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来的属实艰难,昭姐儿和赵慎之自辰州成婚,到后来赵慎之调回京城。这期间也四年多了,刚开始两人想着还年轻,多过一段二人世界,就没着急要孩子。

    刚开始刘氏作为长辈私下写信也有催促昭姐儿,孩子不是那么好要的,不是你想要就能立刻要上的,昭姐儿不听。

    后来真打算要孩子了,第一个月满怀希望,觉得两人感情那么好,一备孕准能要上。

    但天不遂人愿,真当你想要小毛孩儿时,他(她)却不立刻来了。小毛孩儿好像还没来到人世,就会发脾气一样,好似在说:“我是你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吗?你前些时日嫌弃我,不想让我来早了,现在我发脾气了,我还不来呢!等我气消了再说吧!”

    随后的两年,昭姐儿一直在去附近看不同的大夫,喝各种药,吃各种偏方,求各路菩萨。赵慎之也找大夫检查了好几回身子,开了许多药吃着。两人身体都很健康,没什么大毛病,但孩子就是一直不上身,把她和赵慎之搞的精神压力很大,连房事有时都不是很和谐。

    两人有时也在思考,他们是为了后继香火,为了传宗接代才那么迫切的想要孩子吗?想了想也不尽然,这些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两人真的想有一个属于彼此的孩子,要一个孩子作为生命的延续,再看看彼此小时候的样子,想陪着这个小朋友玩儿,陪着小朋友闹,陪着他(她)一起长大。

    终于在昭姐儿和赵慎之成婚后的第五个年头,在他们苦苦求子三年后,昭姐儿怀孕了。

    昭姐儿这一胎怀的很艰难,从一开始就吐,吃什么吐什么。闻到一些不对的气味儿也吐,黄胆汁都快吐出来了。

    早上一大早起来,昭姐儿就开始呕起来,她是吐得一点精神都没了。昭姐儿虚弱的靠在靠枕上,面色惨白的摇了摇头。她歪了一会儿顺口气,感觉胃里火烧火燎的,又让赵慎之去给她倒杯温水来。喝下了温水,胃里才稍微舒服一些。现在也就只有温水,才能让她喝下不吐。

    这不,一大早何氏就去做了一道新吃食,想试试看昭姐儿能不能吃了不吐。生过孩子的妇人都懂,怀孕的妇人口味很奇怪,尤其是害喜的时候,有些东西吃了会吐,但是换个做法同样的东西吃了又不吐。

    看着女儿怀孕遭罪,何氏是一百个心疼,但作为过来人,又清楚很大一部分孕妇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正常现象。

    对于昭姐儿这么严重的害喜,她们也没办法,只能换着花样做了让她试吃。馄饨刚端到昭姐儿面前,她就不行了。一种往上泛的感觉又往上涌,她强压着,用勺子挖了一只馄饨放进嘴里,嚼了嚼咽下去。

    何氏和赵慎之期待的眼神,一直盯着昭姐儿的反应。刚咽下肚就不行了,昭姐儿赶忙捂着嘴。赵慎之反应快,端了痰盂捧到前面,昭姐儿弯着身子就是一通吐。

    昭姐儿胃里早就没有什么东西了,把刚才喝的水又吐了出来,然后还不停的呕酸水。

    见昭姐儿想吐又没东西吐的难受样,何氏赶忙递了一杯温水过来,昭姐儿接了就灌了下去,灌完继续往外吐。一番折腾,才又安身下来。

    昭姐儿重重的喘着气,感觉想死的心都有了,那种吐到没东西吐,胃里不断反酸水,然后呛得鼻涕眼泪直流的感觉着实不好受。

    赵慎之站在一旁看得眼圈泛红,喉咙堵得慌,不由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昭姐儿吐得这么厉害,人日日这般难受,看起来可不正常,我还是再去请大夫过来看看。”

