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有情保忠臣(上)

    7月6日,是老师们暑假离校的日子,赵校长召开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小说文学网)此次会议,已不再是14人了,因为在7月6日前,区教育组为了洛江中学下学期的工作,已从其他学校抽调了好几位老师提前入校了。这次会议,赵校长也通知了他们。在办公室里,赵校长面对二十几位教职员工,心情激动地讲道:

    “老师们,今天是大家放暑假的日子,但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学校已经新调来了近十位老师,他们已提前到校,为的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几位老师,都是其他各校很优秀的老师,他们服从分配,早早地来到学校,我代表学校对他们表示热烈地欢迎!”

    一阵掌声过后,赵校长开始介绍新到的老师,“在座的邹万海同志,原先是小学的政教主任。”邹主任站了起来,向大家鞠了一躬。“还有邹仁云老师,肖专军老师,马志辉老师,左运海老师,夏同杰老师,舒兴豪老师,王维力老师,程进老师,他们的到来,是为我们学校注进了新鲜血液。下学期开学前,将还有几位老师调进来。”这几位老师一一站起,都十分恭谦地向大家鞠躬。赵校长继续讲道:

    “为了学校工作顺利开展,首先我告知大家领导分工情况,这也是与区教育组领导研究了的,秦小恒协助我负责学校全面工作,仍担任教务主任;邹万海原先是小学政教主任,现在拟定为我校政教主任;左贵廷拟定为我校后勤主任。希望老师们配合他们的工作。”

    开场白讲完后,赵校长的讲话进入了主题:

    “老师们,一年一度的暑假是难得的,想必大家已经做好了自己的安排,有的想帮家里种种责任田,有的想走亲串友,有的想出去旅游等等,总之,暑假本应是大家的。但是,目前学校的基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大家也看到了,拖拉机、汽车正不停地向学校运送砖瓦、石灰、沙等各种材料。…… 学校资金短缺,此次修建6间教室,工程比前段修建宿舍要大得多。时间紧,任务重,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在9月1日前,新生要有教室上课。所以,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建校的精神,用我们的双手筑起一排新的教室。我们是老师,但也是很好的木工瓦工的小工,我们没钱请人啊,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我们的双手是完全可以节省这笔开支的。我殷切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能够支持。”

    这时,秦主任也插话说:

    “老师们,一个难得的暑假是宝贵的,学校也不忍心牺牲大家的休息时间,但这实处无赖,还望大家深深理解。……我们是洛江中学的开拓者,创业者。创业难啦,我们只有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我们的创造性劳动一定会在洛江中学的创业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历史会永远记住我们的。”

    短暂的沉默之后,办公室里热闹起来了。

    “我看,我们还是留下的好,众人划桨开大船,家里的责任田,我们可以抽空轮流去干,谁叫我们赶上了这只大船呢。”左新华老师笑着说。

    “好吧,我这把老骨头也用不着几年了,趁现在还顶用,多干点事儿也好。”何桐伟老师也表了态。

    郑娟娟、杨柳英互相望了望,且抿着嘴微笑了一下,又相互点了点头。

    “好吧,留下就留下,我们原准备暑假到南方去看一看外面的热闹世界,这样做,我们还可以节约一大笔钱呢。”郑娟娟笑着说。

    “我也留下。”“我留下。”蒋弯、彭振勇分别举了举手。

    “我也留下。”“我也留下。”……好几位老师都表了态。

    赵校长环顾大家,好像觉得李小芳、肖专军、王维力等老师没表态,他笑嘻嘻地问:

    “李小芳老师,你对这事有何想法?”

    众人的眼光聚焦在她的脸上,她十分拘谨地抬起头,双颊泛起红润,嘴角微微露出苦笑,说:

    “我想到广州、深圳去一趟,看看那里的大世界,已经与几个姐妹约好了,既然大家都愿意留下,我也不去了。”

    “你考虑好,我们是自愿,不强迫。”赵校长又笑了笑。

    “她会留下的,赵校长。”杨柳英替她作了回答。小芳也笑着点了点头。

    赵校长十分高兴,又笑着问青年老师肖专军:

    “肖老师有何想法?”

