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壬午,九月初八,工科右给事中惠世扬劾内阁辅方从哲十罪、无君者三,其中有一条便是企图为崔文升脱罪,还有庇护郑贵妃,庇护盗宝的刘逊等人。
此前,御史郑宗周、郭如楚、冯三元、焦原溥,给事中魏应嘉、太常卿曹、光禄少卿高攀龙、主事吕维祺等先后上书,要求严惩乱用药的崔文升、李可灼,惠世扬的这次弹劾则是进一步的升级,将矛头直接对准辅方从哲。
而从初八日开始,《华夏商报》也刊载了“红丸案”始末,并旗帜鲜明地指出:术业有专攻,治病是医生的事情,崔文升、李可灼之流完全是在赌博,其心可诛;参与其事者本应有更加明确的立场,而未有作为,是有过错。
就此,《华夏商报》以商榷的语调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向,一是决策的方法和程序,应当严谨,减少随意性与人为因素;二是问责制度应严格而不是严苛,有错应当承担责任,但亦不能因为有错便彻底否定一人、一事。
《华夏商报》在全国的行量已突破万份,除了北直隶由天津驿承送的近五千份以外,山东、河南、山西、南直隶、湖广、福建、广东等省直都有书商代理,或三天或五日,或搭乘舟船,或由驿递送往各处。
虽然时效性差了些,可相对别的传递渠道,也不会慢太多,特别是与别的报纸相比,《华夏商报》的内容量与质,都要胜出很多,已然成为全国第一大报。
随着行量的增加,《华夏商报》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起码这期报纸一出,先会有一万多读者知道红丸案,知道报纸上提出的那几条建议。
然后通过交流、借阅或抄传翻印。这个数量起码还要乘以十,再有口口相传,还要再乘以十,报纸对大明百姓,尤其是识字的精英与市民阶层,已经拥有相当的影响力。
随着《华夏商报》的报道。一时之间,朝野内外都在热议“红丸案”,刘一上书叙述红丸案始末,认为李可灼是勾结内官献药,方从哲及刘一在内地诸臣都未能阻止,皆是有过错,这也是持平之论。
崔文升用药,让光宗腹泻不止;李可灼用药,让光宗一命呜呼。因为两人都不是医生,这已经构成医疗事故,崔、李二人显然是有过错的。
何况致死者乃一代皇帝。李彦印象中应该立即拿问才是,没想到两人根本没事,光宗刚死之初,崔文升还得了五十两赏银,后来为御史郭如楚弹劾,才改为罚俸一年,众所周知,明代官员的俸禄向来微薄。
旨意上说。李可灼向先帝进药而没有效果。是比较鲁莽。但也是臣子爱君之意。出于好心。因而从轻处罚。暂且罚俸一年。
明代皇帝旨意地拟就有两种。一种是内阁票拟。皇上阅读后交司礼监披红。也就是说具体意见都是内阁给出地。大部分旨意都是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是中旨。也就是皇帝直接给内阁地旨意。这种“中旨”。内阁甚至可以选择不执行。属于特殊情况下才有。
刑科给事中魏应嘉便上书说:如果这个旨意是皇上所下。那内阁只是执行;若是内阁票拟。则阁臣有负国家。有负圣恩。
这一次群臣交章弹劾。朝野哗然。得旨:回籍养病。不得轻抵辅臣。
由于明代政治地特色。回籍养病是很多被言论攻击地官员选择地退路。这并非意味着有罪或有过错。只是平息争议地一种方法。
在李彦看来。原本很简单地一件事。朝廷中闹腾一阵以后。并没有生大地变化。崔文升闲住。李可灼养病。总让人感觉轻了。
“其实,以医病过错来说,如此处罚,倒也可以,奈何崔、李并非医者,本该严惩,以儆效尤,”李彦与石柱子讨论明日报章上的立场,他这时候倒未考虑政治,而纯粹是从廓清事理的角度来说。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换句话来说,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地事,这是崔、李主导光宗最大的恶迹,他们本来没有行医的资格,却妄图侥幸,这不仅是此二人地悲剧,同样也是制度规范的缺失。”
“少爷说得是,朝廷里互相攻击,看上去都说得有理,关键还在于职责不清,而大多数人依然纠缠于用药之过,处罚不当,即便今次处罚,日后或许还会再度生,”石柱子同样摇了摇头,受到李彦的潜移默化,他也越来越倾向于“立万世之法”,并依法行事。
