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一般指双方通过实物或者货币进行交换以换取自己所需物品。

    年幼的昭姐儿无法想象,原来有时候人口也能像货物一样买卖,原来在有些人眼里儿女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他们待价而沽,随时可以出卖的商品。

    昭姐儿每天都期盼着时间慢点走,永远不要到周家米行来接人的时候,那样小赖子就永远不用跟他们这些小伙伴分别,就能永远在一起了。

    但时间不会怠慢任何人,自然也不会优待任何人,这一日终究到来了。

    “刚刚我从城里回来,碰着赖伍了。帮我打盆水,我洗把脸”。刘从义取下墙上的毛巾,一边用毛巾掸着裤腿上的灰,一边同何氏说道。

    “爹爹回来了”。昭姐儿知道,何氏嫌夏日井水太凉,担心刘从义让冷水激着,容易感冒。学了她娘往日模样,用木盆从厨房水缸打了些水来,给他爹洗漱用。

    “爹爹,今天赖叔说啥了?”昭姐儿晃晃悠悠端来一盆水,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问他爹。

    刘从义看着是昭姐儿端水出来,她小细胳膊小细腿的,这一大盆水别把女儿压坏了,赶紧从她手里接过木盆,放到天井旁的台子上。

    “可是小赖子要过继的事”。何氏从厨房跟出来。

    昭姐儿大声吼道:“什么是过继?是卖给别人的意思吧!我听村里的小孩大人们都说,赖叔把小赖子卖了,那有这样的父母!”

    刘从义就着水洗了把脸道:“别胡说,过继是指让人收养了,以后便跟着养父母生活”。

    “我不想他走,要不爹爹你把小赖子买了吧。小赖子虽然吃的多,但他很能干,可以帮爹爹你干活儿的。”昭姐儿仰头,扯着刘从义的衣摆,撒娇着求她爹。

    刘从义心里暗叹一口气,这孩子心眼儿是好,但木已成舟的事怎么可能改变,再说赖家这滩浑水,村里人谁敢趟。

    刘从义只能哄着女儿,“小赖子要去的新家很好的,有肉吃有衣穿,他的养父母人也很好,会好好待他。”

    昭姐儿听她爹这般讲,不由迟疑了,想想那也挺好的,平日赖叔总嫌小赖子吃的多,也不给他吃饱饭,小赖子总挨饿。冬天也不给小赖子做棉袄,小赖子找他们玩儿时,手上总长着冻疮。

    如果去一个新家,小赖子能过上好日子,那她见不到小赖子也没关系。

    昭姐儿半信半疑,但还是眨巴着大眼睛,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问道:“那小赖子还能回家吗?能回来看赖婶不?能回来找我们,找大牛、小壮、英子、荷花玩儿吗?”

    刘从义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只得说道:“现在大抵不行,等他长大了,就能回来看你们了”。刘从义不想跟女儿再继续聊这个话题了,小孩子无忧的童年太短了,他不希望女儿小小年纪便要思考这么沉重的事情。好在何氏从厨房出来,帮他解了围。

    何氏将晚饭端到客堂,说道:“你们爷俩快来吃饭吧!有什么事,边吃边说”。

    今日知道刘从义要回来,何氏早早就将鱼炖上了,又做了些猪肉包子,拌了个辣菜黄瓜,熬了个小米粥。

    刘从义牵着昭姐儿,进屋坐下道:“听他说,应天府周家米行今天过来,想让我去作见证,帮忙签字画押。”

    “赖伍输了钱,就把主意打到小赖子身上,这都是什么事儿呀。赖伍偷偷跟人约好把小赖子过继出去,她赖嫂一直不知情。前几日知道了,又哭又闹,还打了一架,也无济于事。”何氏无奈道。

    见何氏情绪低落,刘从义也摇头叹息道:“咱家以前,也是爹把家产都输了。我这辈子最恨的便是赌博,真不愿去帮他作这个见证。”

    “唉,不帮赖伍,你看在赖嫂子的面上,还是去吧。赖伍已收了人家订金,现今花得就剩几个大钱了。这时反悔,赖伍非得吃官司不可。且说那小赖子,跟着这样的爹,有什么盼头,不如出去寻个前程。”何氏劝他。

    刘从义点点头,无奈道:“赖伍已经将人都约好了,我一会儿便去帮他作这见证吧”。

    何氏见昭姐儿低着头,半天不说话,转头想安慰女儿两句,却见她不好好吃饭,将碗里的米饭,扒拉来扒拉去。

    “好好吃饭,咱家这伙食,在村里是极好的。别家吃的都是粗粮,喝那稀饭比水还清。你倒好,不好好吃饭,扒拉什么呢”。庄稼人粮食珍贵,何氏见不得人糟蹋粮食,免不了得训训昭姐儿。

    “娘,今天的包子我不想吃了。我想留给小赖子,他爹老一个人在外吃肉、喝酒,都不管他跟赖婶。”昭姐儿两手抱着碗,期盼的看着她娘。

    昭姐儿性子野,老爱跟男孩儿攻城打仗,上树摸鸟蛋,下河抓鱼玩儿。但村里的男娃都不乐意带小女孩儿玩,嫌弃她们跑得慢,但每每小赖子都会等她。

    因此昭姐儿跟小赖子关系最好,只小赖子这两年年龄大了,总得下地去,只有得空儿了,才能找大家玩儿。还好刘赖两家住的近,家里有啥好吃的,昭姐儿都想着给小赖子留着。

    “你就别操心人家了,犯人杀头还得吃顿好的呢。今天小赖子肯定有好吃的,你就先吃饱自己的肚子吧。再说现在猪肉多贵呀,亏得你爹有些本事,要不你哪来这些肉吃”。何氏摸摸女儿的头,让她赶紧吃。

