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不上工,男知青们上山了,韩小英她们几个新来的女知青没跟着去,肖兰就领她们在村子里随便溜达溜达。

    而村子里人最多又最热闹的地方要数村口的供销点了。

    宋家堡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出行不便,村里人平时买个油盐酱醋什么的,都要跋山涉水的,走上几十里路去镇上的供销社买,十分的不方便。

    村里前年就成立了供销点,居家过日子的东西,现在在村口的供销点就能买到。

    说是供销点,实际上就是一间小平房,里面放了一排货架子,货架子前面又围了一圈玻璃柜台,村里安排了两个识文断字的售货员守着。

    其中一个就是跟肖兰同一批下乡的常知青,不过人家嫁人了,都是孩子妈了,跟肖兰也不大来往。

    肖兰说知青点的火柴用完了,得买两盒,韩小英,周文静还有谭雅婷她们就跟着一块过来了。

    买火柴这个钱是大伙均摊的,每次买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肖兰都会记个账,免的到分摊的时候不清不楚的有人计较。

    这里韩小英也是非常熟悉的,肖兰不领着她,也不会迷路。前世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即使如今重生了,有些景物还是能一眼就认出来。

    比如供销点附近的那棵老榆树,她重生之前还在呢,一直没被砍掉。

    老榆树现在就有几十年的树龄了,长得枝繁叶茂的,像一柄张开的绿伞,十分遮阴凉,村里人都喜欢在这树下纳凉。

    而此时娇阳正似火一般,热辣辣的烤着大地,几只小燕子叽喳从眼前掠过,蜻蜓蝴蝶迎着阳光在空中飞舞,偶尔传来一声不知谁家的狗叫。

    老榆树下,或坐或站着一群闲聊的媳妇婆子,不远处还有一帮撒欢疯闹的孩子,平时只要不上工,这里就异常热闹。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聚集在这里,这里也就成了扯老婆舌人的聚集地,村里有什么八卦都是从这里传出去的。

    这不现在,她们几个女知青一出现,就立马吸引了这群妇女们的视线,都齐刷刷的看过来。

    “肖知青过来了。”有个熟识的妇人主动跟肖兰打招呼。

    肖兰礼貌的回了一句,“在这儿乘凉呢,大嫂。”

    妇人呵呵笑着,对她点点头,这个肖知青说话总是这么爽利,可惜试着给她介绍了几个对象都不成,也不知道将来便宜了谁家。

    “肖知青身边那个就是新来的谭知青吧?长得真怪好看的,不怪咱村里的后生见了她就跟猫见了鱼腥,疯了似的往上贴。”

    “呵呵……”众人齐笑。

    谭雅婷来宋家堡的时间虽然不长,在村子里却非常出名,主要是人长得太好看了,长相是很多人没见过的那种明丽,人又高傲有个性,听说家里很有钱,下乡也是逼不得已的。

    所以这段时间,村里人围绕着她的话题是一直不断。

    “挨,你们快瞅后头儿那个,长得咋跟地瓜蛋子似的,勾勾巴巴的,她也是城里来的知青?!”

    “是,那个姓韩,长得是不好看,不过听说挺能干的。”

    “啧啧,能干有啥用,丑成这样将来谁要她!”

    ……被说长得勾勾巴巴,没人要的韩小英,很不自然的低下头。

    她扯了下嘴角,心道,这老隋太太果然是宋家堡出了名的能埋汰人,她光说别人,咋不看看她自己啥德行呢!

    长得歪眼斜眉佝偻着腰,呛毛呛刺的头发胡乱扎成个小揪揪,歪歪扭扭的,一张大饼子脸,跟晒干的橘子皮似的抽抽巴巴的,她要晚上在自家大门口一站,保准小偷不带来的,都给吓跑了。

    她生的那个儿子才叫磕碜呢。

    估计是随了她,一个人大男人,个子却没有水缸高,跟个矮冬瓜似的,二十好几了还没说上媳妇,还打着光棍呢,背地里村里人谁不笑话她。

    黑老鸹落在猪身上,还笑话人家猪黑,她也不瞧瞧自己啥样儿,还好意思在这儿埋汰别人。

    肖兰回头拽过她手,轻拍了拍,道:“不要跟村里这帮吃饱了撑得老太太一般见识。”

    韩小英不在意的笑了笑,“我没事儿,她们爱说什么说什么。”

