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转眼间徐达率领25万大军北上驱虏已经过去了三四个月。大明军队从离开应天府到占领山东,用了不过月余。齐鲁大地不愧是孔孟之乡,华夏文明灌溉滋润的最彻底的地方,大军从进入山东那一刻,不断有人来投军,汉族官员也不断有人弃元(暗)投明,率领部众来降,更有乡绅土豪给明军捐钱捐粮。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不少大家族甚至鸣鞭炮锣鼓,开祠堂祭祖,敬告祖先鞑虏已驱走,如今是华夏仍是我汉人之华夏,文明之华夏。身体力行实践着什么叫“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徐达和常遇春的捷报频频传回应天,朱元璋和马皇后的赏赐也源源不断送入各位将军的家里。这一日,整个山东全部光复的喜讯传来,马皇后又遣人送来赏赐,除了常规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外,还送来一对画眉鸟,声音婉转动听,指明赏赐给徐大元帅的嫡长女。谢氏明白,这是马皇后在敲打她。就算妙贞只是一个小孩子,就算只是一个女孩子,只要她是徐达在意牵挂的人,任何人小瞧轻怠不得。
妙贞虽然只有六岁也明白虽然只是两只小鸟,却代表着无尚的荣光,小脸一下子激动的通红,颤抖地抱着鸟笼子爱不释手。看向谢氏的眼神更加自信骄傲。就是这种眼神,让谢氏坐立难安,也让她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对徐妙贞爱不起来。
明明出嫁前,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对这两个孩子好,博一个贤良淑德的美名,得到丈夫的敬重。父母都跟她说,做徐达的续弦是她最好对归宿,徐达深得主公信任,军功是武将中最高的,蓝玉、常遇春、李文忠都服他,在军中一呼百应,将来封侯拜相指日可待。难得的是又生得风度翩翩,英俊挺拔。谢氏当年匆匆一瞥就一见倾心。何况徐达原配嫡妻只有一女,将来只要她生下嫡子这封妻荫子的好事还是自己的。所以出嫁后母亲每次见面都提点她,要对徐妙贞视如己出,亲密无间。一来讨好了徐达博得了美名,二来女儿总要嫁出去,碍不着自己孩子的前程,将来嫁得高门,总归多了一门亲戚多了一份助力,反而是徐辉祖,庶长子的存在多多少少对嫡子也是绊脚石。
可是谢氏就是和徐辉祖一见如故亲如母子,辉祖一天见不到她就哭着要娘,她也总是忍不住将他抱入怀中,疼他爱他,回娘家几天都要带着他,不然就会牵肠挂肚。可是妙贞,她却爱不起来。这孩子,看她的眼神不像辉祖,透着亲昵。妙贞看谢氏,虽然笑意盈盈,嘴里“母亲、母亲”地喊着,眼神中却有一丝疏离,仿佛在嘲笑自己冒充她的母亲。偶尔谢氏冰冷的眼神看她,妙贞也丝毫不惧,不但毫不掩饰地迎上来,眼神中就是带着一丝高傲,让她瞬间破防不敢再直视。
妙贞长得极好,眉毛乌黑浓密,一双大眼睛透亮有神,瞳孔极黑,闪着慧光,和徐达如出一辙。她的鼻子小巧精致,鼻梁不算高,圆圆的鼻头透着娇憨可爱,她的嘴是标准的樱桃小口,透着秀气温婉,这点应该是遗传她的母亲。她以前没有见过张氏,府中老人跟她说过:“大小姐脸型和嘴巴与先夫人极像,只是夫人的眼睛没有大小姐这般聪慧气派。可见这孩子净挑父母的优点长。不像自己的女儿徐妙芸,长得跟徐达也很像,她爹她姐夫好几次都笑着说:“芸儿这孩子一看就是徐达的闺女,将来在应天府可丢不了,走到哪儿都有人给你们送回去。”单看妙芸也很好看,可就是跟妙贞一比就黯然失色,每次想到这一点谢氏就很泄气。
