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收拾妥当后,昭姐儿爬上马车,牵起缰绳。昭姐儿嘲弄的想,陈夫人静静的躺在马车里,被单一直盖到下巴,孩子在她身边躺着,她的嬷嬷和春梅陪在身边。而她像个马车夫一样的赶着马,旁边坐着春梅。自己干嘛多管闲事,若就她和喜鹊两人,早该出城了。反弄得如现在这般置自己于危险之地,一点财物行李没带,还需担心这马车乘不起这许多重量。

    昭姐儿赶着马车从街往左拐,马车趁着夜色往南门疾驰。

    昭姐儿面容是镇定而冷漠的,皱着眉头,仿佛忘记自己在什么地方,满头满脸汗水流个不停,但她顾不得擦拭。

    她只是规律的机械的挥着鞭子,驶进一条又一条的小巷,然后又拐弯抹角的穿过一条条狭窄的街道,她们要赶到南门,那是与临县接壤的地方,应该还没被西夏占领。

    昭姐儿此时在心里,无比感谢自己的父亲,那个已经白了头花,白了胡子,背还有点驼了的小老头。

    幸亏他不像一般的父亲,把她教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反而教会了她骑马射箭,甚至还会赶马车。看她的马车赶得多好,像幽灵般穿梭在小巷,若不是情形实在紧张不敢做声,她真想咯咯大笑两声。

    果然行了一天路后,昭姐儿担心的事发生了,马车驼不动这许多人,走到半路车辙就坏了,还摔伤了马腿。昭姐儿没有办法,只能让李夫人、新出生的孩子,还有全哥儿,仍旧坐在车上,其他人,都下地自己步行。

    昭姐儿费劲的拽着马车,这马伤了腿,马走起来吃疼的厉害,便有些消极怠工。昭姐儿刚开始用鞭子,狠狠抽它,它还加紧步伐快走两步。时间久了,就越发的懈怠了,怎么抽都不管用。昭姐儿只能拽着它往前走,另让喜鹊、春梅、李家嬷嬷推了马车走。

    “全哥儿,也下来走好不好?”昭姐儿同儿子商量。

    其实全哥儿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能有多重呢?但昭姐儿他们离延州城太近了,才只走出百十里地,附近随时都有可能,有西夏人出现。昭姐儿内心焦急,只期望通过减少马车上的重量,让马车走快些,便是只少几十斤,也是减轻了不少负担。

    “嗯,好。”全哥儿听话的,由他娘抱下马车,他现在也不是很瞌睡了,可以陪他娘一起走。看着他娘亲,拼命的费劲拉着马车,全哥儿心里酸酸的。

    昭姐儿看全哥儿这么懂事,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孩子!真是娘的好大儿,等咱们安全了,娘给你买糖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这次娘不拘着你。”

    全哥儿一听这话,可高兴坏了,小腿哒哒的倒腾的更有劲儿了。但毕竟小孩子体力有限,不一会儿就累了。

    “娘,全哥儿走不动了。”全哥儿怏怏的抓着昭姐儿的裙摆,仰着头可怜巴巴的说道。

    昭姐儿头发凌乱,低头看了一眼儿子,她知道全哥儿想让她抱他,但她得拽马车,分不出手来,实在没有精力抱他。

    “来,全哥儿,喜鹊姨姨抱你。”喜鹊不由分说,一把抱起全哥儿。

    这时李家嬷嬷却不愿意了,喜鹊抱孩子,不就少了个推马车的人了吗。她本就是出工不出力,现在喜鹊一离开,不就立刻显露出来了吗。

    李家嬷嬷说道:“喜鹊姑娘,还是让全哥儿自己走吧。全哥儿也是大孩子了,这多走上几步,没什么关系的。”

    喜鹊冷哼一声,愤愤不平道:“李家嬷嬷,别说的轻巧。全哥儿再怎样,也只是个三四岁的孩子,这般大的孩子能走个两三里地,就已经顶顶厉害了。我家全哥儿还走了五六里地了,早超过一般孩子能忍耐的极限了。真是谁家孩子谁心疼!”

    李家嬷嬷让喜鹊一顿抢白,红头白脸的,一下子有些挂不住,只讷讷道:“我还不是为着喜鹊姑娘你好嘛,想着抱孩子辛苦。”

    喜鹊讥诮道:“哼!这就不劳李家嬷嬷操心了,您且多使点劲儿推车吧,这样我家夫人也能轻松些。如若不然,不如将马车留给你们,咱们两家分头走。”

    “好了!喜鹊!你这话说过了哈,大家赶紧赶路吧。附近随时可能有西夏人出现,有这斗嘴的功夫,有这斗嘴的力气,不如多走二里地。”

    昭姐儿表面说喜鹊,实则是在警告李家嬷嬷,也不知这陈夫人平日是怎么教导下人的,贴身的嬷嬷都这般没大没小,心眼太多。这李家嬷嬷也是陈府的人,要是她赵府的,现在马鞭子非抽她身上不可。看来陈家规矩确实出问题了,要不那么多奴仆怎么敢卷了钱,扔下主人跑路,但作为一个外人,昭姐儿自然不好说什么。

