可也‘拘禁’了半个多月,短时间内,是不能复起的。
偏偏,这位又是皇帝点过名的人,又是皇家政院系的学生领袖,不能一直放着不管。
从本心来说,靖王也觉得这是一个人才,算是他半个心腹,有心启用。
“你是说,你想做巡政御史?”靖王看着魏学濂,面色淡淡的道。
魏学濂知道自己的情况,一本正经,老老实实的道“是,下官也不想王爷为难,正的不行,副的也可以。”
在巡政御史上,靖王的话语权很大,任命一个副手根本不叫事,想了一阵,靖王道“你想去哪里?”
二十二巡政御史,负责巡视的都是一个省,要长时间观察,总结汇报给朝廷的。
魏学濂早就想好了,道“下官想去南直隶江苏!”
靖王摇头,道:“别想好事,江苏是繁华,可问题也最多,这次去的不管是谁,肯定会栽在那里,你想清楚。”
魏学濂一听,目光就微闪,凑近一点道:“王爷,是不是有什么内幕?”
靖王端起茶杯,淡淡道“让你别去自然是为你好,其他地方挑一个吧。”
魏学濂闻到了一丝味道,作为前任的反贪局主事,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看着靖王平淡的表情,最终还是道:“那,下官去河南吧,近一点。”
靖王放下茶杯,道:“嗯,不过本王要提醒你几件事情,你们是督政御史,只有收集,暗中访查的权利,没有任何抓捕,审判,调派的权力,一切行动更不能刺激到地方,以免危及自身,明白吗?”
大明总体上看似平稳,实则上乱象纷呈,哪怕是在京畿附近,时常也冒出流寇,土匪,强盗等,至于京外,杀人越货的山头土匪多了去,各地的总督府虽然不断的,大规模的清扫,可在这种大环境下,依旧是灭之不绝,扫之不尽,难有净土。
督政御史一行三十多人,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到了地方,要是出点事情,往这些土匪头上一推,他们这些在京城的人,根本鞭长莫及,也难以查清,多半就是不了了之。
靖王是担心魏学濂会像在京城中一样冲动,惹来麻烦,他庇之不及,凭白丢了性命。
魏学濂心里现在已经兴奋,巡政御史虽然不像过去的十三道御史权利那么大,可也有了特权,只要暗中调查,收集到证据,京城还是会进行处置,到时候依旧绕不开他们!
如果做得好,他离复职就不远了。
“是!下官遵命!”魏学濂十分振奋的道。
他话音刚落,不等靖王再说话,他忽然又道:“王爷,这正使是谁?”
靖王抬头看了他一眼,低着头,翻着文,淡淡道:“正使的选则范围很广,六部的郎中,员外郎,九寺的少卿,寺丞,甚至是寺卿,另外还有一些在野的有名望的官吏,都在挑选的范围,现在内阁那边还在保密。”
魏学濂本以为靖王会给他一个暗示,谁知道居然是这么大的一个范围,这如何去猜?
他明白了,抬起手,道“是,谢王爷,下官告退。”
靖王头也没抬,魏学濂有些无趣的出了靖王的班房。但出了门,他就满脸压不住兴奋的笑容,准备去收拾东西。
将近年底,大明各项政务的推进都到了高潮期,大事小事堆积在一起,所有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朱栩本来也算勤政,可在内阁对比一下,着实算不上‘勤政皇帝’,他一直都是最早走的那个。
出了会极门,朱栩对着曹化淳道“命御膳房做些吃的,送去内阁,大大小小都不要落下,哎,弄得朕都有些惭愧了。”
曹化淳看了眼挂在头顶的月色,微笑着道:“是,奴婢这就让人去准备。”
朱栩活动着身体,慢慢的踱着步子,走向乾清宫方向。
走了一阵,曹化淳道“皇上,是去鱼藻宫,乾清宫,还是慈宁宫?”
“慈宁宫?”
朱栩一怔,转头看向曹化淳道:“现在能去慈宁宫?门没关吗?”
曹化淳道:“今天是李香君的生日,娘娘也将李香君当做半个女儿,所以正在庆生,现在还没有关门。”
“李香君”
朱栩活动着肩膀,笑了笑道:“她是比小永宁大一岁吧?十岁,是要好好庆生,走,咱们也去热闹热闹,对了,缅甸不是上贡了一个夜明珠吗?给朕拿来,给李香君做生日礼物。”
“是。”曹化淳应声,命人去取。
朱栩转道,前往慈宁宫,还没走到门口,道:“对了,朕那边有还有几颗不错的宝石,你让尚宝监那边看看,画几个项链的图案来,给朕,打四个项链,哪四个,不用朕说了吧?”
