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过去之后, 天气就愈发炎热了,明晃晃的太阳悬挂在半空中,一天之内的温差变得极小,如果说早晚大概有二十多度的话, 那中间白天的时候就高达四十多度, 尤其是正午, 温度最高,平常都没人愿意出去,基本都待在家里, 然而就算门窗大敞, 也没带来多少凉意, 因为风也是炎热的, 热气扑面而来。
这时候就只能靠从井里提上来的井水降温了,叶瑜家堂屋的青砖地面上摆着两盆井水,不知道效果如何,但好歹心里有个安慰。
叶母坐在躺椅上有些坐立不安, 她纳闷地问:“怎么比去年要热这么多?”
叶瑜听到她的问话,从自己屋子里拿出来去年的日记本,翻到去年今日看了眼, 今年整体的温度确实比去年高一些, 从年初开始就是这样,要是他没有感觉错误的话, 应该整体要高个十度左右。
看到这里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叶瑜连忙把天灾后所有日记都粗略翻过一遍,然后确定了一个规律。
除了前两年寒暑颠倒,严寒和高温没有丝毫规律以外,从第三年开始就有了相应的规律, 用简单一点的话解释就是,如果说第一年的高温天气长达十个月,第二年便会迎来一整年的严寒天气,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前几年才有所不同,极寒和高温缓和了些,回到他们熟悉的一年四季,只是基本没有了属于过度的春秋季,只剩下极端的两个季节,而这之后同样有规律,如果当年是夏季时间长而且温度很高,相应的下一年就是冬天时间长而且温度会低一些。
去年是冬天长的一年,那按照规律今年就是夏天会更久一些。
叶瑜意识到这件事之后,就感慨道:“今年确实要炎热得多。”
于是这段时间他们出去耕种就挑的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就算如此也有为数不少的人被热到中暑,所以现在药房最受欢迎的药材就是金银花,薄荷和菊花了,这些都是清热解暑的,晒干后泡茶的味道也很是不错,不管喜不喜欢喝水,都能喝一大碗。
炎热的天气实在叫人难熬,叶瑜扇风时不由得怀念起空调和风扇,不过也就只能是怀念了,如今没有电力,空调和风扇是不可能突破生产力和科技的限制被发明出来的。
如今叶母最常做的事就是把水泼在青砖上,再用拖把擦拭一遍,不得不说确实凉快了几分,尤其是拿蒲扇在装有井水的木盆上边扇一扇,立刻有一丝凉气袭来。
除了上述行为以外,其他消暑的方法也有,首先就是吃喝方面,吃凉面冷面和各种在井水里湃过的瓜果,喝凉茶和绿豆汤,这些都是很好吃的东西。
其次是到屋里阴凉处乘凉,只要不晒到太阳,其实温度还是可以忍受的,每栋房子都有背阴的地方,像是叶瑜家就是他房间里的书房很凉快,因此这段时间一家子基本都在书房里待着,就连吃饭也是端到那里吃。
不过叶瑜曾听褚绪风说过名门世家的消暑方式,不管是冰窖冰鉴还是冷水循环的避暑凉殿都是他们很难复刻出来的。
唯一有可能成功的是陆温跟他们说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在屋子正中间打一个深井,然后用一个中间凿出孔洞的石板盖上封死,这样一来井下的水汽就可以漂浮上来,让人凉爽很多,相当于古代版的天然空调。
然而有好处自然也会有坏处,麻烦先不说,而且不是每栋房子都能打井,得看下边有没有地下水,有些没有的,还得去河边打水,或者到城里公用的水井处提水。
再加上水汽凉意甚重,夏天还好,能够纳凉避暑,但一到了冬天,就算把这个口堵住满屋子也是凉气十足,住在里面的人不是胳膊腿疼,就是头疼,还容易风邪入体,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尝试这种方法。
最后则是一种很玄学的方式,所谓心静自然凉,虽然叶瑜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叶母说躺在躺椅上,脑海里什么都不想的时候确实很少再焦躁不安,叶瑜想,效果也就是见仁见智吧。
日子就在炎热的高温下渐渐流逝。
今日依旧是烈日炎炎的一天,所有人基本都待在家里,外边除了要巡逻的城兵以外再无他人,负责巡逻的叶海从明珠湖畔走过,看着下降的湖面说:“已经有两个月没有下雨了。”
