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经济发展浪费了刘文辉不少时间,却也都上了正轨,刘文辉就着手管理县镇乡村一级的制度,然后就是铁路大动脉计划。

    现在的西南四省,以华夏会一枝独大,其余的非法组织,像什么哥老会、孝友会、袍哥等等,早被取缔。刘文辉见得如此,就采取了一种公司的方法来管理,将各地的机构看成是一个小小的公司,然后各级官员就和华夏会的人好好经营,一切以经济建设为目的,一切也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

    刘文辉这边经济搞得有声有色,可是南北两京之间却闹了个翻天地覆。就有《阿q正传》中所说,辛亥革命是很不彻底的,留下了大祸害。起义的士兵,虽有一腔热血的义士,可最多的却是投机倒把的有机分子,比如一些原大清的官员,比如说一些三山五岳见机起义的强人,混蛋,流氓。他们知道什么叫革命,只不过是来混口饭吃罢了!

    这样一来,各种各样的起义军出现了,这里一只支队,那里一只义军,这里是三点会,那里就是绿林豪杰。真正为中华民族战斗的有几个人,而一到革命成功,所有人都成了大功臣,要军响,要吃饭,要穿衣。如果南京政府与北京政府都不给解决的话,那就会行成兵乱,兵乱一起,乱世就来了。

    但是,袁世凯没钱,孙文没钱,黄兴也没钱,他们的领地乱成一锅粥,与刘文辉治下之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在西南四省,刘文辉早用粮衣炮弹将一些乌合之众解散,无论是哥老会,还是袍哥,要不就编练正规军,要不就发响遣散回乡……

    可袁世凯与孙文没钱,这事就没折了。“哦,革命的时候我们出了大力,现在都改朝换代了,民国了,你们用不着我们这些功臣了,于是就想让我们没了金饭碗。不行,天下那有这样的事儿,要军响,要衣穿,要吃饭……”在南北双方都无力解决这一状况的情况下,兵变发生了,首先就是南京,然后才是北京。

    因为袁世凯的北洋军成军日久,至少还是有组织的,但是一些三山五岳的乌合之众,那就没人管束得住。可怜黄兴做了兵马大元帅,却天天被军队逼着要钱,走这里也是人,走那里也是人。他那里有钱,便去找孙文道:“逸仙,若是再没有钱遣散军队,裁减军响,怕是军队就会有哗变之可能……”

    孙文也无奈,这领导真不是人当的,也当不好,便就有意向问日本人借钱,并用满洲作为抵押,但最后却没有成功。黄兴拿着财务部仅有的十元银币,真是哭笑不得,最后只能四处躲着要债之人。洪门大佬黄三德来来去去就是找不到黄兴的人,然后就去找孙文,你是领头的,现在发达了,总得将当年我资助你的钱还我吧!

    可那里有钱,只将黄三德支过来,支过去,就是一只话:“呃,财务部没将钱给你么?不可能啊!你有没有出示我的亲自批示的条子么?”黄三德跑到财务部:“呃,三德兄,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们不给钱,而是真的没有钱!”黄三德来来去去的被放风筝,欲哭无泪,这年头,欠钱的才是大爷。这就是现状,北京也好不倒那里去。

    蔡元培一行人不是北上请袁世凯南下任大总统么,可是当夜就发生了兵变。乱兵们一不杀人,二不放火,只是抢劫。乱兵们心道:“好啊!你们领导不给我们解决生活问题,那就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一夜过去,乱兵们抢走了三百万两白银,解决了生活问题。袁世凯知道后大喜:“唉,逼死我了,这样也好,用不着我给钱了!”

    其实,这是袁克定学着陈桥兵变搞出来的,就是想将袁世凯来个‘皇袍加身’,一次性作了皇帝,他以后好做太子。袁世凯不明就理,但却是个智慧人物,于是,便就顺水推舟,对蔡元培等人道:“你们也看到了,不是我袁世凯不南下就职。而是这北京人心不稳,军心不定,若是没有我坐镇,发生大兵乱可如何是好哇?”