    喜鹊也在一旁忧愁的皱着眉头,转身又去浸湿帕子,给昭姐儿擦脸。

    “唉,松哥儿。你们不用麻烦折腾了,大夫都说了这是正常现象。不过我这胃真心没法,你们就别再逼我吃东西了。”昭姐儿虚弱的摆摆手,说道。

    大家这几天被她折腾的上蹿下跳,她看着也着急,可是实在吃不了。

    何氏是过来人,马上否决了女儿的话:“那不行,不吃东西,不论孩子,还是你,都受不住的。来再吃点,吃了胃里好歹有点东西,就是再吐也好受些,少食多餐,后面才能慢慢正常饮食。”

    昭姐儿也知道这么下去不行,可是真的没办法啊!她光闻着这些东西的味儿,就想吐了,一提吃饭,就觉得人活着都没有希望,活着都是痛苦。

    城里的老大夫,很快就又被赵慎之唤元宝请来了。老大夫问了问情况,又摸摸脉。然后摸着胡子叹了口气,“身体就是有点虚,别的也没啥,有身子的妇人害喜很正常。”

    正常?有害喜害得滴米不进,胆汁都快吐出来的吗?

    赵慎之又急又怒,心里便有些埋怨大夫,这都是些什么庸医,连害喜这样的小毛病都治不了,还怎么指望你们治病救人。但毕竟还要求着人大夫看病,只能强压了心中火气,耐着性子问老大夫能不能想想法子,这样吐下去真心扛不住,别把身体个拖坏了。

    老大夫怎会不明白呢,他前两日才被赵慎之请了过来,就是为了他媳妇害喜的事。可是妇人孕吐,还真没法子,孕妇又不宜用药过多。老大夫连个安神汤都不愿意开,只让他们吐了再吃,吃了再吐,只能等过些日子,自己好。

    赵慎之无奈,只能把人送出去,然后一扭头,又唤元宝去请城里别家大夫。

    昭姐儿被折腾了这么半天,也是累得厉害,好不容易不吐了,她就闭着眼睛小憩一会儿。

    何氏愁眉深锁,端着那碗已经凉了的馄饨,又去了灶房,挖空心思想着还能做些什么清爽开胃的让昭姐儿吃。

    过了大半个时辰的样子,元宝就急冲冲领着城里最有名望的大夫,宝芝堂马大夫回来了。

    昭姐儿听到动静醒来,配合大夫的问话,还说了说害喜时候的感受与状态。

    赵慎之和何氏在一旁也补充说道,包括吃了什么东西吐都列举了一番。大夫又摸摸了脉,沉吟片刻,才开口说道:“这是妇人怀孕害喜,属于正常状态,只是你这种情况严重了些罢了。”

    昭姐儿也明白这个道理,孕妇不能用药,不能为了自己一时安稳,害了自己孩子。“谢谢大夫了。”

    大夫见这孕妇虚弱的样子,也着实同情不已,但也只能如先前的大夫般,说些安慰的话,对昭姐儿劝道:“你也强逼着自己多吃一些,只要能吃进去,就是好的。”

    昭姐儿点点头,让赵慎之好好把人大夫送出去。何氏眼见大夫也不好使,只能又转回灶房,和张婶一起琢磨吃食。

    赵慎之也才不得不面对现实,歇了请大夫,给媳妇儿开药缓解的心思。

    俗话说母则刚,这种体会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真正的领悟。昭姐儿也是把大夫说的话听进去了,咬着牙配合吃食。只要是她娘和张婶端来,她就往胃里塞。塞了再吐出来就行,因为她也想了,只要能吃进去,让食物在胃里呆上一会,能吸收多少就算多少,亏什么也不能亏着孩子呀。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经过各种尝试,昭姐儿现在也能吃下点东西了。虽然能吃下的也就两种。一种是酸汤面,放上多多的醋,酸酸的极其开胃。一种是拌凉皮,少油,带点辣,也放上多多的醋。