“正是如此,随后几日的报纸,便以这个思路作主题,”李彦翻了翻这几日的邸报,以及通政司里递出来的消息节录。
“李可灼用药时,内阁大学士都在场,若真的追究,刘一、韩也脱不了关系,对李可灼的处罚,内阁的意见应该是一致地,言官们争得再厉害,怕也是无用,”李彦微微摇头叹息:“可惜,大家都忙着争斗,看不到此事的根源。”
华夏社的编撰队伍在不断扩大,其成员都经过李彦精挑细选,这年头寻找出路的读书人不少,能安心做编撰的并不多,很多人是将华夏社作为进身之阶。
李彦起初不大满意,后来想想觉得也不错,这些人在华夏社做过,自然会受到社里一些规定与文化的影响,等他们真的进身了,这种影响便会随之扩散。
更何况与东林书院一样,这些人从华夏社走出去,也会成为华夏社的人脉和关系网,虽然李彦还没想着去搞出个华夏派,但也能给华夏社的展带来很多方便。
出于这样地考虑,李彦便敞开大门招收编撰,反正很多人不愿意要报酬。
当然,要想成为华夏社的编撰,不仅要会写文章,还得接受华夏社的风格。像竟陵派那种文字晦涩的,只能成为华夏社会员,而不是编撰。
除了会写文章,也不能是书呆子,起码能根据要求写出不同的策论文章,对于观点立场。李彦倒是不作限制,他提倡的是兼容并包。
当然,身为总编撰,对于最后刊登出来的文章,他都会严格把关,把握政治方向与“度”,免得招来不测之祸。
同时,李彦也开始逐渐鼓吹言论自由,不以言获罪。后者得到地支持挺多,本来朝廷的科道言官说起话来就肆无忌惮,攻击辅甚至皇上也寻常;但对于前者。就有那么点障碍,便是最激进地言官,也对庶民议政充满疑虑。
好在明廷对言论地管制并不严格,只要控制好度,李彦现想说什么都可以,二十几年前的李贽,就能到处宣扬他地“异端”,华夏社地立场,相对温和得多。即便有一二激进的文章。也会同时刊出与此相对立的,作为商榷。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华夏社的报刊,时常会有一些振聋聩的文章,但同时又有保守的文章作为调和,通常还是以华夏社的名义做出缓和,有人因此而痛斥华夏社的中庸。
当然,中庸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再这一点上。华夏社地态度得到的赞誉远多过毁谤。
也有人认为华夏社不该表那些激进的文章,不过有了作为商榷与调和地文章,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正是在李彦与石柱子的细心呵护下,华夏社及旗下的几份报刊才得以越来越红火,而华夏社出版的一些书籍,也以其相对低廉一些的价格,以及到位的宣传,还有华夏社本身的名气,而大受欢迎。
在对一些数据和规则进行调整以后。趣玩馆正式对外布兵战棋第一版。并在彦熙楼大堂做了第一次公开展示。
这次展示行棋的一方是茅元仪,他的《武备志》虽然还没有成书。却已经得到很多人地关注,在京城声名鹊起;而另一方则是茅元仪曾经请教过问题,而引起对方对兵战棋兴趣的詹事府司经局洗马孙承宗。
这是一次战役级的对局,地图选择为辽东,背景即是当前,兵力配备也一如当前,孙承宗统领明军,茅元仪模拟建奴起春季进攻。
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孙承宗、茅元仪都认为今年辽东大旱,那么到了明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建奴必然会起一次春季攻势,以劫掠粮食。
“建奴的战略目标无非是通过劫掠,获得物资,并扩大其生存范围,而其春季作战,重在粮食与丁口,”作为兵战俱乐部的一次活动,孙承宗在行棋开始前,侃侃而谈,在此之前,孙、茅二人就这次行棋,或者说辽东春季作战,已经有过仔细的研究。
“此次作战,我大明辽东军十五万,其中沈阳七万,辽阳六万,后金军战兵两到三万,我明军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然机动能力不及对手,又有广大地区需要分守,兵力无法集中……”孙承宗简单介绍了战役情势。
大堂中一百多人多是兵战俱乐部的成员,平常也下了不少功夫,闻言不禁屏住呼吸,彷佛置身于辽东那片金戈铁马的战场。
