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在天露山隐居了一段时间后,见娘亲的疾病已经痊愈,师父五祖弘忍的临行偈语不时在他的耳畔回响:“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他便想把返回怀集、四会的深山大林继续潜修的打算和梁玉莲说了。
梁玉莲这个拿得起、放得下,识大体,有着侠义心肠的天露山侠女,听了慧能的话后,爽快地说:“阿能哥,你就放心去吧!伯母我会帮你照顾的。”
慧能与梁迪庆一家辞别后,把娘亲接回家里安顿好后,起程返回怀集、四会了。
慧能日行夜宿,好不容易,这天,行到了韶州境界。
韶州曹侯村最亮丽的风景,就是环绕着村庄的曹溪水。
曹溪水唱着歌儿、撒着欢儿从大山深处流来。许是不想让大山太寂寞,有时候,它顽皮似猴子,从高高的山崖上一跃而下,激起冲天水雾,拉起七彩霓虹;有时候,它娴静若处子,静静汇成一个幽潭,映着白云,映着青山……
刘志略与慧能甚是有缘,交情甚深,这不,这时,慧能刚进入曹溪大山,就碰到了刘志略。刘志略不容分说,把离别了二年多的慧能接回家中去了。
大山为曹溪之父,曹溪是大山之魂。村头溪水之畔的大树下,曹叔良与几个老人在树荫里谈古论今。一位白胡子老人说:“要说咱这曹侯村,可是风水宝地!这清泠泠的曹溪以及曹溪上游的宝林寺,都是大有来头的。”
一位中年人说:“有什么来头,你老人家给我们说说吧。”
白胡子老人捋着白胡子得意地讲道:“我还是听我的老爷爷讲的,一百五十多年前,一个叫智药的印度和尚来到中国传法。那时候,是南北朝时期,咱们长江以南,属于南朝梁武帝管辖。智药和尚从南海上岸之后,要到南梁国都建康(今南京)去,路过咱们这里。他在山顶一看,了不得啊,这山,这水,这气脉,是出大圣人的风水宝地。他恰好口渴,就捧起曹溪水喝了一口。哎呀,那个甜呀,比印度高僧辈出的宝林山的泉水还甜。如此甘甜的泉水,必定龙脉潜伏。他顺着溪水向上游走去。当他走到现在宝林寺的地方,忽然明白,这里是大菩萨驻锡的道场!于是,他就来到咱们村,对我老爷爷他们说,170年后,有一位肉身菩萨将在这里宣说世间最高深的佛法。那肉身菩萨是佛陀的血脉真传,受他感化而得道的人像山上的树一样多。你们要建一座寺庙,就叫宝林寺,等那位肉身菩萨的降临。说完,那智药和尚忽然就不见了。”
中年人追问:“后来呢?”
老人说:“后来,这件事惊动了官府。当时,韶州刺史侯敬中大老爷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就立刻上报朝廷。梁武帝号称佛心天子,听说之后非常高兴,就拨下银两,建造了宝林寺。那‘宝林寺’三个大字,还是梁武帝御笔题写的呢!”
中年人又问:“再后来呢?”老人嘿嘿一笑,说:“再后来?再后来就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在溪水边上给一群龟孙子说这个故事呗!”老人的幽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笑声中,忽然闻听曹叔良自言自语:“不可能吧,按老人们的传说,还有16年呢。”白胡子老人追问:“什么不可能?”曹叔良说:“我是说,我前几天遇到的慧能大师,会不会是智药和尚所预言的那个肉身菩萨呢?”
“慧能?哪个慧能?”
“就是三年前在刘志略家住过的那个慧能。现在,他刚刚从黄梅东山寺回来。”中年人大摇其头:“喔,是他呀!他也不过二十多岁吧?身高不满五尺,模样还很一般,活菩萨能是他那样的普通人?”
曹叔良说:“你不修佛,不知佛菩萨不可思议。有时候,你明明看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说不定他就是你天天企盼的菩萨的化身。就说那个慧能,确实不同凡响。他的佛法修行,深不可测。你想,他若是普通人,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能将衣钵传授给他?所以……”
白胡子老人屈指算来,摇头说:“可是,时间不对呀!再过16年,才到智药和尚所说的170年。”
曹叔良说:“或许,是老人们记错了呢?”
白胡子老人犹犹豫豫说:“也有可能。也可能是我算错了。走,咱们去拜见肉身菩萨,请他到宝林寺住持说法。”老人们颤颤巍巍向刘志略家走去。
白胡子老人、曹叔良、刘志略等人,也不管慧能再三的推辞,簇拥着他出了村,沿着曹溪水向上游的宝林寺走去。不一会儿,宝林寺遥遥在望。
刘志略指着绿树掩映着的宝林寺大殿一角,对慧能说:“这就是等了你170年的宝林寺。”
慧能着急地说:“诸位乡亲,我只不过在五祖弘忍大师门下舂了几个月的米,不是你们所说的肉身菩萨。”
曹叔良笑着说:“慧能大师,您年仅二十多岁,还没有胡子,所以,你就别谦虚(牵须)啦!老汉我学佛数十年,跑过上百座道场,亲近过无数善知识,从未遇到过像您这样学识渊博的大德。您若不是我们盼望了近两百年的活菩萨,放眼天下,谁人还敢自称高僧?”
