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公粮都是在农忙时节,小麦刚收割完,家家户户把交公粮当做一件大事,村民们都要选个晴朗的日子,交完公粮了,才有空忙其它农活。

    刘从义是个喜欢凡事赶早的人,说句粗俗的话,事事尽量赶早,要不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所以一大早,张叔已经套好了牛车,八石粮食,足足近一千斤。光粮食就装满了一车,张叔作为车把式,赶着这牛车,刘从义坐在旁边。两孩子坐在粮食上,一路进城。

    “松哥儿,你没坐这么高的车吧?”昭姐儿还在粮食袋上调皮,像个小猴子一样,从这边爬到那边。

    赵慎之点点头,刚开始有点担心,想着这么高的粮食堆,会不会因为他们在上面玩儿,粮食都滑下去了。但时间久了,发现张叔把粮食捆的紧紧地,完全没有掉下去的担忧,便慢慢觉出了乐趣,也学昭姐儿,来来回回的翻着这座“粮食小山”。

    赵慎之声音里也带着欢快,“没有,没有。我爹和姥姥他们说,这是极不体面的。不过我不觉得,这简直有趣儿极了。”

    这话说的,昭姐儿小孩子没什么感觉,到说的刘从义老脸一红,心想你小子意思就是说,我教闺女,教的不体面呗。不过转头想想,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不和他一般见识。昭姐儿确实要管一管,有些女娃娃的秀气、文静才好,不过他家昭姐儿还小呢,等她再玩儿几年,再管吧。

    “坐好了”只见张叔一甩鞭子,牛车便哒哒的跑了起来。昭姐儿,松哥儿坐在牛车上,晃悠悠的,好不快活。

    刘从义他们有牛车,其他村民多少肩挑背扛,自是比其他人到的早些。而且出门又早,脚力又比其他人强,刚到时只有稀拉拉的几户人家交公粮。

    到了刘从义也先不着急交粮,只指挥张叔先系了牛车,带了昭姐儿,松哥儿在树荫下等着。

    只见主管收粮的,是个五十多岁的差爷,一边神气的叼着旱烟,一边拨拉着算盘。他一把木椅子坐在磅秤旁,椅子边立着把特大油布太阳伞。

    “吴爷,您辛苦了,今年又是您当值呢。”刘从义先上前恭维道。

    这吴差爷同刘从义,明显是老熟人,同其他人都横眉冷眼,见了刘从义倒是脸上挂了几分笑。

    “是呀!没办法,老胳膊老腿了,但县爷看我这老头子,算账凑合,便一直让我管着了。”吴差爷说道。

    刘从义作揖道:“这是只是其一,您老有实打实的真本事。还有便是您办事周到、靠谱,县爷这是信任您呢。”

    刘从义这话说的倒是不假,这吴差爷,是县令的本家伯父,实打实的近亲,自然是比旁人,更得信任些。

    说罢,刘从义又从怀里拿出,一两银子,避着人使给吴差爷,小声道:“吴爷辛苦了,这大热的天气,还如此辛劳。小的奉上些喝茶钱,吴爷您带下面的兄弟喝口茶,解解暑。”

    每年交粮,都需使些茶水钱,好的年头一二两也有,差的年头五六百钱也需要。因着这粮食收与不收,都是他们说了算。若是不收还得拖回去,晒干几日,重新再来交粮。

    吴差爷脸上的笑容,便又更真切几分,口里道:“还是你小子懂事,心疼我们这些当差的,把粮食拉来吧。你吴叔,今天心情好,给你插个队。”

    “好勒!多谢吴爷,您辛苦,先忙着。我先去交粮了,改日找您喝酒。”

    刘从义这才招呼张叔,牵了装粮的牛车过来。插队对刘从义来说倒无所谓,反正人少,排一会儿就排一会儿吧。关键是主管收粮的吴爷,发了话,下面当差的就不敢为难他们。

    这时一个差人,拿着个好似尖刀,又似刺刀的东西往袋里刺进去。刺刀中间有个槽,拉出来时,槽里带出了些麦子,熟练的往手里倒了出来,拿几颗塞到嘴里,咯吱咯吱的咬咬。

    “好了,好了,搬下去吧。”这差人一边把咬过的谷子,朝磅秤边的地下吐出去,一边朝刘从义说着。

    张叔便把袋子一袋袋的往粮仓里搬,搬上去后,打开袋口,往下倒。

    交完公粮,刘从义让张叔去套牛车,带昭姐儿,松哥去吃点西瓜,吃碗冰消消暑。

    “爹,给我买碗带冰的冷元子吃吧,求求你了。”昭姐儿求刘从义道。

    “你就吃西瓜吧,你娘不让吃冰的。”刘从义是心有余悸,上次昭姐儿吃坏肚子,他可吃了何氏好一顿排头。母老虎发起威来,还是有些气势的,最近估计更年期,脾气越发的大了,他还是能避开就避开吧。