简单介绍以后,孙承宗与茅元仪分别行棋,李彦则带着特别调集地一批账房和技校学院,负责数据的计算,因为之前已有磨合,还算顺畅。
为了充分演示兵战棋的玩法并演示战场,孙承宗与茅元仪分别进入二楼的一间的包厢,而他们采用的任何操作,都会递给李彦的裁判组,裁判组经过计算以后,将结果反馈给行棋者,并向观看者展示、解释。
简单的数据计算技校学生足以胜任,作为对兵战棋规则的理解最为透彻者之一,李彦担负起条件判定和讲解地任务。
战役模式与战斗模式地不同之处在于,行棋者可以使用更多的谋略,譬如诱敌设伏、偷袭、集中兵力以多打少等,这也是建奴常用地手段,茅元仪都一一尝试。
孙承宗用兵谨慎,很注意对敌情的侦查,但是效果并不好,双方骑兵上的差距确实导致了明军的被动。
为了阻止建奴达成劫掠地战役目的。孙承宗没有选择固守沈阳、辽阳,试图集中兵力在奉集堡一线,与建奴展开决战。
不过在其援军到达奉集堡之前,这个堡垒的几千士兵,已经被李彦判定为溃散,援军也遭到袭击。
李彦将士气低落、溃散等负面效果施加在明军身上。对孙承宗造成了很大困扰,不过他还是稳扎稳打,并使用计谋设伏,歼灭了茅元仪的一股骑兵,终于在白塔铺稳住阵脚,集兵固守。
让众人兴奋的是,孙承宗指挥下的明军在战斗中并不弱于建奴骑兵,但是在战役表现上却很被动,因为机动能力相差太多。如果是小股军队出击地话,很容易让建奴骑兵集中起来打击,如果是大规模出击。行动慢不说,辎重也难以保证。
反观建奴骑兵,则可以兵分多路,来去如风,给养可以就地劫掠。
最终的结果,孙承宗守住了辽沈,却失去了腹地,即便孙承宗多方设计,也无法阻止茅元仪利用建奴的机动优势。劫掠走大量的粮草和丁口。
孙承宗与茅元仪都是计谋多出,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但依然却是这样的结果,让这些平常痛骂熊廷弼的会员无言以对。
演示一结束,大堂在短暂的沉默以后,很快喧闹起来,大家都不甘心明军只能防守的结果,却无法指摘孙承宗的策略与李彦地判定。
“此战的结果说明一点,明军与建奴相比。战术上的劣势在于机动性,优势在于城池,野战优势在于火器,但也只能被动防守……”
“战役劣势依然在于机动性,以及情报搜集,优势在于只要辎重有保障,明军可以拖,建奴则不行,他们地兵即是民。民即是兵……”
“战略上来说。建奴的优势仍然在于其机动性、灵活性,明军的劣势在于守土。优势在于国力……”
李彦对棋局作了简单的总结,并请孙承宗和茅元仪作分析,孙承宗显得很无奈,指出辽东的战术在于以炮守城,战役在于坚壁清野,战略在于筑城复地,联合蒙古与朝鲜,挤压建奴的机动空间。
这一策略与熊廷弼几乎一脉相承,诚然是以国力为赌注,事实上大明连年灾荒,已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战略。
茅元仪则提出一点,未有骑兵之前,野战难胜,明军当然也有骑兵,但战力低下,不足以信赖。
两人的结论都不算是好消息,这让在场的观众很丧气,但是他们也提不出好地办法,若是以前,还能说派大军过去,但在俱乐部熏陶了几个月以后,他们也知道大军行动,涉及到的事情很多,面对来去如风的建奴骑兵,很容易被截断粮道而陷入困境。何况大军出动,打不到建奴也是无用。
至于修筑堡垒,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将建奴压垮,这完全是饮鸩止渴。
“大家也不用丧气,其实对付建奴的办法有很多,慢慢来就是,”作为主持人,李彦笑着说道,却被下面的接连追问:你有什么办法就说啊!
“有些想法,可能会比较惊世骇俗,”李彦看了看孙承宗,后者微微点头:“听说兵战俱乐部以游戏为乐,咱们可以就棋局讨论,但讲无妨。”
李彦笑了笑,说棋局实际就是在说辽东,不过该注意的忌讳还是得注意,他指了指刚才的棋局:“大家都看到了,若是守土,则处处被动,或者,我们可以跳出这个窠臼。”
“你不会是想放弃辽东吧?”巩永固在下面大声喊道。
李彦摇了摇头:“辽东当然不能放弃,我要说的是,以往总想着守土,导致处处被动,但是大家现没有,即便是我们能守住,建奴还是好好的在那里,并没有损失,反而是我们,每年得扔进去八百万粮饷。这是战略上地致命缺陷!”