得了赏赐,谢氏原本是想要择日带妙贞入宫谢恩的,还没出发,常遇春夫人蓝氏就来了。马皇后宣蓝氏和常捷进宫,让常捷去宫里住几日,蓝氏邀请妙贞女儿一起去,顺便跟皇后谢恩。蓝氏虽然不情愿,却也不得不答应。这蓝氏是常遇春的妻子,蓝玉的姐姐,有勇有谋在应天府内眷中极有声望。如今她的女儿又被内定成了太子妃,谢氏更是得罪不起。
谢氏来到妙贞房中,把蓝氏要带她进宫陪常捷小住几天的消息一说,妙贞当即高兴地跳了起来。谢氏忙命人给她梳洗打扮,又给她收拾了几件衣服首饰。让府里最懂事识大体的丫鬟小福陪着进宫服侍。谢氏把她送到府门口,看着她上了常家的马车,临行前又交代她要听蓝伯母的话,要好好陪伴常姐姐。
马车朝着皇宫驶去,路上常捷和妙贞都非常紧张,俩人都不知道该说啥,不停地搓手。妙贞是第一次进宫,又紧张又期待;常捷是丑媳妇见公婆又害羞又紧张。马车刚到宫门口,早已有人在等候着带路。蓝氏走在前面,常捷拉着妙贞走在后面,俩人手心里都是汗。皇宫可真大,也不知道进了多少个门,绕了多少个弯,终于来到了皇后娘娘宫里。
一见面,蓝氏领着两个孩子低头俯首跪拜,皇后马上令人扶起,给三人赐座。妙贞大气也不敢出,也不敢四处察看,老老实实坐在椅子上,眼观鼻鼻观心。落座后,只听马皇后对蓝氏道:“我一早就派人在宫门口守着,就盼着你早点来,咱姊妹俩好好说说话。遇春兄弟不在家,家里几个孩子可都好?”蓝氏忙说:“我也天天惦记着嫂子呢,常胜跟他爹出征了,常茂和常升在家,臭小子们淘气的狠,成天闯祸,忙得我晕头转向。”一句话说的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马皇后也笑着说:“是啊,这俩小子可不是到了八岁九岁,人嫌狗不待见的年纪么。你重八大哥说了,等来年,让常茂、常升都进宫来跟着我家这几个小子一起读书,省得他们在家闯祸。”蓝氏一听大喜,连忙起身谢恩。马皇后接着道:“你那俩混小子,我就先给你留家里,你这个宝贝闺女我可想得紧,你得让她来宫里陪我住些日子。”蓝氏忙自谦道:“嫂子哪里的话,让她进宫陪着您,是她的福气,我就怕这孩子不懂事惹您生气,您多□□她。”马皇后连忙说:“谁说我们捷儿不懂事,我看就很好。”说完又看向徐妙贞问蓝氏:“这就是徐达家的大丫头吧?长得跟他爹真像!一看就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你也陪着你常家姐姐来宫里多住些日子。”妙贞一听,慌忙起身谢恩。
妙贞大着胆子,抬头看着马皇后。她大约四十岁左右,身量很高,手脚都很大。皮肤有点黑,长得不算美,嘴唇略微有点厚,眼睛也不大,眼神却坚毅笃定。整个人看起来和蔼可亲,周身气质端庄大方。虽然贵为皇后,也只穿着一件普通布衣,颜色也是寻常的深蓝色,皇后头发浓密,发髻高高盘起,也只是寻常首饰玉钗装饰而已。只听皇后娘娘又关爱地问常捷:捷儿,你这阵子在家忙什么呢?”常捷连忙站起来,回答道:“回皇后娘娘,这阵子母亲请了师傅进府教我女工,我给皇后娘娘和皇上还有大哥哥做了几件衣物,做的不好,还请您不要嫌弃。”说完从随行丫鬟手中拿过一个包袱,恭恭敬敬呈了上去。
