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被迫之后,一条庄康大道呈现在义勇军的眼前。目前的障碍,就是还要清除一些试图做最后挣扎,抗拒大势的不知趣的人了。
倭内不甘心就此失败,虽然是一个无甚能力,喜好清谈,指点江山的文人,可是他却是个实打实八旗子弟,是八旗功臣后代,并不能归于普通的文人。因此,他也不能像明末北京城里的那群软骨头东林大臣一样,平日开口闭口国家社稷,临事了,投敌却是争先恐后。他家三代都深受爱新觉罗家的器重,已经深深的烙下的了朝廷和八旗的影子,作为这样的身份,无论对面这些凶悍之极的乱贼到底是土匪马贼起乱,还是前朝余孽复辟,都不可能放过他,等待他的唯一下场,无非是战死,自杀,或者最后被俘虏祭旗,投降这个词,从来不在倭内以及李满江的考虑之内。这一点,倭内是非常清楚的。
因此,当大难临头的时候,倭内反而一反常态,出乎意料的拿出了杀伐果断的气概,一道道命令如流水一般从他口中传达下去,城内剩下的数千清军,被一支支的动员起来,用倭内的话说:誓与逆贼血战到底。
已经从城墙上退到城内的倭内此时一点也没有文官的做派,他像一个普通的大老粗兵卒一样,手中握着锋利的宝剑,挽着衣袖,僵尸服的前拜被高高的提起来,卷在腰带上极为不雅。
然而他却因此而赢得了士兵们不少的尊重,虽然这些尊重和顺服更多的是来自于他脚下踩着的被他用宝剑劈开锁头,一角踢翻盖子,白晃晃耀人眼的整箱整箱银子,但是他能够拿出这种魄力,就足可当得这点尊重了。
就在刚才,匆忙从城楼上退下来的倭内,一面在路上,安排了一些人手,封堵城门,阻止或者拖延义勇军进城的时间,一方面急忙赶到城中仓库所在,一连指挥亲兵以动摇军心的名义,斩杀了数名为骚动的士兵,堪堪镇住了即将崩溃的局势,然后又在众兵丁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眼神中,当机立断,从仓库里搬出数口沉甸甸的箱子,拔出佩剑,劈手就砍开铜锁头,揭开盖子现出里面的一锭锭码好的白花花的官银狂吼道:“听令者,重伤,违令者,杀无赦。”
这样的气魄,两手分别拿着的大棒和胡萝卜,还真的镇住了这些个兵油子。
随即他一连串命令下去,每一次去给听命人的赏钱少则5两,多则1o两,顿时让士气高涨起来。
须知道,此时的清军,马兵饷银不过8两,战兵不过6两,而守兵则区区3两,饶是如此也远比绿营兵的军饷高了许多,依例,绿营马兵每月一两五千,步兵每月一两,到康熙二十五年之后,马兵饷银才涨到了二两。
就是这样的饷钱,就足够吸引得甘陕绿营出死力,为清廷最终打败了吴三桂。
这大价钱的赏格开出来,便是这些被京城抽调走了马兵和战兵之后剩下的守兵八旗们,也是个个心动,人人争先。
而另一边,虽然城门被轰破了,然而城门狭窄,值得供数人并行,如此一来义勇军依为骄傲的线性阵型就无法展开,加上由于倭内派出的人手,虽然心中畏惧义勇军的武力,却同时也为倭内许诺的财帛动心,正所谓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于冒着绞死的危险触犯一切法律,重伤之下,也同样有着勇夫的。
这百余人虽然不敢直接涌到门洞里去与义勇军真刀真枪的拼个你死我活,好在倭内也没有强求他们真正的去送死,只是要求他们拖延时间而已,于是这些人在银子的启下想出了主意。
他们从附近的民居里找来了油料和木材,在城楼两旁城墙的掩护下把这些整根的木料点燃后堆积在门洞口,熊熊的火焰瞬间把并不高大宽阔的门洞封死了。
虽然随即义勇军就对着门洞里开炮把一些木料轰得四处散开来,可是前火器时代的火炮射终究有限,这边刚刚轰开,转眼就上百人的配合下油料和木材又把门洞堵住了,而军官处于谨慎考虑,一来火焰熊熊人靠近到几米之内就被扑面而来的灼热气息烘得口干毛焦,在熄灭之前根本无法靠近,同时也因为大势已定,胜券在握,城中的清军已然是瓮中捉鳖,即便从水门坐船,也最多走脱几个军官,根本的部队一时半会儿根本无处可走,对于义勇军来说,已经可以说达到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即便真的走脱几个高管,其实也无伤大雅,于事无补,奉天的辖区内,经此役,起码一年之内已然全无力量组织兵力进攻义勇军,反而需要日日惴惴不安担心义勇军的进攻。根本没有必要急于一时冒险强突进去。