曹化淳立刻会意,是宫里的两位娘娘,南直隶的布木布泰,以及就要进宫的皇后娘娘。
“是,奴婢亲自盯着。”曹化淳道。
朱栩点点头,说这话,脚步就迈步进了慈宁宫,直奔正殿走去。
他还没到,宫里就已经知道消息,在朱栩踏过门槛的时候,宫女,内监纷纷向朱栩行礼“见过皇上。”
“见过皇上。”
穿着红绿相间,蓬蓬松松的长裙,头发也梳的如同小公主的李香君,抿着小嘴,俏生生的给朱栩屈身行礼。
粉雕玉琢,煞是可爱。
朱栩打量一眼,从曹化淳手里接过一个锦盒,递给李香君道:“皇嫂都送礼了,朕不能不送,诺,上好的夜明珠。”
李香君本来看着朱栩进来就很惊喜,再看着锦盒,小脸有些忐忑,转头看向张太后。
张太后还没有说话,小永宁却欢呼一声,跑过来,抱住锦盒道:“夜明珠!皇叔,你偏心,人家想要你都不给!”
朱栩没理会她,揉了揉李香君的头,在桌子前坐下,看着一桌子好酒好菜,肚子顿时更饿了,道:“都坐都坐,不要客气了,快吃饭。”
张太后皱了皱眉,对着不远处的焕儿道:“给皇上拿副碗筷。”
李香君抱着朱栩给的锦盒,坐在朱栩斜对面,抿着小嘴,小脸通红,一双大眼睛闪闪发亮。
朱栩接过筷子,就开始吃,同时招呼着道:“吃吃,都动筷子。”他饿了很久了。
小永宁堵着嘴,对李香君手里的夜明珠是念念不忘,然后看着朱栩的眼神充满‘幽怨’。她前面几次在乾清宫溜达,都没有发现这些好东西。
张太后看着朱栩狼吞虎咽,又招呼着李香君。这个时候没有生日歌,生日蛋糕,小女孩子也不会有寿宴,就是一顿稍微丰盛一点的家吃饭。
过了一会儿,张太后向着朱栩道“皇上,我父亲过几天就要到京了,恰逢他的寿诞,我打算到时候在外面摆宴,给父亲庆寿,你觉得怎么样?”
朱栩筷头一顿,片刻他就明白了。
张国纪要从南直隶京过年,张太后想要省亲,在张府里过的话肯定会不安宁,在宫里又不合适,所以在宫外找个酒楼,应该是最合适的。
朱栩点点头,道“行,到时候朕让曹化淳安排,到时候朕也去。”
张太后立即道:“你就别去了,我就想安生的给父亲过个寿,不要那么闹腾。”
朱栩知道他算是个麻烦人物,听着摇了摇头,只得拿起筷子,继续吃起来。
明年是大明‘新政’的第二年,很多改革举措将向深入推动,去年还是他在京外走了一圈,开了一通杀戒,这才让很多事情顺利起来。明年的‘新政’将更加困难,同时他又不能随意出京,朝廷上下面对的形势将极其困难。
一阵之后,朱栩合起一道奏本,突然向曹化淳道“对了,巡政御史,准备的怎么样了?”
曹化淳稍微想了想,道:“皇上,二十二个省,需有二十二巡政御史,外加配齐各种各类的官员,总人数有近三百人,内阁,六部,大理寺,督政院等都还在商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
朱栩沉思片刻,道“让内阁加紧督促,必须在元宵之前出京!巡政御史,要将各方面都摸一摸,朕要看看大明的具体状况!还有,这二十二巡政御史还要交错巡视,不能出现糊弄的情况,一经发现有内鬼,严厉惩处!”
“遵旨。”曹化淳应声。
朱栩摆了摆手,低头认真的批阅起来。
曹化淳悄步退出去,转身向毕自严的班房走去。
在朱栩批阅奏本的时候,内阁的各种命令也不断颁出去,相当的密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系列的任命了,除了任命各省的参议,参政,副督正,还有就是大理寺的官员,这个异常引人注目,因为巡抚的品级是从三品,依照‘战区’划分,设立的四个由京城大理寺直辖的‘巡大理寺审判廷’,品级是正三品!
也就是说,这个巡审判庭,有权审理辖区内的所有案件,哪怕涉及巡抚,总督都可以!
他们的品级,是从三品!
这对地方来说,简直太过可怕,犹如绳索套在脖子上,大口呼吸都不得!