    “好家伙,她不让吃,你就不给你姑娘买吗。看你姑娘热得,黄豆粒大的汗珠,啪啪往下掉。你就不心疼她吗?”昭姐儿小大人般,严厉的指责刘从义。

    刘从义见自家小闺女,人不大,小小一只,学大人说话,学的倒有模有样,表情还特别丰富,眉飞色舞的,愣是给他逗笑了。

    昭姐儿见她爹,还不松口给她也来碗带冰的,又摇摇头,小大人般叹息道“唉,你咋这么怕老婆呢,你怕是完了。我跟你说,你要是不怕她,你就给我买碗冰的,我就服你。”

    “哈哈哈哈,别贫嘴,给你要碗不带冰的。”刘从义到底还是让步了,哪个当爹的,能抵抗得了女儿卖萌呢。

    刘从义给昭姐儿、松哥、张叔,还有他自己,一人要了碗带冰的,一口吃下,神清气爽。又让脚店老板杀了两个西瓜,给收粮处的吴爷他们送去。

    “爹,你贿赂官差,腐蚀官员!”昭姐儿嘴里包着冷元子,小脸鼓鼓的说道。

    “嗯。”赵慎之也在旁边,捧着碗点头应和。他从圣贤书上看的,那些圣人们说了,为人要刚正不阿,不能收受贿赂,贿赂他人,要清清白白,一身傲骨。

    刘从义听后,气得够呛,这两死孩子,跟着自己读了两页书,学了两个词,一知半解的,就给自个儿爹,扣这么大个帽子。自己一天天起早贪黑的,给她娘俩挣,现在嘴里还吃着他买的东西呢,都塞不住她这张嘴。有这样的好闺女,何愁她爹吃不上牢饭呀!

    但他转念一想,这也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告诉他们,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机会。

    “那昭姐儿,你觉得爹爹损害到别人的利益了吗?”刘从义问道。

    昭姐儿摇摇头,“没有呀,我们家本来就是好粮食,又不是让他们,将差粮当好粮收了。”

    刘从义又问赵慎之,“那松哥儿,你觉得,这么炎热的天气,官差们顶着烈日,帮大家收粮食辛苦吗?吴爷又是师父的老相识,师父请他们喝茶解暑,不对吗?”

    赵慎之想想,好像也对,但总觉得不对劲。

    “可是……可是师父,难道这就不‘算吃拿卡要’吗?师父你现在好像,只是给他们了一点小钱,一点小恩小惠,没什么。但这样会助长不正之风,他们吃习惯了,拿习惯了,就也会让其他百姓出钱。这到底是不好的。”赵慎之反驳道。

    刘从义点点头,心里十分欣慰,这小子是个当官的好苗子,逻辑清晰,不会被他粉饰的糖衣外壳,给带偏了。

    “那松哥儿,你能改变这种现状吗?能改变这种规则吗?”刘从义又笑着追问他,这一下子倒把赵慎之问愣住了。

    刘从义又问昭姐儿同样的问题,昭姐儿也摇摇头。

    “不能。”

    “既然不能。这世界是有规则的,你目前还没有你能力改变,你就要先去适应它。等你有机会,有足够的能力了,再去改变它。”刘从义说道。

    “我会改变它的。”赵慎之肯定的回答。

    “不要这么决绝,松哥儿世界是慢慢改变的,一口吃不了大胖子,你让他们从拿银子,到只拿西瓜,到不取一分一毫。这些都是一步步,一点点改变的,你能实现一步,哪怕半步,也是这社会巨大的进步。”

    刘从义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但他希望孩子们能用委婉一点,循序渐进一点的办法,去改变世界。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去改变世界。

    赵慎之道:“可是书本上,便说了要清清白白,不拿人一针一线。”

    刘从义这算是体会到了姑奶奶,为什么把他送到自己这儿了,这孩子执拗,容易钻牛角尖。

    “那书上写的,就一定对吗?《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怎么讲呢?你们不要拘泥于书上,迷信书本,这是精辟的读书之法。你们要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去事务中,体会人情。”

    刘从义看昭姐儿和赵慎之,还是满眼的疑惑,见了他们的傻样,不由低头笑道:“好了,停停你们的小脑袋瓜吧,先吃东西,这问题留着以后慢慢想,慢慢体悟,时间久了,你们自然就懂了。”

    昭姐儿和赵慎之,半懂半不懂的点点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便是吴爷只是我朋友,我也会请他喝茶,请他吃西瓜的。”刘从义说罢,忙指使昭姐儿、赵慎之快点吃。

    昭姐儿听完,心眼儿傻,立刻就抛到脑后了,专心吃起她的冷元子,吃的摇头晃脑,像两只小松鼠。只赵慎之还放不下,吃东西也没兴趣了,埋头在一旁琢磨。

    刘从义也不管他们,只等昭姐儿他们吃完。他还要顺路去店里看看,这老些天没去店里了,不知道店里具体情况怎么样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执子手不相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半山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5章 十四章交公粮-不离不弃执子手,执子手不相离,笔趣阁并收藏执子手不相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