    李家嬷嬷一听要不管他们,顿时大气不敢出,只老老实实埋头推车了。

    走了两天,昭姐儿感觉地上的尘土和碎石把她的脚硌疼了,他们可算到了齐家村了。

    “可是夫人来了?”张叔站在院门口不敢相信。

    昭姐儿提前将他和张婶打发了过来,他们到这儿已经快一个月了,但消息闭塞,一直不知道昭姐儿和全哥儿的情况。老俩口是日日担心,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

    张叔正准备去后院喂鸡,现在见昭姐儿来了,赶紧扔了手里喂鸡的盆子,反身往厨房跑,“老婆子,快加米!多做点菜!小姐来了!”

    张婶正在淘米,想着就她和老伴儿,还有一看门的婆子,就随便做点吃吃得了。

    听到老伴儿喊小姐回来了,赶紧将湿手在围裙上查查,出来看,“来了几个人?”

    张叔回道,“来了七八个,好几个人呢!你多做些!”又转身向院外跑,去接昭姐儿。

    张婶听罢,自厨房门口抬头张望,院外果然站了好几个人,赶紧招呼守门的吴婆子,“吴婆子快来帮忙,去后院逮只鸡来,我要炖只鸡给我们家小姐吃,她一定累坏了!”

    ……

    饭后,昭姐儿问道:“其他人呢?”

    “我担心您回来,让其他人住到另一个庄子去了,这儿就我们老俩口和看门的吴婆子。”张叔回道。

    昭姐儿点点头,张叔办事历来是极稳妥有分寸的。这庄子有地窖,又靠近山里,相比另一处更安全些,有事了也好跑路。这有地窖的庄子,她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你们这儿西夏人可来过了?”昭姐儿进村时看四下无人,很担心张叔他们别出什么事了。

    张叔摇摇头,“没来。这齐家村是有名的穷乡僻壤,这儿的地也瘦的很,不怎么产粮食。西夏人就是抢劫,也都去那富裕的地方,这儿到是年年逃过一劫。”

    说起这事儿张叔就特别佩服他们小姐。当初昭姐儿置业时,他还暗地里埋怨昭姐儿怎么选这么个穷乡僻壤,这不是糟蹋辛苦挣来的钱嘛。现在回头看,他家小姐还真是有先见之明,正是因为穷偏僻,倒躲过了祸患。

    张婶看全哥儿小可怜的,小小年纪,就得一路走来,是鞋子也破了,裤子也破了。她赶紧拿出了乡下,这小一个月,她闲着没事做,给全哥儿做的小鞋子、小袜子、小帽子,给他换上。又找了几身新做的衣服,给陈家那个新出生的孩子送去。

    屋子里,昭姐儿正在和张叔商量房子如何安排。这幢宅子,前后不过四间,这一次来了这些人,还真是不好安排,昭姐儿心中也在琢磨。张叔张婶两夫妻住了一间,吴婆子单住一间,现在只剩下两间房。

    “陈夫人刚生了孩子,不好和人挤在一起。就让她住现在的卧那里地方大,也清净,正好养胎。她房里的嬷嬷、丫鬟,陪着陈夫人,他们占一间。我和喜鹊带着全哥儿住一间,这样分下来也方便、合适。”昭姐儿如是说道。

    张叔却不愿意,苦谁也不能苦着昭姐儿和孩子呀,这乡下房间本来就小,除了放张床,都没什么走动的地方。昭姐儿他们三个人住一间房,那不是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嘛。

    “地窖里不是还有三间房嘛?要不我和老婆子住地窖去?”张叔提议道。

    昭姐儿摆摆手,“还没到启用地窖房子的时候,现在情况不是很紧急,我不想暴露给外人。”

    张叔一想也是,地窖就相当于安全屋,要留到关键时刻的。开口极其隐蔽,连守门的吴婆子都不知道,一般情况自然不要暴露才好。

    “夫人这间,和我家夫人那间一样大,朝向也好,同样坐北朝南,光线好,冬暖夏凉。唉,就是现在人多,房间紧张,辛苦您跟嬷嬷、丫头住一间房了。我家夫人也是带着孩子、丫头一起。辛苦你们了。”张婶带着吴婆子,边把陈夫人的东西搬进屋,边殷勤道。

    陈夫人自然明白张婶的意思,条件紧张,昭姐儿已经给了她最好的了,她心里承昭姐儿的情。

    陈夫人忙道:“张婶气了,合该我们谢谢您才是,多亏了大家,我们才能母子平安。”

    自此昭姐儿带着一行人,便在齐家村安顿下来。

章节目录

执子手不相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半山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79章 第七十八章-执手不离的意思,执子手不相离,笔趣阁并收藏执子手不相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