所以,城外的部队安心的等着炮兵主力的转移过来,调集重炮把这一片的城墙轰塌之后再从容进军。
当经过十几轮多门火炮齐射之后,伊通原本就并不高大结实的城楼在猛火焚烧之后,再经历炮火猛击,终于夯土的墙体再也不堪重负,轰隆一声倒塌了。
又等了一会儿,带尘埃消散,烟火熄灭,义勇军的军鼓就重新想起来,步兵横队的阵型在穿过这点骂你残垣断壁的城楼废墟的时候,显得有些散乱,不过士兵们在鼓点的帮助下,还是勉强维持住了相对的阵型完整。
伊通城内的建筑不多,但是也不少。
原本这虽然是吉林以南,南北交通的一个渡口要地,却因为出了边墙之后的辽东以北,人烟实在是不多,伊通城是在驿站的基础被流放的汉人建设起来的,常驻人口大约与蛟河城相似,事实上这个时代吉林将军辖区内的城镇人口只有更少的,基本没有更多的。
然而当倭内到来以后,小小的城里一下子涌入了6ooo多人,以及数量众多的牲口,物资。城中的房屋即便是全部征用之后,依然远远不够,因此清军修建了大量的临时帐篷,窝棚等建筑,把原本就缺乏规划的伊通城内赛的秘密麻麻。
从城门被轰开打城楼彻底坍塌,时间又过去了近半个时辰。在倭内的连哄带吓之下,几千清军都暂时相信了对面的军队是一支不接受俘虏,杀人不眨眼,喜欢屠城的军队——大约倭内就是照着他们自己的先辈在中原干的事儿来形容义勇军的,要不怎么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呢。同时倭内以大清朝奉天将军的名义,开出了让人心动的赏格,并且已经出了一部分到各个士兵的手中,摸着怀里冷冰冰沉甸甸的银子,这些清军的积极性也高涨一些。
低矮的民居被推倒,整根的木材和砖石被堆积到各个路口,围成了齐胸高的街垒。清军中不多的鸟枪被分到了士兵们的手中,特意从朝鲜征调过来的几百白铳兵也枕戈以待。甚至几门幸免于难的没有在几次炮战中被击毁或者失去炮手的火炮也被带到了各处隐蔽起来待用。
当义勇军进入到城内的时候,愕然的现了这些街垒以及躲在街垒后面隐蔽在各个角落准备动袭击的戴着斗笠的清军,这样的情况让第一线的指挥官有些愕然,按照他的经验,通常城破之后,应该看到的是四处逃窜的士兵,趁火打劫的流氓,或者就是整整齐齐,跪在地上以示恭顺的城内官员,这个经验是之前破城数座换来的,没想到这时候却不适用了。
不过在他看来,对面的清军的勇气固然可嘉,防线却显得可笑而粗陋,他的心理瞬间就想出了好几种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都会造成大量的清军死亡,这让他有些迟疑,毕竟,一直以来义勇军都十分乐于俘虏敌军,把他们变成自己兵员的补充,因此也更愿意通过劝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刚这是建立在义勇军绝对的武力自信上的。
因此他对如何处置眼前的状况有些拿捏不定,只得派传令兵去请示李满江。
很快,李满江亲自来带城内,在稍微观察一番之后,他立刻做出了决定:炮火洗地。
这次义勇军出征,准备了大量的弹药,特别是李满江这边的主力,更是夸张,每一门火炮仅作为炮弹的铁球,就带了两车,每车足有上百,火药之类的更是众多。盖因为李满江来自后世,却不向这个时代的军官一样,对这些物质的东西看的极重,反而对士兵本身更加着紧,因为他已经有了义勇谷这个基地,只要有物资就能够生产出来,可是作为合格的士兵,对于目前的义勇军来说确实死一个少一个,况且受到后世美军的影响,李满江自认也不是什么战术大师,战争天才,如果情况允许,他更愿意用最最正统和保守的方式来指导他的军事行动,就像美国人那样:坦克开路,飞机放哨,炮弹洗地,士兵接管。
因此,当他已经占据了上峰,掌握了主动的时候,他那里还愿意去继续用义勇军士兵宝贵的生命来和清军开一个血写成的玩笑?
