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听到孙策的死讯,打算乘孙权等正在办丧事之机,大举讨伐。侍御史张说:“乘人办丧事进行讨伐,是不符合古代道义的,如果不能攻克,便化友为敌,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厚待他。”于是曹*上表推荐孙权担任讨虏将军,兼任会稽郡太守。

    曹*想让张纮辅佐孙权,劝导孙权归附朝廷,于是,上表推荐张纮担任会稽郡东部都尉。张纮来到吴郡,孙权的母亲吴夫人认为孙权年纪尚轻,委托张纮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张纮一心辅政,尽心尽力。吴夫人向扬武校尉、会稽人董袭说:“江东能保得住吗?”董袭说:“江东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孙策将军的恩德留在民间,孙权将军继承基业,大小官员都拥护他。张昭主持大局。我们这些武将作为爪牙,这正是地利人和之时,万无一失,不必担忧。”孙权派遣张纮到会稽郡上任,有人认为张纮本是朝廷任命的官员,疑心他的志向不仅在此,但孙权并不因此而介意。

    鲁肃将要返回北方故乡,周瑜劝他留下,并向孙权推荐说:“鲁肃才干出众,应当委以重任,还要多延聘一些他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孙权立即接见鲁肃,与他交谈,大为赏识。等到宾客都告辞后,单独留下鲁肃,把坐榻合在一处,相对饮酒。孙权说:“如今汉王室垂危,要想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我?”鲁肃说:“从前,汉高祖刘邦打算尊奉义帝,但并未如愿,是因为项羽从中阻碍。如今的曹*,正象当年的项羽,将军有什么办法去效仿齐桓公、晋文公呢?我私下推测,汉朝王室已不能复兴,曹*也不能一下就被消灭掉。为将军打算,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察天下大局的变化。如果能乘曹*在北方用兵,无暇南顾之机,消灭黄祖,进讨刘表,把长江流域全部控制,这就能建立帝王之业。”孙权说:“如今我尽力经营一方,只是希望辅佐汉王室罢了,你所说的这些我还没有想到。”张昭诽谤鲁肃年轻、粗疏,但孙权却越发重视鲁肃,赏赐给他财物,使鲁肃的豪富同鲁家当年一样。(鲁子敬的二分天下之计,为孙权表明了奋斗的方向,张昭作为东吴老臣,气量就未免狭小了些)

    孙权检查属下的低级将领,将部下兵力较少而能力又差的加以合并。别部司马、汝南人吕蒙,部下军容整齐,训练有素,孙权大为夸奖,为他增兵,并加以宠任。(吴下阿蒙此时已显露过人之处)

    功曹络统劝孙权尊敬贤才,接纳各地士人,勤于征询对自己的意见;在宴会赏赐的日子,个别接见,询问生活起居,以示亲近;鼓励发言,观察他们的能力与志向。孙权都采纳了。

    庐陵太守孙辅恐怕孙权不能保住江东,暗中派人送信给曹*,请他率军南下。那个送信密使报告了孙权,孙权把孙辅左右的亲信全部处死,分散孙辅的部属,把他迁徒到东部看管起来。

    曹*上表朝廷,征召华歆为议郎,参议司空府的军务。庐江太守李术不肯服从孙权,而且收容孙权部下的叛徒。孙权把这些情况报告曹*说:“扬州刺史严象,是您从前任用的,却被李术杀害。李术肆无忌惮地杀害朝廷官员,应当尽早诛灭。如今我出兵征讨,李术必定还会花言巧语,向朝廷求救。您身负天下重任,一举一动,都会被全国所注意。请求您告诉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不要再听信李术的话。”于是孙权进军皖城,围攻李术。李术向曹*求救,曹*不加理睬。于是孙权攻下皖城,放纵士兵屠城,砍下李术的人头示众,把李术的部属二万余人都迁到自己的控制区内。

    曹*发下公文,要孙权派自己的弟弟或儿子到朝廷来作官。孙权召集众官员进行会商,张昭、秦松等人犹豫不决。孙权领周瑜来见自己母亲吴夫人,在她面前作最后决定。周瑜说:“从前,楚国开始受封于周朝时,统治的区域方圆不到一百里。后继的国君贤明能干,开拓疆土,遂占有荆州与扬州,王业相传延续,达九百多年。如今,将军承袭父、兄的基业,拥有六郡的地盘与人力,兵精粮足,将士听命。上山开采铜矿,沿海炼制食盐,境内富庶,人心安定,有什么压力使咱们要送人质?人质一送去,就不能不与曹*紧密联系,既然紧密联系,那么朝廷下令征召时就不能不前往。这样,就会被人所控制。最多不过是得一个侯印,有十几个仆从,几辆车,几匹马,难道与面向南方而称孤道寡相同吗!不如不送人质,慢慢观察事态变化。如果曹*真能以君臣大义来治理天下,将军再侍奉他也不晚。如果他图谋不轨,犯上作乱,他救自己都顾不上,又怎么能害人?”吴夫人对孙权说:“周瑜说得很对。他与你哥哥孙策同年,只小一个月。我把作看作自己的儿子,你要当作哥哥来尊敬他。”因此决定不送人质。

    从此孙权在江东站稳了脚跟,打下了雄霸一方的基础。

章节目录

正说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时间的齿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章 孙权固政-正说三国人物第一主角诸葛亮,正说三国,笔趣阁并收藏正说三国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