    她对这个老隋太太的记忆就是个死人,包产到户以后老隋太太没几年就死了,她才不跟她一般见识呢。

    不过这记忆里已经死去的人,现在还活着,让人感觉有些战栗,这不是重生者是根本无法体会到。

    不过她才不害怕呢,她也是死过一次的人。

    一旁的谭雅婷道:“韩小英,你就是脸晒得黑了些,其实一点儿也不丑。”兴许是看久了,她觉得韩小英比刚认识时瞧着顺眼多了。

    韩小英:她本来就不丑好吗?她就是脸黑了点儿。

    也怪她自己,以前捡破烂的时候经常顶着大太阳捡,从来不知道躲,而且无冬历夏的捡了好几年,这风吹日晒,脸上的皮肤能好才怪呢。

    而且她不抗晒,脸一晒就黑,其实身上的皮肤白着呢。

    肖兰笑了笑,真难得,谭雅婷还会安慰人了。

    周文静眼睛闪了闪,韩小英确实不怎么好看,但也不能说丑,女大十八变,韩小英现在才十五,好好养几年说不定能养过来呢。

    不过再养也肯定也比不上谭雅婷,人家是天生丽质,肤白貌美,谁都羡慕不来。

    她们前后进了供销点。

    供销点里,张翠云跟刘金枝也在,还有几个小姑娘,这是都没事儿来闲溜达,不一定就买什么。

    反正柜台前是没什么人。

    张翠云见到谭雅婷十分客套的问:“谭知青,你们这是过来买啥呀?”

    知青点中午吃的韭菜就是谭雅婷跟张翠云换的。

    “我们来买火柴。”谭雅婷回道。

    她又不傻,加上肖兰这段时间经常告诫她财不要露白,乡下人也不都是表面上那么淳朴的,她行为举止上现在约束多了。

    “我听说今天新来了鸡蛋糕,还有江米条,谭知青要不要买点儿尝尝?”她没事儿经常来供销点,自然知道第一手消息。

    “不了,我刚吃了饭不饿,先不买了。”这供销点的点心也就那几样,说是新来的,谁知道放了多久,反正村里人是没谁买。

    也是,这年头就算年节的,谁家又能买几回点心自己吃,还不是买来送人。

    谭雅婷不太喜欢吃散装的那种点心,有的不讲究的售货员都是用手抓来抓去的,给她感觉很脏,想吃她也不会买。

    “谭姐姐,你就买火柴啊?不买别的?”刘金枝这时仰着小脸问道。

    “对啊,就买火柴,不买别的。”她别的什么都不缺,就不买了。

    刘金枝听了她这样的回答,脸上明显很失望,“哦”了一声。

    她以为谭知青来供销点又要买什么好吃的呢。

    以前谭知青只要买好吃的就会分给她一些。

    韩小英纳罕得看了刘金枝一眼,这丫头咋这么馋呢,刘家也没短她吃喝,都十三四岁的大姑娘,还舔着脸管人家要好吃的,也太丢人了。

    张翠云也她嫌丢人,不悦的歪歪嘴,没好语气的说道:“金枝,走了,回去了!”人家都说不买,还杵在这干啥!

    刘金枝撅着嘴,瞪了一眼脸已经别过一边去的谭雅婷,然后气哼哼的跟着张翠云回去了。

    肖兰这时已经买好火柴,周文静买了一卷卫生纸,她要来例假了,卫生纸不太够,正好这里有卖的,她就买了一卷。

    韩小英拿着布袋子帮她撑着装好,这样拎着出去省得尴尬,这东西她目前还用不着。

    谭雅婷说不买东西,真就一分钱没花,都不买别的,她们几个就打算回去了。

    结果刚出供销点,韩小英就愣住了。

    在她对面,一个穿着灰色短袖的平头青年跟她走了个碰头。

    见她停下了,对方看了她一眼,然后立马嫌弃的扭过头去,匆忙进了供销点。

    韩小英却有些出神,前面的周文静回头扯了她一下,催促道:“小英,咱们快回去吧,太热了。”

    “嗯。”韩小英呆呆的应了一声,跟在周文静身后,默默的往回走。

    刚才的那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她前世的男人张建设,前世他们结婚后,只过了一年他就意外死了。

    她前世所有悲苦日子可以说都是从嫁给张建设以后开始的。

    不过后来她也活明白了,就算张建设不死,她的日子也不一定就会好到哪儿去,实在是老张家那些人没一个好东西。

    只是想不到自己重生后来宋家堡,这么快就见到他了,虽然知道他们迟早会见面的,但是刚才她还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而且刚才瞅张建设那样,还挺嫌弃她呢,德行!

    韩小英嘲讽的勾了下唇,嫌弃才好,不然你张建设就是八抬大轿来抬,这辈子咱也不带再嫁给你的。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韩小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6章 愣住了,七十年代韩小英,笔趣阁并收藏七十年代韩小英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