当派过去劝降的那个会说满语的蒙古人被倭内下令朝鲜白铳兵击毙的时候,他就宣布了自己的死刑。
随着李满江一声令下,炮兵队的十几门火炮开始的不紧不慢的轰击过程。
这一轰击,一直从上午持续到下午,每一门火炮都足足打了上百炮弹,因此不得不得几次暂时停下来让滚烫的炮管冷却。
中途也有清军零零星星投降,被李满江下令甄别后有条件接受,但凡属于满八旗的士兵,概不接受投降,而汉,蒙八旗的,如果不是军官则可以接受。
此战之后,伊通城毁于一旦,城内8o的建筑毁于炮击或者是火灾,因为贪图倭内的赏格和听信倭内的恐吓而顽抗的6ooo余名清军中近半死亡,剩下的人中有1/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其中有几百人残疾失去劳动力,在随后的日子里,要么死于伤病感染,要么死于饥寒。只有2ooo多人最终因为投降义勇军活了下来。
而倭内则在这场炮火中失踪,由于炮击引了火灾,不少尸体被烧的无法辨认身份,且因为死伤众多,随后仅清理废墟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最初稍微的尝试寻找这个关外最高官员的下落无果之后,倭内迅的被遗忘。最终他的下落的秘密被掩埋在了伊通城的废墟之中。
这场战斗,被后来的人称为伊通惨案。
倭内不甘心就此失败,虽然是一个无甚能力,喜好清谈,指点江山的文人,可是他却是个实打实八旗子弟,是八旗功臣后代,并不能归于普通的文人。因此,他也不能像明末北京城里的那群软骨头东林大臣一样,平日开口闭口国家社稷,临事了,投敌却是争先恐后。他家三代都深受爱新觉罗家的器重,已经深深的烙下的了朝廷和八旗的影子,作为这样的身份,无论对面这些凶悍之极的乱贼到底是土匪马贼起乱,还是前朝余孽复辟,都不可能放过他,等待他的唯一下场,无非是战死,自杀,或者最后被俘虏祭旗,投降这个词,从来不在倭内以及李满江的考虑之内。这一点,倭内是非常清楚的。
因此,当大难临头的时候,倭内反而一反常态,出乎意料的拿出了杀伐果断的气概,一道道命令如流水一般从他口中传达下去,城内剩下的数千清军,被一支支的动员起来,用倭内的话说:誓与逆贼血战到底。
已经从城墙上退到城内的倭内此时一点也没有文官的做派,他像一个普通的大老粗兵卒一样,手中握着锋利的宝剑,挽着衣袖,僵尸服的前拜被高高的提起来,卷在腰带上极为不雅。
然而他却因此而赢得了士兵们不少的尊重,虽然这些尊重和顺服更多的是来自于他脚下踩着的被他用宝剑劈开锁头,一角踢翻盖子,白晃晃耀人眼的整箱整箱银子,但是他能够拿出这种魄力,就足可当得这点尊重了。
就在刚才,匆忙从城楼上退下来的倭内,一面在路上,安排了一些人手,封堵城门,阻止或者拖延义勇军进城的时间,一方面急忙赶到城中仓库所在,一连指挥亲兵以动摇军心的名义,斩杀了数名为骚动的士兵,堪堪镇住了即将崩溃的局势,然后又在众兵丁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眼神中,当机立断,从仓库里搬出数口沉甸甸的箱子,拔出佩剑,劈手就砍开铜锁头,揭开盖子现出里面的一锭锭码好的白花花的官银狂吼道:“听令者,重伤,违令者,杀无赦。”
这样的气魄,两手分别拿着的大棒和胡萝卜,还真的镇住了这些个兵油子。
随即他一连串命令下去,每一次去给听命人的赏钱少则5两,多则1o两,顿时让士气高涨起来。
须知道,此时的清军,马兵饷银不过8两,战兵不过6两,而守兵则区区3两,饶是如此也远比绿营兵的军饷高了许多,依例,绿营马兵每月一两五千,步兵每月一两,到康熙二十五年之后,马兵饷银才涨到了二两。