刘志略与慧能交情甚深,所以更干脆,直截了当地说:“慧能,你若再推辞,便是看不起我们曹溪人了!”
慧能为难地说:“不是我慧能不知好歹,而是师命难违。我师父弘忍大师不让我现在就开始说法。”曹叔良一惊:“有这种事?”
慧能欲言又止:“这……”白胡子老人说:“慧能大师,你们学佛,仅仅是为了个人求解脱、了生死吗?”
“当然不是!佛门弟子更重要的职责是弘扬佛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度脱众生。”
老人托着雪白的长须说:“既然这样,你看,我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半截身子已埋进了土里。圣人说,朝闻道,夕可死矣。慧能大师,你总得让我在临死之前听听佛陀的教诲吧!”
慧能被老人感动了,说:“好吧,老人家,我答应您。不管今后发生什么事情,我也要先在宝林寺住下来,说一天法是一天法,传一次禅是一次禅。”
曹叔良听出慧能的话里有难言之隐,追问道:“慧能大师,五祖大师既然已经放你下山,为什么不让你弘法呢?”
“师父并没有限制我一辈子不许出来弘法,而是为了我的人身安全,暂时不让我公开露面,以免……”
刘志略急切地问:“为了人身安全?难道,有人企图对你不利?”慧能点点头。
刘志略追问:“为什么?”
慧能苦笑着说:“由于我是来自岭南的樵夫,刚刚在黄梅做了几个月的苦力,一言半句就得了五祖的衣钵,同门师兄弟许多人不服气。出自种种原因,很多人都想将衣钵夺回去,甚至要将我……”
曹叔良自责地拍了自己的脑袋一巴掌:“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乡亲们,依我看,请慧能大师住持宝林寺的事儿,以后再议吧。大师的安全要紧。”
众人附和:“是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万一……”
“对,事关大师的性命、禅宗衣钵,应谨慎行事。”
“让大师先避避风头再说吧。”人们纷纷回头,意欲离去。谁知,这时候,慧能反而拦住了大家:“乡亲们,我想过了,地藏菩萨为众生可以下地狱,我慧能的性命有什么可珍惜的?走,咱们到宝林寺去!”
从此,慧能住进宝林寺,开始弘扬他那振聋发聩的“顿悟成佛”学说。
梁玉莲这个拿得起、放得下,识大体,有着侠义心肠的天露山侠女,听了慧能的话后,爽快地说:“阿能哥,你就放心去吧!伯母我会帮你照顾的。”
慧能与梁迪庆一家辞别后,把娘亲接回家里安顿好后,起程返回怀集、四会了。
慧能日行夜宿,好不容易,这天,行到了韶州境界。
韶州曹侯村最亮丽的风景,就是环绕着村庄的曹溪水。
曹溪水唱着歌儿、撒着欢儿从大山深处流来。许是不想让大山太寂寞,有时候,它顽皮似猴子,从高高的山崖上一跃而下,激起冲天水雾,拉起七彩霓虹;有时候,它娴静若处子,静静汇成一个幽潭,映着白云,映着青山……
刘志略与慧能甚是有缘,交情甚深,这不,这时,慧能刚进入曹溪大山,就碰到了刘志略。刘志略不容分说,把离别了二年多的慧能接回家中去了。
大山为曹溪之父,曹溪是大山之魂。村头溪水之畔的大树下,曹叔良与几个老人在树荫里谈古论今。一位白胡子老人说:“要说咱这曹侯村,可是风水宝地!这清泠泠的曹溪以及曹溪上游的宝林寺,都是大有来头的。”
一位中年人说:“有什么来头,你老人家给我们说说吧。”
白胡子老人捋着白胡子得意地讲道:“我还是听我的老爷爷讲的,一百五十多年前,一个叫智药的印度和尚来到中国传法。那时候,是南北朝时期,咱们长江以南,属于南朝梁武帝管辖。智药和尚从南海上岸之后,要到南梁国都建康(今南京)去,路过咱们这里。他在山顶一看,了不得啊,这山,这水,这气脉,是出大圣人的风水宝地。他恰好口渴,就捧起曹溪水喝了一口。哎呀,那个甜呀,比印度高僧辈出的宝林山的泉水还甜。如此甘甜的泉水,必定龙脉潜伏。他顺着溪水向上游走去。当他走到现在宝林寺的地方,忽然明白,这里是大菩萨驻锡的道场!于是,他就来到咱们村,对我老爷爷他们说,170年后,有一位肉身菩萨将在这里宣说世间最高深的佛法。那肉身菩萨是佛陀的血脉真传,受他感化而得道的人像山上的树一样多。你们要建一座寺庙,就叫宝林寺,等那位肉身菩萨的降临。说完,那智药和尚忽然就不见了。”
中年人追问:“后来呢?”