    “假期中,我有一件大事要办,要得些日子。”他不好意思第说。

    “什么大事?”秦小恒笑着问。

    “是不是谈姑娘?”彭振勇笑着说。

    “如果是谈女朋友,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去,但只要你给我说一声,我好安排人员干活。”赵校长笑着说,又问王维力老师,“王老师有何看法?”

    “我家里的确有很多事,恐怕抽不出多的时间,还望领导老师们理解。不过,我只要有空,就立即来校劳动。”王老师笑着说。

    “可以,人人有事,事不同日,我们也是自愿劳动。”赵校长立即回答,他扫视了一下会场,继续说,“我感谢老师们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时希望大家发扬热爱学校、以校为家的精神,信守诺言,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来谱写一曲建校的壮丽赞歌。不过,我们也做到了留有余地,让大家好兼顾家庭,每天安排18人做小工,安排5人休息,这方面由后勤主任左贵廷安排好。如果大家有事可以找左贵廷主任商量调换。”

    紧张的建校又开始了,校园里完全没有暑假的宁静,喧闹的气氛、繁忙的场景充满了校园。各种运输车来来往往,穿梭不断,车辆的轰鸣声,喇叭的尖叫声,老师们卸货的号子声,还有许多围观者的议论声,响成一片。老师们像上次那样购买的木材堆在新教室基地的旁边,砖瓦均卸在每个教室的前面,以便于就近挑运。最难搬运的就是12个三角大钢梁,它长近9米,高约2米,这庞大、沉重的钢梁,卸车时光18个老师是完全不行的,还需木工、瓦工师傅及拖拉机、汽车师傅及围观的群众一齐动手,才把它慢慢卸下。

    在紧张的建校劳动中,赵校长、秦小恒、邹万海、左贵廷等领导完全没有休息的日子,他们自愿放弃了每日5人休息这个轮休安排。领导带头了,极大的感染了老师,增添了老师们的干劲。大部分老师都有责任田,但他们以学校利益为先,家庭责任田次之,没有半句怨言。左新华老师的胃炎有时发作,从不在领导面前述说,仍然坚持同大家劳动。几位女青年教师也同男老师一样经受着夏日的酷热与繁重劳动的考验,她们的双手已在劳动中磨出了水泡、血泡,辛勤的汗水淌在她们被烈日晒红的充满微笑的脸上,她们用笑声驱赶着炎热与疲劳。因为老师们明白,这是一种极有意义的劳动,自己是在用勤劳的双手,用饱蘸着充满了忠诚与奉献的血汗在家乡中学的创业史上谱写着壮丽的赞歌。

    此次建校,吴老师在家庭劳动的间隙,也曾与乡亲们一起来校帮忙,也曾带着儿子吴献宇来校参加劳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非常理解吴老师的心情:他不仅仅是支持学校建设,而且还是为培养孩子而做出榜样,他是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用身教配合言教。

    许多就要升入初二的学生,如李瑜芳、吴伟军、舒小琼、黄捷、赵军发、李达钢…… 他们有时光顾自己的学校,看到老师们在烈日下为建校挥洒着汗水,他们感动了,便加入劳动的行列,虽说是一、二个小时或者是半天,却体现了他们对学校的热爱,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

    艰苦的建校劳动持续了二十多天,工程进展顺利。新教室的围墙和山墙在昔日的水田里已经高高地矗立起来,以崭新的姿态面对着人们,教室前后的窗户像敞开的大嘴,在向老师们微笑,向老师们问好。

    建房工地上一片忙碌,正准备进行最艰巨也是最危险的工作,那就是安放笨重的大钢梁。教室前后各安放了好几处梯级跳板,跳板延升至高高的墙头。为了起稳定作用,老师们家里的方桌也派上了用场,安放在跳板的最下面。

    这几个即将安装的笨重的钢家伙,已经被木瓦工师傅和老师们像蚂蚁抬骨头一样从外面抬了进来,静静地躺在山墙下面,撑起两只巨大的钢臂傲慢地瞅着人们。它们似乎还想着起吊机的到来,领略一下起吊机的巨臂的风采。它们觉得,只有起吊机的到来,才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自己才会心悦诚服、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听从人们的指挥。可眼前的洛江中学,哪有钱花在起吊机上,他们只有委屈这些钢家伙了,他们土法上马,用人工、用肩膀、用竹篙夹成的架剪(“颈夹剪”)等工具,像蚂蚁搬运骨头那样,在跳板上慢慢运送。最危险的是站在墙头上的人,墙头只有一尺宽,且离地面近6米,因为教室建在原先的水田里,墙基地有近2米高。由谁上去?下面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一会儿,秦小恒第一个爬了上去,接着,左贵廷、左新华也上去了。赵校长和一个颇有经验的老瓦工师傅在下面指挥着。