茅元仪在旁边点了点头:“我攻击不利,伤不到建奴。”
“正是如此,”李彦点头说道:“故而,不如不以守土为念,而寻机杀伤建奴的有生力量。”
“建奴才多少人?只要寻机杀上几百,足以让其大伤元气。”李彦道。
“只是,以建奴的机动能力,又如何能有效杀伤?”孙承宗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一个新的思路,随即又摇了摇头。
“就战术来说,可以互拼;就战役来说,可以设计诱敌;就战略来说,放弃辽河以东的屯田,将辽民迁徙到辽河以西。沿辽河、三岔河组成阻敌西进,而在沈阳、辽阳、海州、盖州屯重兵,让建奴无可劫掠。无从补充;而我退则守城,进则以大军,逐次进击抚顺、萨尔浒、建州卫等地,攻一地,则毁一地……”
“被动防守,徒耗大明财力,成亦无功,败则资敌,不若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看谁先将血流尽……”
“我大明失一辽东,不伤根本,建奴失一人则少一人,毁一地则少一地,一年八百万粮饷,可以成就很多事,何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李彦指着墙上挂着的辽东地图:“在辽西、辽南、宽甸镇江堡分别屯以重兵,彻底放弃在辽东种田。伺机便咬上一口,不信咬不死他!”
李彦地战略就好像两个流氓打架,对方武艺高,只好扭住对方,你一拳我一拳,互相轰击,看谁先撑不住。
这样的做法,却让下面地观众大呼过瘾,众人这才醒悟过来。一年八百万粮饷。反正那些辽民种出来地东西都要被抢掉,那咱们不种还不行么?
至于辽东的辽民。这时候关外土地地广人稀,在辽西、辽南,以及宽甸都有大量地土地,与其留着等强盗,还不如迁徙过去,反正一年八百万,做这些事情足够了。
至于辽西、辽南,不仅防守正面大为减少,更容易集中兵力,而且沿海有利于机动,可以最大程度弥补双方在机动能力上地差距。
而三面布设,各集重兵,伺机出击,不断给建奴放血,又让其不得补充,到最后撑不住的只能是建奴。
其策略的关键便在于互毁,不仅要杀伤建奴的军队,还要毁掉建奴的农田、牧场,劫掠其牧民,让建奴也遭到损失。
“对啊,凭什么让他来打我们,我们也打他去!”
“军队打不到,城池、牛羊、村子也打不到么?”
众人都被李彦说得很激动,彷佛一下子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大明这么大,区区建奴
孙承宗捋了捋大胡子,苦笑不已:“这个办法或许有效,却有几不可行。”
孙承宗是詹事府洗马,位居五品,身份尊崇,听到他开口说话,众人都是安静下来。
李彦也拱手问道:“请孙大人赐教。”
“其一,无故失地千百里,我朝从不为也……”
“暂时的失去,是为了更好地得到,”李彦笑着解释了一句。
孙承宗赞许地看了李彦一眼,却又微微摇头:“焚城劫掠,仁人所不为也,此其
“别人要杀我,我岂能白受?”李彦的反诘得到一片应和。
孙承宗还是摇头:“辽民故土难离,要使其迁徙,甚难,此其三……”
“若是辽东失守,他们便得面对建奴的屠刀,或为奴隶,”李彦这次也摇起头:“难道,偏得撞了南墙才肯回头,一定得悲剧生了,才知悔改?”
“其四……”孙承宗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抬眼看着辽东地地图,微微叹息:“此法或许来得有效,然则重兵集于东、南、西三个方向,要守数城,还欲以重兵攻击,靡费钱粮,或达千万,放血之策,何时见效,也还难说,或许迁延日久,此不可者四……”
“再说,战役战术上,如何杀伤建奴,也需斟酌……”
“我大军云集,战役战术,并不落于下风,”李彦手指敲着地图:“一年只要一两次有效的进攻,建奴也承受不起。”
孙承宗转头看向李彦,突然微微笑道:“虽有四不可,却值得一试,辽东困局,世所难解,唯有杀伤,可衰弱之、灭亡之……”
“俊杰这一策,或可计定辽东矣!”