    日日看着昭姐儿难受,弄得赵慎之也很焦虑,他恨不得帮昭姐儿怀了这孩子去。这种焦虑最严重时,赵慎之甚至都开始出现了孕吐,吃不下饭的情况。昭姐儿能吃东西了,这两样东西,对赵慎之来说,也是他的救世良药,昭姐儿不太吐了,他也连带着不那么难受了。

    晚上赵慎之好容易,哄着昭姐儿多吃些东西,又唤来下人伺候着昭姐儿洗了脚,然后将昭姐儿扶到床上躺下。

    赵慎之还不忘嘱咐昭姐儿,“你多吃点,小东西在你肚子里需要营养。你不多吃点,他(她)就直接吸收你身体已有的营养,你看他(她)把你都吸瘦了。”

    昭姐儿笑笑,让他放宽心,“哪儿有那么夸张,胃口不好也就短期的。听我娘她们讲,孕吐一般也就两三个月,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再说瘦了也好呀,说明他(她)是个乖宝宝,知道娘亲臭美,好苗条,他(她)在帮娘亲减肥呢。”

    昭姐儿往床里移了移,往内侧躺躺,掀开被子的一角,拍拍身边的位置,让赵慎之也上床陪她躺着。

    “松哥儿,来来来,来躺着,外面风大,被窝儿里躺着说话。”

    赵慎之见昭姐儿憨态可掬的样儿,就是结婚五年了,眉宇间都还有着一股小孩的天真稚气,好像还是那个小时候调皮的小丫头,不由眉眼带笑,哈哈笑了起来,躺在床上顺势将昭姐儿抱在怀里。

    “你这小脑袋你,都装的什么,这么可爱,净说俏皮话。什么叫‘外面风大,被窝里说话’。”赵慎之说着,又狠狠亲了昭姐儿的脸蛋几下。

    昭姐儿甜甜的回抱着赵慎之,但虎劲儿又上来了,两臂合拢,将赵慎之扣在怀里,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嘴里嚷嚷着,“勒死你,勒死你。”昭姐儿有时候,智商下线,种种行为真像个傻子。

    “胡闹!你小心肚子!我这傻媳妇儿,真是有着一把傻力气。”赵慎之稍稍用力的拍了一下昭姐儿的后背,平时他也就由这昭姐儿闹了,但现在有了孩子了,还这么没轻没重。

    昭姐儿也悻悻的知道自己不对,又怕赵慎之接着训她。赵慎之什么都好,就是好训人,但他在外面从不训别人,就回家训自己媳妇儿。平时昭姐儿有什么小事做错了,让他逮到了,能嘚啵嘚啵训一两个时辰。

    昭姐儿见赵慎之又有要训人的架势,赶紧将头枕在他怀里,指着肚子,转移话题,“哥,你说咱们这是个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呢?”

    赵慎之见着她好似微微隆起的肚子,满眼都是蜜语柔情,果然让她岔开了话题。

    赵慎之摸摸昭姐儿的小肚子,“都行呀!求了这小祖宗这么久,他(她)才来。哪儿还敢要求他(她),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嗯!是的,不管是男是女,我们都要好爱好爱他(她)。”昭姐儿想到不久后要出生的小宝宝,心里甜滋滋的,接着又开始犯傻气,“不过马上到了咱俩决一雌雄的时候了!”

    “嗯?”赵慎之满眼疑惑地看着怀里的昭姐儿,这又是哪儿跟哪儿了,没头没脑的又要跟他一决雌雄。

    昭姐儿见他不懂,解释道,“我听老人们说,要是父亲比较聪明,第一胎生的就是女儿。如果母亲比较聪明,第一胎生的就是儿子。”

    昭姐儿从赵慎之怀里爬出来,双手抱胸抄着胳膊又道:“虽然平时看着你好像聪明一点,但我表示不服。说不定我是大智若愚,其实比你聪明呢,只是平日没有显露出来。就看这最后一秃噜了,看最后生的个啥,看看咱俩谁比较聪明。”