就是这样的饷钱,就足够吸引得甘陕绿营出死力,为清廷最终打败了吴三桂。
这大价钱的赏格开出来,便是这些被京城抽调走了马兵和战兵之后剩下的守兵八旗们,也是个个心动,人人争先。
而另一边,虽然城门被轰破了,然而城门狭窄,值得供数人并行,如此一来义勇军依为骄傲的线性阵型就无法展开,加上由于倭内派出的人手,虽然心中畏惧义勇军的武力,却同时也为倭内许诺的财帛动心,正所谓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于冒着绞死的危险触犯一切法律,重伤之下,也同样有着勇夫的。
这百余人虽然不敢直接涌到门洞里去与义勇军真刀真枪的拼个你死我活,好在倭内也没有强求他们真正的去送死,只是要求他们拖延时间而已,于是这些人在银子的启下想出了主意。
他们从附近的民居里找来了油料和木材,在城楼两旁城墙的掩护下把这些整根的木料点燃后堆积在门洞口,熊熊的火焰瞬间把并不高大宽阔的门洞封死了。
虽然随即义勇军就对着门洞里开炮把一些木料轰得四处散开来,可是前火器时代的火炮射终究有限,这边刚刚轰开,转眼就上百人的配合下油料和木材又把门洞堵住了,而军官处于谨慎考虑,一来火焰熊熊人靠近到几米之内就被扑面而来的灼热气息烘得口干毛焦,在熄灭之前根本无法靠近,同时也因为大势已定,胜券在握,城中的清军已然是瓮中捉鳖,即便从水门坐船,也最多走脱几个军官,根本的部队一时半会儿根本无处可走,对于义勇军来说,已经可以说达到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即便真的走脱几个高管,其实也无伤大雅,于事无补,奉天的辖区内,经此役,起码一年之内已然全无力量组织兵力进攻义勇军,反而需要日日惴惴不安担心义勇军的进攻。根本没有必要急于一时冒险强突进去。
所以,城外的部队安心的等着炮兵主力的转移过来,调集重炮把这一片的城墙轰塌之后再从容进军。
当经过十几轮多门火炮齐射之后,伊通原本就并不高大结实的城楼在猛火焚烧之后,再经历炮火猛击,终于夯土的墙体再也不堪重负,轰隆一声倒塌了。
又等了一会儿,带尘埃消散,烟火熄灭,义勇军的军鼓就重新想起来,步兵横队的阵型在穿过这点骂你残垣断壁的城楼废墟的时候,显得有些散乱,不过士兵们在鼓点的帮助下,还是勉强维持住了相对的阵型完整。
伊通城内的建筑不多,但是也不少。
原本这虽然是吉林以南,南北交通的一个渡口要地,却因为出了边墙之后的辽东以北,人烟实在是不多,伊通城是在驿站的基础被流放的汉人建设起来的,常驻人口大约与蛟河城相似,事实上这个时代吉林将军辖区内的城镇人口只有更少的,基本没有更多的。
然而当倭内到来以后,小小的城里一下子涌入了6ooo多人,以及数量众多的牲口,物资。城中的房屋即便是全部征用之后,依然远远不够,因此清军修建了大量的临时帐篷,窝棚等建筑,把原本就缺乏规划的伊通城内赛的秘密麻麻。
从城门被轰开打城楼彻底坍塌,时间又过去了近半个时辰。在倭内的连哄带吓之下,几千清军都暂时相信了对面的军队是一支不接受俘虏,杀人不眨眼,喜欢屠城的军队——大约倭内就是照着他们自己的先辈在中原干的事儿来形容义勇军的,要不怎么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呢。同时倭内以大清朝奉天将军的名义,开出了让人心动的赏格,并且已经出了一部分到各个士兵的手中,摸着怀里冷冰冰沉甸甸的银子,这些清军的积极性也高涨一些。