    南方的革命党是群理想的人,那里会是袁世凯对手,恰好这时洋人领事出来抗议道:“袁世凯,你搞什么飞机?连北京的治安都搞不好,昨晚我们洋大人被抢劫了你知道吗?你是不是管理不好北京,如果管不好,那就让我们洋大人来管一管……”

    没办法,迫于洋人压力,蔡元培一行只能放弃让袁世凯南下,就于北京任职,坐镇北方,稳定人心军心。南北二京都出现乱兵,那其他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乱,乱七八糟,乱得到了极点。城里城外都是饿极了的士兵,没错,你让士兵们卖命可以,但总得给他们吃一口饱饭啊!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那有这样的事儿?还不说,这是活生生的人。

    于是,抢劫成风,最后引起相互残杀。这时候,谁是领导,谁就会被架在火上烤,财政部更是两边都不是人。孙文先生也没有办法,向洋人借不到钱,能怎么办,怎么都办不好。犹其是广州乱得不像样,革命成功几天之后,就有了差不多十万军队,这军响……呃,真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这第多‘义军’。

    没办法,这是火坑啊!便就将陈炯明这冤大头拉出来当都督,让他来顶住这些乱兵。

    陈炯明脾气不好,那里忍得了这些乱兵,上位之后,被逼得急了,就出兵四处剿灭。今天解决这个带头革命的大哥,明天又解决那个,于是乎,没多久,人都被他得罪完了,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眼见广东平静,孙文大喜,立马联合反对陈炯明的力量,逐了陈炯明,然后将广东省收在了旗下。正所谓,背黑锅你来,送死你也去,拼全力为众生,牺牲也值得……

    广东解决了,可还有大半个中国没有解决,没办法,向洋人借钱吧,贷款吧!要不然……

    民国之后,由唐绍仪组阁,由于唐绍仪几十年都是袁世凯的下属,袁世凯是他的上官,让他来组阁,那就是让他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这可能吗?

    袁世凯根本不懂什么叫共和,也可能中国根本就没有人懂的。在他看来,总统就是皇帝,皇帝就是总统,只不过换了一个叫法,有什么区别么?但是,让他受不了的事情发生了,他的政令要发下去,必须经过唐绍仪内阁的首肯,你说,这能办好事儿么?大家试想一下,当了几十年大哥的人,到头来的一天却要被手下的小弟指指点点:你可干这个,不可以干那个,这个应该这么干,不应该那么干!谁能受得了……

    不说袁世凯这个老上官,就是总统府袁世凯的下人们都不待见唐绍仪:“哦,你现在牛b了,成了内阁总理是吧!你居然都可以来欺负我们总统了,是吧!你忘了这是你的老上官,这是你的老战友了么?你们一起经略朝鲜,与小日本斗法……”

    还是那句话,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意识,不是这么容易消除的,不是!大家都没有民主共和的观念,硬要强来,结果只能是搞得大家都不痛快。直到有一天,袁世凯再也受不了他,将手中玉杯一摔,怒道:“少川(唐绍仪字),我现在已经老朽,由你来做这个总统,可好?”只一句话,就将唐绍仪吓得面无人色,冷汗直流。大哥永远是大哥,上官永远是上官,几十年的从属关系,袁世凯转变不了这角色,他一样也转变不过来。

    所以,梁启超先生在当时说了一句实话:中国现时不合适民主共和制,而是要一个权威领导下的相对民主。因为二千多年的封建专‘自’思想己经深入人心,想要转变过来,怕是至少得一代人,不,应该是几代人的努力。

    唐绍仪太难了,左也不行,右也不行,眼见行政与军队四外要钱,也就有了向外国人借款的心思。因为,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万万不能,如果不能解决那些投机倒把的三山五岳的乱兵,怕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要毁在他们手中!

章节目录

民国刘文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故事情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15章:总统就是皇帝-民国刘文辉,民国刘文辉,笔趣阁并收藏民国刘文辉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