此前,御史郑宗周、郭如楚、冯三元、焦原溥,给事中魏应嘉、太常卿曹、光禄少卿高攀龙、主事吕维祺等先后上书,要求严惩乱用药的崔文升、李可灼,惠世扬的这次弹劾则是进一步的升级,将矛头直接对准辅方从哲。
而从初八日开始,《华夏商报》也刊载了“红丸案”始末,并旗帜鲜明地指出:术业有专攻,治病是医生的事情,崔文升、李可灼之流完全是在赌博,其心可诛;参与其事者本应有更加明确的立场,而未有作为,是有过错。
就此,《华夏商报》以商榷的语调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向,一是决策的方法和程序,应当严谨,减少随意性与人为因素;二是问责制度应严格而不是严苛,有错应当承担责任,但亦不能因为有错便彻底否定一人、一事。
《华夏商报》在全国的行量已突破万份,除了北直隶由天津驿承送的近五千份以外,山东、河南、山西、南直隶、湖广、福建、广东等省直都有书商代理,或三天或五日,或搭乘舟船,或由驿递送往各处。
虽然时效性差了些,可相对别的传递渠道,也不会慢太多,特别是与别的报纸相比,《华夏商报》的内容量与质,都要胜出很多,已然成为全国第一大报。
随着行量的增加,《华夏商报》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起码这期报纸一出,先会有一万多读者知道红丸案,知道报纸上提出的那几条建议。
然后通过交流、借阅或抄传翻印。这个数量起码还要乘以十,再有口口相传,还要再乘以十,报纸对大明百姓,尤其是识字的精英与市民阶层,已经拥有相当的影响力。
随着《华夏商报》的报道。一时之间,朝野内外都在热议“红丸案”,刘一上书叙述红丸案始末,认为李可灼是勾结内官献药,方从哲及刘一在内地诸臣都未能阻止,皆是有过错,这也是持平之论。
崔文升用药,让光宗腹泻不止;李可灼用药,让光宗一命呜呼。因为两人都不是医生,这已经构成医疗事故,崔、李二人显然是有过错的。
何况致死者乃一代皇帝。李彦印象中应该立即拿问才是,没想到两人根本没事,光宗刚死之初,崔文升还得了五十两赏银,后来为御史郭如楚弹劾,才改为罚俸一年,众所周知,明代官员的俸禄向来微薄。
旨意上说。李可灼向先帝进药而没有效果。是比较鲁莽。但也是臣子爱君之意。出于好心。因而从轻处罚。暂且罚俸一年。
明代皇帝旨意地拟就有两种。一种是内阁票拟。皇上阅读后交司礼监披红。也就是说具体意见都是内阁给出地。大部分旨意都是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是中旨。也就是皇帝直接给内阁地旨意。这种“中旨”。内阁甚至可以选择不执行。属于特殊情况下才有。
刑科给事中魏应嘉便上书说:如果这个旨意是皇上所下。那内阁只是执行;若是内阁票拟。则阁臣有负国家。有负圣恩。
这一次群臣交章弹劾。朝野哗然。得旨:回籍养病。不得轻抵辅臣。
由于明代政治地特色。回籍养病是很多被言论攻击地官员选择地退路。这并非意味着有罪或有过错。只是平息争议地一种方法。
在李彦看来。原本很简单地一件事。朝廷中闹腾一阵以后。并没有生大地变化。崔文升闲住。李可灼养病。总让人感觉轻了。
“其实,以医病过错来说,如此处罚,倒也可以,奈何崔、李并非医者,本该严惩,以儆效尤,”李彦与石柱子讨论明日报章上的立场,他这时候倒未考虑政治,而纯粹是从廓清事理的角度来说。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换句话来说,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地事,这是崔、李主导光宗最大的恶迹,他们本来没有行医的资格,却妄图侥幸,这不仅是此二人地悲剧,同样也是制度规范的缺失。”
“少爷说得是,朝廷里互相攻击,看上去都说得有理,关键还在于职责不清,而大多数人依然纠缠于用药之过,处罚不当,即便今次处罚,日后或许还会再度生,”石柱子同样摇了摇头,受到李彦的潜移默化,他也越来越倾向于“立万世之法”,并依法行事。
“正是如此,随后几日的报纸,便以这个思路作主题,”李彦翻了翻这几日的邸报,以及通政司里递出来的消息节录。