    秦小恒站在墙头上,小心翼翼,不敢大胆地向地面看,左贵廷、左新华也非常谨慎,因为这是此时工作的难度最大且最危险的地方,稍不注意,就有掉下去的可能。他们三人站在北面的墙头上,准备接拉下面送上来的钢梁,站在他们三人下面的半空跳板上的是邹万海、文柏、彭振勇等,钢梁三角形顶端用两根交叉的粗竹竿(“颈夹剪”)支撑,以待送上去时由下面的人操作而起平衡作用。

    一切准备就绪,这些赤胆忠心的“蚂蚁们”开始搬钢质的“骨头”了。赵校长再次叮嘱大家,安全第一,平稳移动。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努力,钢梁的北端终于慢慢地平稳地搁在墙头上,南端搁在地上,“颈夹剪”牢牢地支撑着钢梁,使之三角顶端平稳地朝上。这只完成了一小半,难度更大的是将另一头抬上去。秦小恒、左贵廷、左新华三人又登上南面的墙头,再次接拉送上来的钢梁的南端。人们喊着号子:“一、二、三……一、二、三……”大钢梁慢慢地向上移动,张会计、赵校长等牢牢地掌控着“颈夹剪”,使之稳稳地上升。这根钢梁还算驯服,没有傲慢的神气,只是在升举的时候,好像不满意人们的动作,轻轻地晃了晃,但在“颈夹剪”的控制下,在人们的护送中,它的南端的延伸部分终于挨着了墙头。秦小恒站在墙头的一边,左贵廷、左新华站在墙头的另一边,三人小心翼翼,站稳脚跟,用绳索套住钢梁的南端,然后用木杠穿进绳套,秦小恒抬一头,左贵廷、左新华抬一头。他们三人像杂技表演艺术一样,在高高的墙上,双脚站在仅一尺宽的墙头,还要用肩膀抬起钢梁,挪动钢梁,使之就位。这是危险至极的操作,下面的人都为他们捏着一把汗,赵校长心里紧绷着一根弦,几个女老师为他们暗暗祈祷。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下面人的配合下,他们三人平稳用力将第一根钢梁抬入凹槽,定好了位,这时,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颈夹剪”仍由下面的人牢牢掌控,木工师傅又在高高的跳台上作业,将东边山墙上伸出的三角木牢牢地固定在这根钢梁上,尽管如此,下面的“颈夹剪”的长竹竿两端仍然在地面牢牢地撑着。

    第一根钢梁的顺利抬上和安放,给大家积累了经验,也增添了信心,大家心中无比高兴。赵校长叮嘱大家千万注意,不要麻痹大意,要谨慎谨慎,小心小心。又过了五十多分钟,第二根钢梁也顺利抬上去了,木工师傅再将两根钢梁用三角木固定,形成一个两墙两钢梁的连体。两根钢梁像两个孪生兄弟一样,高兴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眺望着南面的洛江河,俯瞰着整个校园,也俯视着下面欢笑的人们。这时,它们完全失去了躺在地面上的傲气,佩服着人们的智慧和力量,赞扬着墙头惊险操作者的无畏和勇敢。

    上午的紧张劳动顺利结束,累得精疲力竭的老师们进入了午时的间歇。秦小恒躺在竹席上,摇着毛扇,回想着自己在高高的墙头上那种惊险的劳动情景,还真是心有余悸,心里不禁打起了寒颤。陈爱琳在供销社食堂收拾了锅碗,打扫了卫生,撑起一把遮阳伞,走过滚烫的石子路,回到了学校。她踏进寝室,看到丈夫那一脸疲惫的样子,夺过他手中的毛扇,一边给他扇风,一边心疼地说:

    “看你这个样子,好像是那个时候搞了双抢(抢割早稻抢插晚稻)的疲劳相,”

    “是的,我们上午把2个三角大钢梁用人工抬上去了,又累又危险。”

    “你们表面上是放了暑假,实际上比平时上课还忙,就把那个钱看得比命都还重要,这上钢梁的重活,出些钱不行?硬要费些狗力自己上?这是国家的钱,又不要你们掏腰包,你们是太猪狗了!”