京城的一干观察家,舆论批评家都为之侧目,继而掀起一股股的风潮,各种言论铺天盖地,席卷京城,接着就如狂风大浪,滚滚如潮,冲击向大明的四面八方。
大理寺的动作相当突然,这原本应该是年后的安排,可汪乔年新任大理寺卿,又入了内阁,迫不及待的想做些事情,因此也不愿意等到年后,着急忙慌的就对原本大理寺的计划进行了大幅改动,强力推进。
大理寺。
大理寺现在的基本架构,一个大理寺卿,少卿二人,六个大理寺丞,还配有断官三十六人,专司审判,另外还有常参官等七十多人,机构上是越来越庞大。
汪乔年现在正在大理寺,听着二位少卿的讨论。
“大人,这东西南北四大巡判廷,我等建议由寺丞担任,两年到三年京,轮流任职,并且地方也要轮转,以免被腐蚀,为祸地方”
“省级官员,自然都是还要押送京城受审,但其他的,在地方上审,是不是有些就是不放心”
“没错,现在的地方上,什么事情都推来推去,一推二推之后,事情就糊涂了,怎么理都理不清”
“皇上给我们大理寺这么大权力,就是要朔本清源,打击那些贪官污吏,还吏治一个清明,不能给他们机会,决不能手软!”
汪乔年静静的听着,等了一会儿道:“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明日召集大理寺各级官员,建言献策,本官来后进行梳理,对于有用,可用,全数采纳,并且重奖!”
“是。”二位少卿齐齐应声,声音澎湃。大理寺现在真的不同了,那是有内阁辅臣坐镇的二品衙门!
在汪乔年商议的时候,督政院正忙碌不休。
除了对各项律法加紧完善之外,对各地督政院督正使,督正的任命,也需要督政院复核,随着一个个任命发布出去,预示着督政院的权势,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
二十二巡政御史,大部分都由从督政院选拔,其他各机构派人参加。
靖王的班房内,看着眼前的魏学濂,有些头疼。
这个魏学濂之前与吏部的人在皇家政院门前打了一架,闹的是沸沸扬扬,连后宫都牵扯,介入了,虽然没有被判刑,可也‘拘禁’了半个多月,短时间内,是不能复起的。
偏偏,这位又是皇帝点过名的人,又是皇家政院系的学生领袖,不能一直放着不管。
从本心来说,靖王也觉得这是一个人才,算是他半个心腹,有心启用。
“你是说,你想做巡政御史?”靖王看着魏学濂,面色淡淡的道。
魏学濂知道自己的情况,一本正经,老老实实的道“是,下官也不想王爷为难,正的不行,副的也可以。”
在巡政御史上,靖王的话语权很大,任命一个副手根本不叫事,想了一阵,靖王道“你想去哪里?”
二十二巡政御史,负责巡视的都是一个省,要长时间观察,总结汇报给朝廷的。
魏学濂早就想好了,道“下官想去南直隶江苏!”
靖王摇头,道:“别想好事,江苏是繁华,可问题也最多,这次去的不管是谁,肯定会栽在那里,你想清楚。”
魏学濂一听,目光就微闪,凑近一点道:“王爷,是不是有什么内幕?”
靖王端起茶杯,淡淡道“让你别去自然是为你好,其他地方挑一个吧。”
魏学濂闻到了一丝味道,作为前任的反贪局主事,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看着靖王平淡的表情,最终还是道:“那,下官去河南吧,近一点。”
靖王放下茶杯,道:“嗯,不过本王要提醒你几件事情,你们是督政御史,只有收集,暗中访查的权利,没有任何抓捕,审判,调派的权力,一切行动更不能刺激到地方,以免危及自身,明白吗?”
大明总体上看似平稳,实则上乱象纷呈,哪怕是在京畿附近,时常也冒出流寇,土匪,强盗等,至于京外,杀人越货的山头土匪多了去,各地的总督府虽然不断的,大规模的清扫,可在这种大环境下,依旧是灭之不绝,扫之不尽,难有净土。
督政御史一行三十多人,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到了地方,要是出点事情,往这些土匪头上一推,他们这些在京城的人,根本鞭长莫及,也难以查清,多半就是不了了之。
靖王是担心魏学濂会像在京城中一样冲动,惹来麻烦,他庇之不及,凭白丢了性命。
魏学濂心里现在已经兴奋,巡政御史虽然不像过去的十三道御史权利那么大,可也有了特权,只要暗中调查,收集到证据,京城还是会进行处置,到时候依旧绕不开他们!
如果做得好,他离复职就不远了。
“是!下官遵命!”魏学濂十分振奋的道。
他话音刚落,不等靖王再说话,他忽然又道:“王爷,这正使是谁?”
靖王抬头看了他一眼,低着头,翻着文,淡淡道:“正使的选则范围很广,六部的郎中,员外郎,九寺的少卿,寺丞,甚至是寺卿,另外还有一些在野的有名望的官吏,都在挑选的范围,现在内阁那边还在保密。”
魏学濂本以为靖王会给他一个暗示,谁知道居然是这么大的一个范围,这如何去猜?