“李可灼用药时,内阁大学士都在场,若真的追究,刘一、韩也脱不了关系,对李可灼的处罚,内阁的意见应该是一致地,言官们争得再厉害,怕也是无用,”李彦微微摇头叹息:“可惜,大家都忙着争斗,看不到此事的根源。”
华夏社的编撰队伍在不断扩大,其成员都经过李彦精挑细选,这年头寻找出路的读书人不少,能安心做编撰的并不多,很多人是将华夏社作为进身之阶。
李彦起初不大满意,后来想想觉得也不错,这些人在华夏社做过,自然会受到社里一些规定与文化的影响,等他们真的进身了,这种影响便会随之扩散。
更何况与东林书院一样,这些人从华夏社走出去,也会成为华夏社的人脉和关系网,虽然李彦还没想着去搞出个华夏派,但也能给华夏社的展带来很多方便。
出于这样地考虑,李彦便敞开大门招收编撰,反正很多人不愿意要报酬。
当然,要想成为华夏社的编撰,不仅要会写文章,还得接受华夏社的风格。像竟陵派那种文字晦涩的,只能成为华夏社会员,而不是编撰。
除了会写文章,也不能是书呆子,起码能根据要求写出不同的策论文章,对于观点立场。李彦倒是不作限制,他提倡的是兼容并包。
当然,身为总编撰,对于最后刊登出来的文章,他都会严格把关,把握政治方向与“度”,免得招来不测之祸。
同时,李彦也开始逐渐鼓吹言论自由,不以言获罪。后者得到地支持挺多,本来朝廷的科道言官说起话来就肆无忌惮,攻击辅甚至皇上也寻常;但对于前者。就有那么点障碍,便是最激进地言官,也对庶民议政充满疑虑。
好在明廷对言论地管制并不严格,只要控制好度,李彦现想说什么都可以,二十几年前的李贽,就能到处宣扬他地“异端”,华夏社地立场,相对温和得多。即便有一二激进的文章。也会同时刊出与此相对立的,作为商榷。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华夏社的报刊,时常会有一些振聋聩的文章,但同时又有保守的文章作为调和,通常还是以华夏社的名义做出缓和,有人因此而痛斥华夏社的中庸。
当然,中庸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再这一点上。华夏社地态度得到的赞誉远多过毁谤。
也有人认为华夏社不该表那些激进的文章,不过有了作为商榷与调和地文章,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正是在李彦与石柱子的细心呵护下,华夏社及旗下的几份报刊才得以越来越红火,而华夏社出版的一些书籍,也以其相对低廉一些的价格,以及到位的宣传,还有华夏社本身的名气,而大受欢迎。
在对一些数据和规则进行调整以后。趣玩馆正式对外布兵战棋第一版。并在彦熙楼大堂做了第一次公开展示。
这次展示行棋的一方是茅元仪,他的《武备志》虽然还没有成书。却已经得到很多人地关注,在京城声名鹊起;而另一方则是茅元仪曾经请教过问题,而引起对方对兵战棋兴趣的詹事府司经局洗马孙承宗。
这是一次战役级的对局,地图选择为辽东,背景即是当前,兵力配备也一如当前,孙承宗统领明军,茅元仪模拟建奴起春季进攻。
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孙承宗、茅元仪都认为今年辽东大旱,那么到了明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建奴必然会起一次春季攻势,以劫掠粮食。
“建奴的战略目标无非是通过劫掠,获得物资,并扩大其生存范围,而其春季作战,重在粮食与丁口,”作为兵战俱乐部的一次活动,孙承宗在行棋开始前,侃侃而谈,在此之前,孙、茅二人就这次行棋,或者说辽东春季作战,已经有过仔细的研究。
“此次作战,我大明辽东军十五万,其中沈阳七万,辽阳六万,后金军战兵两到三万,我明军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然机动能力不及对手,又有广大地区需要分守,兵力无法集中……”孙承宗简单介绍了战役情势。
大堂中一百多人多是兵战俱乐部的成员,平常也下了不少功夫,闻言不禁屏住呼吸,彷佛置身于辽东那片金戈铁马的战场。
