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集沈从文初恋来人参会

    308、在沈从文初恋的地方 。【小说文学网】

    深秋时节,候鸟南飞。江南(谢灵运)为了筹办全国仙缘桥情人节大会,慕名来到湘西芷江风景小城访亲问友,邀请沈从文的亲人参加大会。

    史料说,早在西汉高祖5年,南边就有了这处风景秀美的小城,被唤作无阳县;至三国,又改名为舞阳县;唐代改为龙标、潭阳县;宋时才改为沅州;清代设立州府,府设芷江,第一次有了芷江之县名。芷江小城,名胜遍布,古迹满地。屈原《九歌,湘夫人》云:“沅有芷兮,澧有兰。”“沅有芷”,言沅水岸上,多生白芷,花如蕙,一蕙二十蕊,入秋花开,远近闻香。芷江因之得名。

    这里是文学巨匠沈从文初恋之地。据说当时芷江美人多多。17岁那年,沈从文投亲访友,来到芷江,在警备队当兵。沈从文爱好书法,每日苦练不辍。由于爱好书法,他结识了一名芷江朋友,姓马名泽淮。马泽淮父母双亡,与姐马泽惠相依为命。马泽淮亦爱好书法,常和从文切磋书艺。一来二往,二人称兄道弟,情谊甚笃。

    其姐泽惠,美貌倾城。有书描绘她说:“丹凤眼,月牙眉,樱桃嘴,亭亭玉立,似出水芙蓉,且上过中学堂,知书达理,擅长书法”(杨顺东《当代奇遇情缘》)。沈从文为她才貌动心,大胆地追求她,两天一封情书,用古诗探马小姐之心。马小姐亦为沈先生才艺情貌而动心,遂绣了荷包鸳鸯,送给他。二人感情浓浓,是谓与日倍增。

    309、据书载,沈从文后来离开芷江,也是因为这段初恋。

    原来,一天夜里,马家遭到匪劫,马家姐弟在芷江失踪。沈从文找遍了沅州,亦无所获。悲痛失望之际,他架舟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过芷江……

    芷江名闻世界,还因为此地是震惊中外的日本鬼子受降之地,至今有受降坊纪念地。

    今日春光明媚,笔者走遍街巷,感受最深的是,近几年芷江一面大力开发旅游名胜,一面大力保护古城风物,成效显著。随便走进“沅州府”一条无名小巷,但见古老的四合院弥漫着动人的亲情故事,鳞鳞的瓦栋诉说着岁月的幽深,更有小院人家,丰衣足食,犹如世外桃源,城民其乐融融。城中还有一支中老年“派体”乐队,正在操琴作歌,管弦之音,如歌如诉,不绝于耳,穿越小巷深处,弥漫到天空,真是引人入胜。但见操琴击鼓吹号指挥者,个个如痴如醉,如在无人之境。

    310、75号大院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之声,笔者走进岩路老街,驻足75号小院人家。一老婆婆笑盈盈地迎了出来。让座,筛茶,尽其家中所有,款待城外来客。

    婆婆说,她叫涂玉梅,1952年嫁到此院。此院解放前是“岩路银庄”。解放后政府把房子分给了她的丈夫钱钧。初入此院,但见两边高墙围住,铁皮门把关,那挡高墙,8米开外,青砖瓦屋,四居舍院,住有谭、钱、肖、杨,4户人家,和睦相处,互敬互助,往来频频,乡情弥漫。从乡里来的涂玉梅,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此院了。

    至今,她膝下儿孙满堂,有大女儿在国道边开酒庄,做了老板;儿子一个待岗,一个当工商局干部。其孙子有的当兵,有的考了大学。尤令阿婆骄傲之处,既她有两位外孙女,美貌如花,活泼如鸟,在小城极为有名。尤其小外孙女春丽,从小跟着外婆,乖巧伶俐,能歌善舞,现已考入重点中学,成为学校的校花。

    芷江名城,更有佳景可去,首推龙津渡风雨桥。此桥始修于明万历8年。有沅州老僧宽云,普济巷生,投银资一万五千余两,谷一十万余担,修好此桥,后被水毁火烧。至明宗祯5年重修,定为风雨桥,气势非凡,当属西南第一桥!再后,次桥年久失修,风光不再。一直到前年12月,改革开放之风吹拂古城,芷江举全县之力,大兴土木,重修此桥,使之更具民族特色,成为世界上侗家最大的风雨桥!

    ……

    啊,笔者本不擅长摄影,但深入芷江古城,景物如画,情不自禁,就要拍点什么。采撷佳景古风,淳朴民情,哪怕片段也行。归来洗出照片,细细品味,虽觉摄影技艺极其笨拙,然古风扑面,为大城市中之罕见,余味无穷,顿觉不逊此行矣!

章节目录

新七仙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江南快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十六集 沈从文初恋来人参会-七仙女翻拍什么时候播,新七仙女,笔趣阁并收藏新七仙女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