    这年头物价又高,肉也真是贵。除了鱼比较便宜,十五文便能买得两尾。那猪、羊、牛、鸡、鸭、鹅、兔子,一斤都得十好几文,乡里还不常有。

    除开谁家正好有红白喜事之类的大事才杀猪,亦或是牛病了,只能宰牛了吃肉,才能挤些剩余卖给乡邻,补贴家用。谁家平时想吃肉,都得专程去城里买。

    幸好刘从义在城里当值,三不五时便会买些够娘俩吃几日的猪肉、牛肉、鸡鸭之类。要不哪能把昭姐儿养得白白胖胖,愣是比村里同龄小丫头们,都高出半个头来。

    “不要,我就要留给小赖子,我以后都见不到了”。昭姐儿可不管这些,拿了两肉馒头,嘚嘚儿的就跑去找小伙伴了。

    听大牛他们讲应天府可远了,只能坐船或骑马。要是小小的她,走路去,累死在路上也到不了的。

    “随她去吧,小赖子经常带她玩儿,以后怕是见不着了”。刘从义喝了一口粥,叹息摇头道。只怕这一别,就是生离死别了,且不说交通,便是小赖子给人作了儿子,哪儿还能由得他回来认亲娘老子。

    “小赖子、小赖子、小赖子你出来呀。”昭姐儿站在自家院墙这边喊。

    刘赖两家是两座挨着的院子,农村为了省些砖石土料,中间会共用一堵墙。昭姐儿家墙这边,剩下些以前盖房子的砖头。昭姐儿爬上去,便能露出个小脑袋,能看到小赖子家那边。

    “跟你说多少回了,赖哥赖哥,不许叫我小赖子。小心我揍你哦,沙包大的拳头见过没有”。小赖子插着腰,仰头训昭姐儿,还比划比划自己的拳头。

    小赖子家院墙边有棵一人都抱不住的老槐树。只见小赖子三下五除二,便爬到树上,唰的一下又跳下来,插着腰,骑在墙头上。

    “小赖子、小赖子,就要叫你小赖子。凭啥大牛叫得,小壮叫得,荷花也叫得,就我叫不得”。昭姐儿也学小赖子插着腰,极不服气。

    “那能一样吗,我跟他们是一边儿大,就你最小,是个萝卜头,你得叫赖哥。”小赖子振振有词。

    “可是我长得高呀!荷花、英子她们都没我高!”

    昭姐儿耸耸鼻子,心里还是极不服气,但想到小赖子要走了,便想着忍他这一回。

    “赖哥,你吃饭了吗?给你尝尝我娘做的肉馒头,可好吃了”。昭姐儿将肉馒头递给小赖子。

    “吃过了,今天俺爹给我买的猪头肉、猪大肠呢,肥肥的油汪汪的,真好吃”。小赖子说着,用手背摸了摸嘴,咋摸着回味刚刚猪头肉的味道。

    要不说赖伍真不是个东西呢,卖儿子的订金自己在家一个人偷偷吃烧鸡、卤鸭,到了儿子要走了,就让儿子吃点猪头肉、猪下水就打发了。

    不过小赖子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下水、猪杂都是肉,半大小子能吃,还是接过了昭姐儿手里的肉馒头,三口一个的吃了起来。

    小赖子边吃边说:“等哥出去以后有钱了,也给你买肉吃,给你买头花戴”。

    “赖哥,你还回来不。”小伙伴要走,昭姐儿眼泪汪汪的,太舍不得了。

    虽说小赖子有时也欺负她,但大多时候还是对她好的,树上鸟蛋摸了给她,河里的鱼抓了也会给她。下雨天出去玩儿,要是弄脏了鞋子何氏肯定熊她,也是小赖子背了她回家来。

    她还有点胖,有时路远,背的小赖子直翻白眼,气喘吁吁。但就这样,昭姐儿半个屁股都要坠到地上了,小赖子也会把她背回来。

    “你别哭,你别哭,我出去学本事呢,等我以后挣钱了,回来看你”。小赖子将手在衣服上擦擦,给昭姐儿抹眼泪。

    “那你走了,就不能和我们一起逮泥鳅,抓小鱼了。下雨天路滑,也没人背我回家了。也没人给我抓扒拉猴儿,摘洋槐花了”。昭姐儿越说越难过,那泪珠子,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掉。

    小赖子也被说得伤心不已,用肘拐子抹着眼泪:“昭姐儿,不哭。等我有钱了,就像你爹般当掌柜,挣了许多钱,便回来找你。到时给你买鲍螺、蜜饯、酥饼,给你买好多点心,还给你买个糖人儿”。

    “我大名叫赖孝祥,你可别忘了,等我挣钱了回来找你们。”小赖子哭着说道。

    两个小人儿,一个在墙这头,一个在墙那头,直叫一个生离死别,好一顿哭,最后方依依不舍的离别。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执子手不相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半山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章 第四章别离-执子之手与子相守,执子手不相离,笔趣阁并收藏执子手不相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