简单介绍以后,孙承宗与茅元仪分别行棋,李彦则带着特别调集地一批账房和技校学院,负责数据的计算,因为之前已有磨合,还算顺畅。
为了充分演示兵战棋的玩法并演示战场,孙承宗与茅元仪分别进入二楼的一间的包厢,而他们采用的任何操作,都会递给李彦的裁判组,裁判组经过计算以后,将结果反馈给行棋者,并向观看者展示、解释。
简单的数据计算技校学生足以胜任,作为对兵战棋规则的理解最为透彻者之一,李彦担负起条件判定和讲解地任务。
战役模式与战斗模式地不同之处在于,行棋者可以使用更多的谋略,譬如诱敌设伏、偷袭、集中兵力以多打少等,这也是建奴常用地手段,茅元仪都一一尝试。
孙承宗用兵谨慎,很注意对敌情的侦查,但是效果并不好,双方骑兵上的差距确实导致了明军的被动。
为了阻止建奴达成劫掠地战役目的。孙承宗没有选择固守沈阳、辽阳,试图集中兵力在奉集堡一线,与建奴展开决战。
不过在其援军到达奉集堡之前,这个堡垒的几千士兵,已经被李彦判定为溃散,援军也遭到袭击。
李彦将士气低落、溃散等负面效果施加在明军身上。对孙承宗造成了很大困扰,不过他还是稳扎稳打,并使用计谋设伏,歼灭了茅元仪的一股骑兵,终于在白塔铺稳住阵脚,集兵固守。
让众人兴奋的是,孙承宗指挥下的明军在战斗中并不弱于建奴骑兵,但是在战役表现上却很被动,因为机动能力相差太多。如果是小股军队出击地话,很容易让建奴骑兵集中起来打击,如果是大规模出击。行动慢不说,辎重也难以保证。
反观建奴骑兵,则可以兵分多路,来去如风,给养可以就地劫掠。
最终的结果,孙承宗守住了辽沈,却失去了腹地,即便孙承宗多方设计,也无法阻止茅元仪利用建奴的机动优势。劫掠走大量的粮草和丁口。
孙承宗与茅元仪都是计谋多出,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但依然却是这样的结果,让这些平常痛骂熊廷弼的会员无言以对。
演示一结束,大堂在短暂的沉默以后,很快喧闹起来,大家都不甘心明军只能防守的结果,却无法指摘孙承宗的策略与李彦地判定。
“此战的结果说明一点,明军与建奴相比。战术上的劣势在于机动性,优势在于城池,野战优势在于火器,但也只能被动防守……”
“战役劣势依然在于机动性,以及情报搜集,优势在于只要辎重有保障,明军可以拖,建奴则不行,他们地兵即是民。民即是兵……”
“战略上来说。建奴的优势仍然在于其机动性、灵活性,明军的劣势在于守土。优势在于国力……”
李彦对棋局作了简单的总结,并请孙承宗和茅元仪作分析,孙承宗显得很无奈,指出辽东的战术在于以炮守城,战役在于坚壁清野,战略在于筑城复地,联合蒙古与朝鲜,挤压建奴的机动空间。
这一策略与熊廷弼几乎一脉相承,诚然是以国力为赌注,事实上大明连年灾荒,已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战略。
茅元仪则提出一点,未有骑兵之前,野战难胜,明军当然也有骑兵,但战力低下,不足以信赖。
两人的结论都不算是好消息,这让在场的观众很丧气,但是他们也提不出好地办法,若是以前,还能说派大军过去,但在俱乐部熏陶了几个月以后,他们也知道大军行动,涉及到的事情很多,面对来去如风的建奴骑兵,很容易被截断粮道而陷入困境。何况大军出动,打不到建奴也是无用。
至于修筑堡垒,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将建奴压垮,这完全是饮鸩止渴。
“大家也不用丧气,其实对付建奴的办法有很多,慢慢来就是,”作为主持人,李彦笑着说道,却被下面的接连追问:你有什么办法就说啊!
“有些想法,可能会比较惊世骇俗,”李彦看了看孙承宗,后者微微点头:“听说兵战俱乐部以游戏为乐,咱们可以就棋局讨论,但讲无妨。”
李彦笑了笑,说棋局实际就是在说辽东,不过该注意的忌讳还是得注意,他指了指刚才的棋局:“大家都看到了,若是守土,则处处被动,或者,我们可以跳出这个窠臼。”
“你不会是想放弃辽东吧?”巩永固在下面大声喊道。
李彦摇了摇头:“辽东当然不能放弃,我要说的是,以往总想着守土,导致处处被动,但是大家现没有,即便是我们能守住,建奴还是好好的在那里,并没有损失,反而是我们,每年得扔进去八百万粮饷。这是战略上地致命缺陷!”