老人说:“后来,这件事惊动了官府。当时,韶州刺史侯敬中大老爷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就立刻上报朝廷。梁武帝号称佛心天子,听说之后非常高兴,就拨下银两,建造了宝林寺。那‘宝林寺’三个大字,还是梁武帝御笔题写的呢!”
中年人又问:“再后来呢?”老人嘿嘿一笑,说:“再后来?再后来就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在溪水边上给一群龟孙子说这个故事呗!”老人的幽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笑声中,忽然闻听曹叔良自言自语:“不可能吧,按老人们的传说,还有16年呢。”白胡子老人追问:“什么不可能?”曹叔良说:“我是说,我前几天遇到的慧能大师,会不会是智药和尚所预言的那个肉身菩萨呢?”
“慧能?哪个慧能?”
“就是三年前在刘志略家住过的那个慧能。现在,他刚刚从黄梅东山寺回来。”中年人大摇其头:“喔,是他呀!他也不过二十多岁吧?身高不满五尺,模样还很一般,活菩萨能是他那样的普通人?”
曹叔良说:“你不修佛,不知佛菩萨不可思议。有时候,你明明看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说不定他就是你天天企盼的菩萨的化身。就说那个慧能,确实不同凡响。他的佛法修行,深不可测。你想,他若是普通人,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能将衣钵传授给他?所以……”
白胡子老人屈指算来,摇头说:“可是,时间不对呀!再过16年,才到智药和尚所说的170年。”
曹叔良说:“或许,是老人们记错了呢?”
白胡子老人犹犹豫豫说:“也有可能。也可能是我算错了。走,咱们去拜见肉身菩萨,请他到宝林寺住持说法。”老人们颤颤巍巍向刘志略家走去。
白胡子老人、曹叔良、刘志略等人,也不管慧能再三的推辞,簇拥着他出了村,沿着曹溪水向上游的宝林寺走去。不一会儿,宝林寺遥遥在望。
刘志略指着绿树掩映着的宝林寺大殿一角,对慧能说:“这就是等了你170年的宝林寺。”
慧能着急地说:“诸位乡亲,我只不过在五祖弘忍大师门下舂了几个月的米,不是你们所说的肉身菩萨。”
曹叔良笑着说:“慧能大师,您年仅二十多岁,还没有胡子,所以,你就别谦虚(牵须)啦!老汉我学佛数十年,跑过上百座道场,亲近过无数善知识,从未遇到过像您这样学识渊博的大德。您若不是我们盼望了近两百年的活菩萨,放眼天下,谁人还敢自称高僧?”
刘志略与慧能交情甚深,所以更干脆,直截了当地说:“慧能,你若再推辞,便是看不起我们曹溪人了!”
慧能为难地说:“不是我慧能不知好歹,而是师命难违。我师父弘忍大师不让我现在就开始说法。”曹叔良一惊:“有这种事?”
慧能欲言又止:“这……”白胡子老人说:“慧能大师,你们学佛,仅仅是为了个人求解脱、了生死吗?”
“当然不是!佛门弟子更重要的职责是弘扬佛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度脱众生。”
老人托着雪白的长须说:“既然这样,你看,我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半截身子已埋进了土里。圣人说,朝闻道,夕可死矣。慧能大师,你总得让我在临死之前听听佛陀的教诲吧!”
慧能被老人感动了,说:“好吧,老人家,我答应您。不管今后发生什么事情,我也要先在宝林寺住下来,说一天法是一天法,传一次禅是一次禅。”
曹叔良听出慧能的话里有难言之隐,追问道:“慧能大师,五祖大师既然已经放你下山,为什么不让你弘法呢?”
“师父并没有限制我一辈子不许出来弘法,而是为了我的人身安全,暂时不让我公开露面,以免……”
刘志略急切地问:“为了人身安全?难道,有人企图对你不利?”慧能点点头。
刘志略追问:“为什么?”
慧能苦笑着说:“由于我是来自岭南的樵夫,刚刚在黄梅做了几个月的苦力,一言半句就得了五祖的衣钵,同门师兄弟许多人不服气。出自种种原因,很多人都想将衣钵夺回去,甚至要将我……”
曹叔良自责地拍了自己的脑袋一巴掌:“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乡亲们,依我看,请慧能大师住持宝林寺的事儿,以后再议吧。大师的安全要紧。”
众人附和:“是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万一……”
“对,事关大师的性命、禅宗衣钵,应谨慎行事。”
“让大师先避避风头再说吧。”人们纷纷回头,意欲离去。谁知,这时候,慧能反而拦住了大家:“乡亲们,我想过了,地藏菩萨为众生可以下地狱,我慧能的性命有什么可珍惜的?走,咱们到宝林寺去!”
从此,慧能住进宝林寺,开始弘扬他那振聋发聩的“顿悟成佛”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