叶周远愣了下,反应过来后才回答道:“可不是,今年雨水少,不过咱们不用担心,只要柳河的水位没下降就没事。”
叶海点点头,“咱们这里位置好,只是旁的地方不一样,又得做好面对干旱的准备。”
叶周远叹口气说:“如今这世道混乱,自己能过下去就不错了,哪儿还有心力担心别人。”
两人略聊过几句话就不再说话,毕竟是在巡逻。
除了他们,老把式们同样在担忧干旱一事,主要是一直不下雨,田地里的粮食长势不好,而且就算可以挑水灌溉,也总有不小心遗漏的地方,尤其是几座山,灌溉十分麻烦,每次都得十几二十号人一起出动。
不过一对比起其他水资源不充沛的地方,他们就知足了,好歹柳河水位没有下降,不至于出现干旱的情况,至少秋天能些收获。
而就在同一天冀望城城门口突然来了一群人,领头者身穿一件朱色官服,严丝合缝的,叶瑜过去时看到他那样子就感觉一阵热意袭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忍受下来的。
不过那人估计也觉得热,因为叶瑜瞧他在跟叶父说话时经常用手扯领子和袖口,脸上也全是汗,已经把戴着的官帽给浸湿了。
“我是望祀城的官吏,这次是来邀请你们参与集会的,附近的城池就剩下几座,我们合该互帮互助,集会上可以畅所欲言,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在集会结束后还有一场交易会,你们若是有兴趣可以带一些粮食或者皮毛过去,也许能换到一些急需的东西。”
“哦,我姓吴,叫子楚。”
叶父听到这番话先是考虑了一番,然后才说:“我们需要商量。”
吴子楚点头道:“这是当然,集会定在六月初八,时间还早,叶城主您自可与旁人进行商议。”
六月初八确实还早,大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这时沈复说:“天色已经暗下来,要不留下住一晚?”
吴子楚看一眼天色,拒绝道:“不用,我出门在外带着护卫,他们已经安营扎寨。”
倒也是,既然望祀城城主派他出来通知附近城池,那他身边一定带有护卫,毕竟如今外边不安全,经常能遇见流匪。
虽然叶瑜没见过,但他从经历过流浪的郑娘子口中得知,有许多县城和村落都被天灾打击散了,剩下的青壮年不再进行耕种,渐渐聚到一起,形成了两座大一些的匪寨和流窜的流匪。
当然了,不管是匪寨还是流匪,他们都不敢冲着大型的城镇下手。
叶瑜意识到自己思维有些发散,便将其扯回来,继续开始思考有关集会的事情。
他回过神来又听到沈复问了一句,“除了我们以外,还有哪几座城池?”
吴子楚倒是没有含糊,很快就给了他答案,“有靖边城,淮阳城,乐安城,还有一座南方的晨辉城。”
靖边城和晨辉城不用多说,另外两座倒是有些陌生,基本没听说过。
也许是知道他们的疑惑,吴子楚紧接着就解释道:“靖边城是原先的边城,原本城主是褚大将军,不过现在好像不是了,据说现任城主是皇族后裔,我也没见过,吃不准到底是不是真的。淮阳城和乐安城原来都是郡城,因为郡守还活着,所以没有陷入混乱,很快就缓了过来,如今有许多特产,交易会时应该很热闹。晨辉城有个商队,你们应该也见过吧?”
他问完见叶父点头,才继续说:“晨辉城不用我去通知,他们商队队长三月份曾过来走商,那时他就知道了,我们城主拜托他通知南方别的城镇,只要有人过来我们就一视同仁,可以一起参加集会和交易会。”
说到这里他叹口气,“只是我们到底没预料到今年的气候不好,天气这么炎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顶着炎炎烈日过来。”
沈复也跟着他叹气,“可不是,我们要不是有一条河,也不知道怎么浇灌粮食。”
“日子真难过。”吴子楚最终以这句话结束了对话。
等送他离开之后,叶瑜就凝重地说:“看来望祀城在监视我们。”
就算不是监视也是派人盯着他们,否则不会这么清楚内部事宜。
沈复点点头,“不管他们是何想法,咱们都得警惕一些。”
他们去肯定是要去的,毕竟这是难得和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只是如何去,如何表现等方面要更操心一些。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