低矮的民居被推倒,整根的木材和砖石被堆积到各个路口,围成了齐胸高的街垒。清军中不多的鸟枪被分到了士兵们的手中,特意从朝鲜征调过来的几百白铳兵也枕戈以待。甚至几门幸免于难的没有在几次炮战中被击毁或者失去炮手的火炮也被带到了各处隐蔽起来待用。
当义勇军进入到城内的时候,愕然的现了这些街垒以及躲在街垒后面隐蔽在各个角落准备动袭击的戴着斗笠的清军,这样的情况让第一线的指挥官有些愕然,按照他的经验,通常城破之后,应该看到的是四处逃窜的士兵,趁火打劫的流氓,或者就是整整齐齐,跪在地上以示恭顺的城内官员,这个经验是之前破城数座换来的,没想到这时候却不适用了。
不过在他看来,对面的清军的勇气固然可嘉,防线却显得可笑而粗陋,他的心理瞬间就想出了好几种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都会造成大量的清军死亡,这让他有些迟疑,毕竟,一直以来义勇军都十分乐于俘虏敌军,把他们变成自己兵员的补充,因此也更愿意通过劝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刚这是建立在义勇军绝对的武力自信上的。
因此他对如何处置眼前的状况有些拿捏不定,只得派传令兵去请示李满江。
很快,李满江亲自来带城内,在稍微观察一番之后,他立刻做出了决定:炮火洗地。
这次义勇军出征,准备了大量的弹药,特别是李满江这边的主力,更是夸张,每一门火炮仅作为炮弹的铁球,就带了两车,每车足有上百,火药之类的更是众多。盖因为李满江来自后世,却不向这个时代的军官一样,对这些物质的东西看的极重,反而对士兵本身更加着紧,因为他已经有了义勇谷这个基地,只要有物资就能够生产出来,可是作为合格的士兵,对于目前的义勇军来说确实死一个少一个,况且受到后世美军的影响,李满江自认也不是什么战术大师,战争天才,如果情况允许,他更愿意用最最正统和保守的方式来指导他的军事行动,就像美国人那样:坦克开路,飞机放哨,炮弹洗地,士兵接管。
因此,当他已经占据了上峰,掌握了主动的时候,他那里还愿意去继续用义勇军士兵宝贵的生命来和清军开一个血写成的玩笑?
当派过去劝降的那个会说满语的蒙古人被倭内下令朝鲜白铳兵击毙的时候,他就宣布了自己的死刑。
随着李满江一声令下,炮兵队的十几门火炮开始的不紧不慢的轰击过程。
这一轰击,一直从上午持续到下午,每一门火炮都足足打了上百炮弹,因此不得不得几次暂时停下来让滚烫的炮管冷却。
中途也有清军零零星星投降,被李满江下令甄别后有条件接受,但凡属于满八旗的士兵,概不接受投降,而汉,蒙八旗的,如果不是军官则可以接受。
此战之后,伊通城毁于一旦,城内8o的建筑毁于炮击或者是火灾,因为贪图倭内的赏格和听信倭内的恐吓而顽抗的6ooo余名清军中近半死亡,剩下的人中有1/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其中有几百人残疾失去劳动力,在随后的日子里,要么死于伤病感染,要么死于饥寒。只有2ooo多人最终因为投降义勇军活了下来。
而倭内则在这场炮火中失踪,由于炮击引了火灾,不少尸体被烧的无法辨认身份,且因为死伤众多,随后仅清理废墟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最初稍微的尝试寻找这个关外最高官员的下落无果之后,倭内迅的被遗忘。最终他的下落的秘密被掩埋在了伊通城的废墟之中。
这场战斗,被后来的人称为伊通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