皇后一听大喜,连忙接过去说:”什么嫌弃不嫌弃,这是孩子的一片孝心,用心做的,穿着肯定舒服。弟妹,刚才你重八大哥还差人来问捷儿来了没有,他也惦记着孩子呢,我不留你了,这就带着这俩孩子过去。知道孩子亲手给他做了衣服,他不定高兴成啥样呢。过几天我就派人给俩孩子送回去,你别惦记。”蓝氏连忙起身告辞出宫,马皇后也带着常捷和徐妙贞去前殿找朱元璋了。
又是一通七拐八拐,他们一行人终于到了一个恢弘的大殿外,门口的守卫和太监并没有阻拦和通报,内侍直接引领马皇后一行人进入殿中。看到马皇后到来,殿内几个人连忙起身行礼,只有中间宝座上那个人没有动,妙贞知道他就是朱ft元璋,父亲口中提了无数次的人,父亲最尊重敬佩的人。只见他四十出头身材敦实,方形脸,长眉入鬓,一双细长眼睛不怒自威,鼻子又高又挺,整个人严肃清冷,妙贞有点怕他,不敢再看。
朱元璋一看马皇后带着俩姑娘进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放下手中的笔,指着她俩问众人:“哥几个,咱们先把正事放一放,您们猜这俩孩子是谁啊?”殿中四五个人一听,都朝妙贞和常捷看过来。为首的一个50多岁的老者说:“我看这个大一点的姑娘肯定是常遇春的闺女,你看这鼻子这眼睛,不就是从那老小子脸上扒下来的么?”一句话笑得众人前仰后合。而另一个40多岁的男人指着妙贞道:那我看这个小一点的闺女肯定是徐达的女儿,你看眉眼神情,可不是跟徐达一模一样。错不了,肯定是徐家大姑娘。”朱元璋一听哈哈大笑:“你们几个还没有老糊涂,就是这两家的姑娘。皇后喜欢她俩,非要让她俩进宫陪她住些日子。”
“想不到徐达、常遇春这俩五大三粗的行伍之人,还能有这么俊这么秀气文静的丫头,真是好福气。”说话的是一个约摸六十岁的老者。朱元璋一听,也笑了。又和气地问两个女孩子:“那你们俩猜猜他们这几个人是谁啊?”常捷笑着说:“这位是李善长伯伯,他旁边的是……胡惟庸伯伯,我小时候在舅舅家见到过一次。其他两位,捷儿眼拙愚鲁实在猜不出来。”朱元璋又笑着问徐妙贞:“那徐家丫头,你能猜出剩下这些人是谁吗?”徐妙贞闻言,仔细打量了这两人一阵子,小心翼翼地说:“我猜他们一个是李文忠将军,一个是刘伯温伯伯,还有大皇子。”众人一听,皆是一愣,李文忠忍不住问:“徐小姐怎知我是李文忠,莫非以前见过我?”徐妙贞不好意思地说:“我看您长得很英武,跟陛下很像,都说外甥像舅,您肯定是陛下外甥李文忠将军。”“李文忠一听,连连赞叹:“都说徐大将军足智多谋,想不到这徐大姑娘也是目光如炬啊!”朱元璋又指着那位六十左右的长者问徐妙贞:“那你怎么知道他就是刘伯温?”徐妙贞犹豫地说:“我听其他人说话口音都是咱们淮西凤阳老家口音,只有这位老先生是浙西口音,以前听父亲提起过刘基先生知天文通地理、才高八斗是浙江才子,这才斗胆下结论。”一席话说得众人心服口服,尤其是刘伯温似乎受到很大震动,看着徐妙贞连连点头。
马皇后又指着大皇子朱标问徐妙贞:“那你怎么知道他是大皇子,而不猜他是二皇子呢?他俩就差一岁,身材也差不多啊,你也没有见过。”徐妙贞开心顽皮地说:“我看常姐姐看着他脸红红的,他看着常姐姐也是红着脸,我就知道他是大皇子。”一句话惹的众人哄堂大笑,常捷和朱标的脸也更红了,尤其是常捷羞的不知所措,不停拿嗔怪的眼神看徐妙贞。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