他明白了,抬起手,道“是,谢王爷,下官告退。”
靖王头也没抬,魏学濂有些无趣的出了靖王的班房。但出了门,他就满脸压不住兴奋的笑容,准备去收拾东西。
将近年底,大明各项政务的推进都到了高潮期,大事小事堆积在一起,所有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朱栩本来也算勤政,可在内阁对比一下,着实算不上‘勤政皇帝’,他一直都是最早走的那个。
出了会极门,朱栩对着曹化淳道“命御膳房做些吃的,送去内阁,大大小小都不要落下,哎,弄得朕都有些惭愧了。”
曹化淳看了眼挂在头顶的月色,微笑着道:“是,奴婢这就让人去准备。”
朱栩活动着身体,慢慢的踱着步子,走向乾清宫方向。
走了一阵,曹化淳道“皇上,是去鱼藻宫,乾清宫,还是慈宁宫?”
“慈宁宫?”
朱栩一怔,转头看向曹化淳道:“现在能去慈宁宫?门没关吗?”
曹化淳道:“今天是李香君的生日,娘娘也将李香君当做半个女儿,所以正在庆生,现在还没有关门。”
“李香君”
朱栩活动着肩膀,笑了笑道:“她是比小永宁大一岁吧?十岁,是要好好庆生,走,咱们也去热闹热闹,对了,缅甸不是上贡了一个夜明珠吗?给朕拿来,给李香君做生日礼物。”
“是。”曹化淳应声,命人去取。
朱栩转道,前往慈宁宫,还没走到门口,道:“对了,朕那边有还有几颗不错的宝石,你让尚宝监那边看看,画几个项链的图案来,给朕,打四个项链,哪四个,不用朕说了吧?”
曹化淳立刻会意,是宫里的两位娘娘,南直隶的布木布泰,以及就要进宫的皇后娘娘。
“是,奴婢亲自盯着。”曹化淳道。
朱栩点点头,说这话,脚步就迈步进了慈宁宫,直奔正殿走去。
他还没到,宫里就已经知道消息,在朱栩踏过门槛的时候,宫女,内监纷纷向朱栩行礼“见过皇上。”
“见过皇上。”
穿着红绿相间,蓬蓬松松的长裙,头发也梳的如同小公主的李香君,抿着小嘴,俏生生的给朱栩屈身行礼。
粉雕玉琢,煞是可爱。
朱栩打量一眼,从曹化淳手里接过一个锦盒,递给李香君道:“皇嫂都送礼了,朕不能不送,诺,上好的夜明珠。”
李香君本来看着朱栩进来就很惊喜,再看着锦盒,小脸有些忐忑,转头看向张太后。
张太后还没有说话,小永宁却欢呼一声,跑过来,抱住锦盒道:“夜明珠!皇叔,你偏心,人家想要你都不给!”
朱栩没理会她,揉了揉李香君的头,在桌子前坐下,看着一桌子好酒好菜,肚子顿时更饿了,道:“都坐都坐,不要客气了,快吃饭。”
张太后皱了皱眉,对着不远处的焕儿道:“给皇上拿副碗筷。”
李香君抱着朱栩给的锦盒,坐在朱栩斜对面,抿着小嘴,小脸通红,一双大眼睛闪闪发亮。
朱栩接过筷子,就开始吃,同时招呼着道:“吃吃,都动筷子。”他饿了很久了。
小永宁堵着嘴,对李香君手里的夜明珠是念念不忘,然后看着朱栩的眼神充满‘幽怨’。她前面几次在乾清宫溜达,都没有发现这些好东西。
张太后看着朱栩狼吞虎咽,又招呼着李香君。这个时候没有生日歌,生日蛋糕,小女孩子也不会有寿宴,就是一顿稍微丰盛一点的家吃饭。
过了一会儿,张太后向着朱栩道“皇上,我父亲过几天就要到京了,恰逢他的寿诞,我打算到时候在外面摆宴,给父亲庆寿,你觉得怎么样?”
朱栩筷头一顿,片刻他就明白了。
张国纪要从南直隶京过年,张太后想要省亲,在张府里过的话肯定会不安宁,在宫里又不合适,所以在宫外找个酒楼,应该是最合适的。
朱栩点点头,道“行,到时候朕让曹化淳安排,到时候朕也去。”
张太后立即道:“你就别去了,我就想安生的给父亲过个寿,不要那么闹腾。”
朱栩知道他算是个麻烦人物,听着摇了摇头,只得拿起筷子,继续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