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大臣们的支持。

    就连卢植都认为,一月之期不过是白白牺牲将士们的性命罢了。

    趁着现在韩遂还被皇甫嵩堵截于陇县,应尽早将西园军从榆中撤出来,才是上策。

    争论再度上升到一个高度。

    但反对止战的声音几乎没有了。

    几乎所有臣子都将火力压在了刘辩和荀彧这君臣二人的身上。

    这个场面,让刘辩在头疼之余,忽然意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这个朝堂之上,他的心腹有些太少了。

    看来看去,竟然只有荀彧一个人。

    离谱!

    拿拳头重重揉了两下太阳穴,刘辩准备逆流而上,和这群臣子对着干。

    “荀彧之言,深得朕意,就以一月为期限。一月之后,未有战果,撤军!”刘辩沉声道。

    “陛下,此举过于冒险,您难道舍弃亲手打造的西园军吗?”卢植的情绪瞬间决定了。

    “臣请陛下三思!”朱儁带头跪了下来。

    “请陛下三思!”

    哗啦一下,群臣跪了一地,一眼望去就荀彧一根独苗还站着。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都有点儿无奈。

    没有实打实的战果,他们的语言就失去了力度。

    “报!”

    “凉州捷报!”

    忽然,一道洪亮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赵野冲刘辩一躬身,就出了殿。

    片刻后带着一名斥候走了进来。

    “启禀陛下,榆中捷报,张济将军于栖云山下全灭叛军鞠胜部,斩首五千余!”

    刘辩的神色顿时振奋。

    他娘的,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好,赏!”刘辩挥舞着胳膊,震声喊道。

    凉州要是再不来点好消息,他迟早会被这帮臣子整抑郁。

    一个个挥舞着语言的利器,站在家国大义上几乎往死里喷。

    尤其是那个丁宫。

    这厮迟早得弄死。

    可他们知道贾诩、荀攸有多牛比吗?

    他们知道张济、夏侯渊、张辽有多能打吗?

    他们不知道!

    玛德!

    瞬间扬眉吐气了的刘辩,连嘴角都翘了起来。

    “诸卿也听见了,奇迹一定会有的,朕重实力,但也信奇迹。”刘辩淡然笑道。

    “陛下。”朱儁幽幽说道,“据臣所知,鞠胜部叛军在凉州三十六路叛军中,似乎只能屈居末流。”

    刘辩:……

    “朕觉得朱雀与刘协的婚事,还有待商榷。”刘辩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道。

    当准亲家公第一个拆台,刘辩心中顿时那个气啊。

    你他娘的,屈居末流就不能算功绩了吗?

    五千叛军 ,全灭!

    朱儁低头苦笑了起来,皇帝这是开始耍无赖了。

    “榆中战况如何?”他转而问前来送信的斥候。

    “回司徒,卑职离开之时,金城叛军再度出兵包围了栖云山,张济将军正在等待时机。”斥候说道,“还有大概四五万上下的叛军南下了,应是驰援陇县。”

    “马腾部有多少战力?”朱儁又问道。

    斥候回道,“卑职并不清楚,但据俘虏交代,栖云山上应该有兵力万余,马腾亲率。”

    了解了榆中的基本情况后,朱儁说道,“陛下,臣还是建议……撤军!”

    “叛军分兵三路,皇甫太尉即将面临叛军的两面夹击,两万长安军做不到一面围城,一面堵截叛军浩浩荡荡四五万的援兵。”

    “栖云山的战事,倒是好打。以西园军的战力,配合马腾,内外夹击,可破此地之敌。但啃不下金城那块硬骨头,只能算是小有斩获。”

    “而等栖云山战事结束,西园军也做不到及时驰援陇县,反而会导致长安失守。”

    “此时撤军,据守长安,是最明智的选择。”

    朱儁现在完全是站在一个将领的角度去分析这件事。

    这让刘辩也不得不慎重去考虑。

    如果盖勋能够及时从北边杀出来,长安之围,就不再是什么问题。

    可偏偏他还被堵在北地,正在和叛军鏖战。

    如果荀攸和贾诩二人拦不住韩遂南下的这四五万援兵,就必须撤军。

    刘辩也不敢托大继续坚持。

    可关键是,这个决定现在该下吗?

    出兵之时,仅仅因为两天的时间差,就导致了这个结果。

    刘辩不想再因为该死的时间差,而耗费兵力打一击毫无意义的空拳。

    “报!”

    “榆中捷报!”

    又一道洪亮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宣!”

    刘辩听到捷报二字,眼睛都亮了。

    老天爷看样子还是很疼爱他的,在他最纠结的时候,又送温暖来了。

    朱儁听到这一嗓子,也愣了愣。

    这么巧?

    而跪了一地的群臣,此刻的表情就有些精彩了。

    他们接连上书数天,都被皇帝无声的压了下来,结果大朝会一开,捷报来了。

    这也不知道是皇帝算准了捷报来的日子开大朝会。

    还是捷报凑了个开大朝会的日子,来故意消遣他们!

    一名面容冷酷,走路都带着浓浓杀伐之气的将士上了殿来。

    刘辩一看那气势就知道是刑徒军的斥候。

    “启禀陛下,我军于榆中大破叛军先锋骑兵万人,斩首过半,俘获战马约六千,未伤一兵一卒。”斥候咬字清晰,声音低沉有力。

    “赏!”刘辩藏在案下的拳头,狠狠攥了一下。

    贾诩和张辽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刑徒军还是一如既往的靠谱。

    这一战,扬眉吐气!

    “诸卿,现在怎么看?”刘辩差点没忍住得意起来了。

    他被逼急眼的无奈之举,赌对了。

    朱儁的内心是高兴振奋的,他真的由衷为皇帝感到高兴。

    他其实很清楚皇帝一再坚持继续打下去的原因。

    就是因为西园军。

    但身为司徒,他不能像皇帝一样去赌西园军的奇迹。

    “陛下,如果臣刚刚没有听错,是未损一兵一卒?”陈纪问道。

    “正是。”斥候闷声说道,“敌军先锋很凑巧的撞进了我军宿营之地安营扎寨,我军便顺手在深夜之时放了一把火。东面放火, 西面设伏兵,南面乃是深涧,慌不择路的敌军几乎都顺着火的方向跑了。”

    斥候虽然说的简单,但似朱儁、荀彧等人都从里面听出来了一些门道。

    这可不像是简单的火攻。

    火攻极重天时、地利,而此战两者皆利。

    “就……那么巧的吗?”丁宫喃喃说道。

    今天接连撞了几个巧合,搞得他现在甚至有些怀疑这两个斥候是皇帝安排的。

    “那本就是我军选择的伏击之地,乃敌军南下必经之路。只是我军尚未准备动手,敌军先锋就安营在了附近。”斥候解释道。

    丁宫:……

    他还是觉得太巧合,有点儿想不通。

    这是送上门来吃了一把火?

章节目录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随便老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70章 捷报西来!,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笔趣阁并收藏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