    “这就叫勤俭节约,学校建设任务大,资金短缺,能省就省呢。”

    “你就跟赵昌熊校长那样,他是一个死脑筋,你也是一个死脑筋!”

    “谁叫我们走在了一起呢。”他笑笑说。他幸亏没有把自己上墙头干危险活的事告诉她,如她知道了,又要说自己更猪狗呢。

    “下午什么时候又去上钢梁?”她关心地问。

    “中午太热,外面像火在烤,下午三点过后再开始。”

    “这是一个危险活,你一定要小心呢。”她十分担心地说。

    “你放心,我一定小心。”他望着爱琳微笑着,握了握她的左手。

    “明天到家里把电风扇拿一个来,这还不热死人!”她跟丈夫扇着,也不时地扇扇自己。

    “咱们还是买一个小电风扇,鸿运牌的,家里的那个大电风扇,让妈妈用,那个小的就放在家里,我们有时候回家还是要用的。”

    “那也好,我下午就去买,不把人热死了。”她着急地说。

    小俩口躺在一起,爱琳在右边,伸起右臂扇着风,这扇出的风多半凉着丈夫。

    下午三点刚过,老师们和木瓦工师傅又开始上钢梁了,由于有了上午的经验,下午非常顺利地安放了两根钢梁。站在墙头上的像杂技演员干着惊险活儿的仍然是秦小恒、左贵廷、左新华三人。因为这是危险活儿,别人没经验,恐怕干不了。

    第二天,又安放了四根钢梁,站在墙头上干危险活儿的仍然是他们三人。因为他们担心别人没经验而摔下来。

    第三天,天空飘着密密地云,太阳时不时地钻进云层,凉爽的风也吹来了,洛江河面泛起阵阵涟漪。在凉爽的天气下,上午很快就上了两根钢梁,站在墙头上的仍然是他们三人,尽管有人提出替换他们。短暂的午休后,老师们比前两天提前一小时来到工地。最后的两根钢梁躺在教室的地面上,等待着人们抬送它们。第一根很顺利地抬上去了,站在墙头上的秦小恒,心里非常惬意。

    就剩最一根了。开始,大钢梁还听从摆布,慢慢升至墙头,可是,它不知抱怨什么,在他们三人抬着放下时,总是不肯落位,不是左了点,就是右了点,也许是他们三人这几天的劳累,力气用尽,实在不能驾驭了。秦小恒与左贵廷、左新华不得不再次拿出吃奶的力气抬着它往中间放下,他们的脸涨得通红,汗水也从脸颊流了出来,可就在钢梁的基脚落下的一刹那,双方用力不平衡,对面两人用力大于秦小恒这一边,产生了一种摆力,秦小恒的身子突然一晃,身子不由自主地从近6米的高墙上倒下,“噗”的一声闷响,他重重地摔在地面的乱砖上,失去了知觉。他掉下的同时,身子擦了一下站在方桌上的邹万海主任,邹万海也从方桌上落了下来,掉在一堆砖上。大钢梁幸亏被“颈夹剪”撑住而没有倒下来。众人的脸都吓得惨白了,除了掌控“颈夹剪”的人外,老师们都围了上去,直呼着:

    “秦主任!”“邹主任!”“邹主任!”“秦主任!”……

    秦小恒静静地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不一会儿,邹主任醒了,人们把他扶着,他坐了起来,他的两只膝盖流出了鲜血,不能走动,人们把他抬到了屋外。他忍着疼痛,心里焦急地惦记着秦主任,忙对大家说:

    “你们不要管我,快去救秦主任,救秦主任要紧!”

    人们心情沉重地看着躺在一堆乱砖上的闭着眼的秦小恒,眼泪刷刷地流了出来,口中不想说出来的话在心里悲痛地哭了出来:

    “上帝啊!苍天啊!您发发慈悲吧,我们的秦主任还很年青,他不能死啊!他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啊!”人们继续呼喊着“秦主任!秦主任!……”

章节目录

洛江河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周书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6章苍天有情保忠臣(上)-洛江河畔盘巨龙,洛江河畔,笔趣阁并收藏洛江河畔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