茅元仪在旁边点了点头:“我攻击不利,伤不到建奴。”
“正是如此,”李彦点头说道:“故而,不如不以守土为念,而寻机杀伤建奴的有生力量。”
“建奴才多少人?只要寻机杀上几百,足以让其大伤元气。”李彦道。
“只是,以建奴的机动能力,又如何能有效杀伤?”孙承宗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一个新的思路,随即又摇了摇头。
“就战术来说,可以互拼;就战役来说,可以设计诱敌;就战略来说,放弃辽河以东的屯田,将辽民迁徙到辽河以西。沿辽河、三岔河组成阻敌西进,而在沈阳、辽阳、海州、盖州屯重兵,让建奴无可劫掠。无从补充;而我退则守城,进则以大军,逐次进击抚顺、萨尔浒、建州卫等地,攻一地,则毁一地……”
“被动防守,徒耗大明财力,成亦无功,败则资敌,不若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看谁先将血流尽……”
“我大明失一辽东,不伤根本,建奴失一人则少一人,毁一地则少一地,一年八百万粮饷,可以成就很多事,何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李彦指着墙上挂着的辽东地图:“在辽西、辽南、宽甸镇江堡分别屯以重兵,彻底放弃在辽东种田。伺机便咬上一口,不信咬不死他!”
李彦地战略就好像两个流氓打架,对方武艺高,只好扭住对方,你一拳我一拳,互相轰击,看谁先撑不住。
这样的做法,却让下面地观众大呼过瘾,众人这才醒悟过来。一年八百万粮饷。反正那些辽民种出来地东西都要被抢掉,那咱们不种还不行么?
至于辽东的辽民。这时候关外土地地广人稀,在辽西、辽南,以及宽甸都有大量地土地,与其留着等强盗,还不如迁徙过去,反正一年八百万,做这些事情足够了。
至于辽西、辽南,不仅防守正面大为减少,更容易集中兵力,而且沿海有利于机动,可以最大程度弥补双方在机动能力上地差距。
而三面布设,各集重兵,伺机出击,不断给建奴放血,又让其不得补充,到最后撑不住的只能是建奴。
其策略的关键便在于互毁,不仅要杀伤建奴的军队,还要毁掉建奴的农田、牧场,劫掠其牧民,让建奴也遭到损失。
“对啊,凭什么让他来打我们,我们也打他去!”
“军队打不到,城池、牛羊、村子也打不到么?”
众人都被李彦说得很激动,彷佛一下子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大明这么大,区区建奴
孙承宗捋了捋大胡子,苦笑不已:“这个办法或许有效,却有几不可行。”
孙承宗是詹事府洗马,位居五品,身份尊崇,听到他开口说话,众人都是安静下来。
李彦也拱手问道:“请孙大人赐教。”
“其一,无故失地千百里,我朝从不为也……”
“暂时的失去,是为了更好地得到,”李彦笑着解释了一句。
孙承宗赞许地看了李彦一眼,却又微微摇头:“焚城劫掠,仁人所不为也,此其
“别人要杀我,我岂能白受?”李彦的反诘得到一片应和。
孙承宗还是摇头:“辽民故土难离,要使其迁徙,甚难,此其三……”
“若是辽东失守,他们便得面对建奴的屠刀,或为奴隶,”李彦这次也摇起头:“难道,偏得撞了南墙才肯回头,一定得悲剧生了,才知悔改?”
“其四……”孙承宗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抬眼看着辽东地地图,微微叹息:“此法或许来得有效,然则重兵集于东、南、西三个方向,要守数城,还欲以重兵攻击,靡费钱粮,或达千万,放血之策,何时见效,也还难说,或许迁延日久,此不可者四……”
“再说,战役战术上,如何杀伤建奴,也需斟酌……”
“我大军云集,战役战术,并不落于下风,”李彦手指敲着地图:“一年只要一两次有效的进攻,建奴也承受不起。”
孙承宗转头看向李彦,突然微微笑道:“虽有四不可,却值得一试,辽东困局,世所难解,唯有杀伤,可衰弱之、灭亡之……”
“俊杰这一策,或可计定辽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