    赵慎之看昭姐儿这样,不由摇摇头,这孩子看着就不是聪明的,将她又拉进被窝盖好被子,“快进来,别冻着了。”说着又用手,拍了几下昭姐儿的胳膊。

    赵慎之跟哄小孩似的哄着昭姐儿:“调皮!那咱们便看看,最后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吧。看看咱俩,到底是谁聪明吧。”

    “我会对他(她)很好很好的,我要尽力给他(她)全天下最好的东西。”昭姐儿将头靠在赵慎之怀里,信誓旦旦的说道。

    “嗯!好呢。不过咱俩得严母慈父才行,这样才能把小孩儿教育好。”赵慎之轻拍着昭姐儿的背,想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昭姐儿有些不乐意,噘着嘴道:“怎么个严母慈父法,是你唱红脸,我唱白脸?好人都让你当了,坏人都让我来,那我可不愿意。”

    昭姐儿又担心道:“而且教育小孩儿,父母要站在一条战线上才行。比如说他(她)干了错事,我教训他(她),你来装好人,护着他(她)。那孩子不得被咱俩毁了?!”

    “那肯定不行,做错了事,教育他(她)时,我肯定跟你站在一起。为什么你要严厉,我要慈祥呢?你想想孟母三迁,真正成才的小孩都是当娘的比较严厉。”赵慎之说的有理有据。

    赵慎之接着又说:“母亲跟孩子有天上的亲近感,你再怎么训他,他还是跟当娘的好。但父亲太严厉了,小孩往往容易叛逆。你看看咱们身边亲戚朋友,是不是都是这个情况?”

    昭姐儿想想是这个理,点点头,“是这个理,那到时我管他严厉点。”

    赵慎之接着嘱咐道:“不过平时教育,你得厉害点,坚持底线和原则;也要舍得放手,否则孩子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学不会独立;还要给孩子树立好规矩,让孩子知道自己不能任性妄为。”

    赵慎之话锋一转,摇头摆尾道:“不过我就得慈祥点了,要不咱俩都严,他(她)也太可怜了。”

    昭姐儿听赵慎之说的很有道理,但一看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心里就不爽的很,心里暗想这好好地讨论孩子教育问题,怎么又成了他喋喋不休的训自个儿,给自己上课了,教育自己怎么做一个好母亲了。

    赵慎之却一点没感觉,还准备长篇大论。

    昭姐儿不由气鼓鼓的说道:“你又开始了,赵唐僧又开始了,你是王大妈的裹脚布吗?又长又臭。怎么又成了逮着机会训我了。”

    赵慎之摸摸鼻子,讪讪的,“好像是哦,不好意思,一不小心没收住,没收住。”

    “哼!你这一天天的没事儿干,找着机会的训自己媳妇儿呢?!”昭姐儿气得背过身不理他。

    赵慎之见状,赶紧从背后搂了她的腰,服软道:“宝宝我错了,对不起宝宝。没想训你,就说说咱们以后怎么教小孩。”

    “那你也不能宽以律己,严以律人呀。全是对我的要求,你自个儿的呢?”昭姐儿闷闷不乐道,“而且我肯定会是个好娘亲的,母性是女人的天性,哪儿需要你们男人来教。”

    “哎呀。我知道你肯定会是个好母亲呀。只是我平日当值,在家时间少。教育孩子的事情,你肯定会更费心一些嘛。所以才要辛苦宝宝了。”赵慎之可不想惹怀孕的昭姐儿生气,小小一个人儿气坏了多不好,看她生气,自己也难受。

    赵慎之软磨硬泡,又哄了半天,昭姐儿才消了气。只是这刚消气,昭姐儿不一会儿,就迷迷糊糊睡着了。这女人怀孕了,不但胃口差,还瞌睡多,整日都昏昏沉沉的,日子也是难捱。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执子手不相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半山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65章 第六十四章-执手莫相忘小说,执子手不相离,笔趣阁并收藏执子手不相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