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辞瑞冬雪,暖带入春风。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转眼间又是一年之岁尾,方景恭祝诸位看官新的一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人人龙腾虎跃,龙马精神!
京城,郕王府。
一年来的连番地震,朱祐桓很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历史上成化朝的二十一年,灾难竟是如此频繁。
确实后世对此多有记载,只是他并不知情罢了。天幸都是些小震,加上众多朝臣有感于老天动怒,是以锐意抚恤各地灾民,帝王又连番下旨减免钱粮赋税,无人敢在此事上头怠慢。
总的来说,有时候坏事也能转变为好事,罢免了五百多传奉官后,整个朝廷为之气象一新。
万安刘吉等人虽然都是小人,到底是一步步从底层慢慢爬熬上来的,对如何打理政务非常老练,一应赈灾事宜可谓是处理的面面俱到。
过府而来的不是张灵儿,而是堂姐朱雨筠,一并而来的还有德王妃,世子则依照惯例,进宫陪着太子守岁去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朱祐桓并未因此而觉得扫兴,开开心心的陪着堂姐赏梅观雪,远处一大帮女孩亲眼目睹郡主的淡雅气度,秀雅容颜,无不为之倾倒。
诗姗一向自负,此刻笑着叹息:“平日入画整天唠叨两位姐姐的绝色,我一直将信将疑,心想这天底下,哪有这般出色的女儿家?多半是替自家姑娘贴金呢!此刻一睹庐山真面目,方知入画的言语已是极为谦虚的,如此风华绝代的女子,真真就在眼前。”
周围女孩皆情不自禁的点头,诗姗的贴身丫头红儿向往道:“老天爷,入画姐姐说那灵儿姑娘才是她见过的最绝色之人,郡主都使人大感自惭形遂了,真不敢想象,那位又生的何等娇艳?”
司棋和入画闻言相视一笑,听着大家议论纷纷,只是笑,就是不开口。
阁楼上的朱雨筠欣然看着面前的弟弟,一年来为他担了多少心,受了多少吓?盈盈说道:“罚你为我作首诗。”
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朱祐桓满怀感激的说道:“是。”
沉吟片刻,朱祐桓随手折下一支探在眼前的腊梅,双手赠予佳人,轻声道:“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好诗,唉!”
好一首豪门女儿的生活写照,词藻华丽,描述准确。朱雨筠心中惊喜,暗道一年不见,桓儿的文采越发出众了。
感叹于此诗中蕴藏的深意,金枝玉叶的生活看似富贵,实则犹如笼中鸟,一日又一日,年复又一年。
朱祐桓慨然说道:“我自去求婶婶恩准,这两年大家聚首京师,得空就各处逛逛,做些有意义的事,决不让你们虚度青春。”
“嗯。”
欣然点头,心里默记数遍,直到无有遗漏后,朱雨筠这才嫣然一笑。指着楼下的女孩们,笑道:“咱们下去吧,可别把她们冻出病来。”
朱雨筠的温柔善良,张灵儿的灵动真挚,都是朱祐桓最欣赏的地方,当下含笑点头。
下得楼来,自家两位姑娘俏生生的上前见礼,丫鬟们全都心悦诚服的道个万福。
朱雨筠客客气气的还礼,一看到郡主为人随和,不端架子,女孩们顿时胆子大了起来,叽叽喳喳的问这问那。
朱祐桓好笑的看着这一幕,总算他有些良心,反复催促大家动身回去。
浩浩荡荡的直奔万寿堂,朱祐桓一进屋,即恭恭敬敬的给德王妃磕了三个头。
张氏欣慰之下伸手相扶,叹道:“你这孩子太过让人操心,大过年的,婶婶就不唠叨了。过了除夕夜,桓儿又要长上一岁,今后凡事记得多忍让,莫要妄动无名了。”
“是,孩儿谨记在心,婶婶犹如我爹娘再世,今后还请您打我骂我,孩儿绝不敢违逆半句。”
对于这位婶婶,朱祐桓自知欠人家的太多了,一时有感而发,出自肺腑。
周遭家人都震惊于这娘俩的深厚感情,德王妃一年来的所作所为,真是称得上倾其全力了。
汪氏赞叹道:“大丈夫就要做到恩怨分明,桓儿做得对,做得好。”
再后来自是相互见礼,朱含香一见朱雨筠就格外欢喜,忙不迭的请示母亲,把那家传的环龙玉佩送出当个见面礼。
古香古色的一方龙形玉佩,朱雨筠母女并不知其珍贵处,但心知不是凡物,遂含笑道谢后收下不题。
这边张氏一样备有礼物,可巧也是玉簪玉佩之类,古时玉乃最吉祥最贵重之物,是以送玉乃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豪门之家出手自然不同凡响,任是一件不起眼的小玉器,也是价值连城的稀罕物。
就连朱祐桓都不知晓,那一方玉佩其实乃是一对,一龙一凤,龙凤呈祥,都是当年汪氏大婚之日时,先帝爷夫妻送出的传家之宝。
英宗皇帝后来念念不忘的,就是这对不起眼的玉佩,相传最初的主人,就是太祖朱元璋。那时帝王身在草莽,玉佩即是和大脚马皇后的定情之物,看似不值钱,而对朱家人来说,其意义根本不亚于传国玉玺。
亲亲热热的聚在一起吃茶闲话,大过年的,没人故意拿朱祐桓来说事,都有意避开这个话题。
没过多久,德王妃起身告辞,依依惜别的带着女儿乘驾去了英国公府过年。
女孩们怅然若失的返回院子,朱祐桓笑道:“咱们也该做些正经事了,一起贴对联,挂桃符如何?”
“好!”
当下真是应者云集,人人雀跃,朱含香好笑之余,自是不会扫了她们的兴致,笑吟吟的搀扶姐姐回去陪母亲了,任由孩子们自去胡闹。
庭院都早已被打扫一新,尘垢尽除。朱祐桓和司棋入画领着一帮小丫头,忙着帖春联,挂门神,换桃符。
诗姗芷珊姐妹俩和一干丫鬟,摆上香案,供上香花供物,等入夜时祭拜神灵。
院子外,老四朱祐樟带着一群小厮搭建焰火架子,人人心不在焉,不时偷瞄家里的女孩们。
阖家张灯结彩,伴随小厮不时燃放的爆竹,响声阵阵,烟火闪现,一股子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小丫头们不敢自己燃放烟火,少不得求小厮们帮忙,闹得男孩都跑去献殷勤,闹得失去大批人手的朱祐樟哭笑不得,只好挽挽袖子亲自上阵。
到处欢声笑语,一个个半大的孩子玩耍在一处,男女不禁。长辈们对此皆视而不见,含笑忙着自己的事。
老远见嫂子抱着孩子过来,朱祐桓急忙迎了上去,诗姗眼尖,赶紧扔下手里的檀香,拉着姐姐跑了上前。
秋菏笑道:“看把你们累的,一个个满头都是汗,快进屋去。”
“小嫂子,官哥今夜睡不睡啊?也要陪着咱们守岁嘛!”诗姗模样娇憨,兴冲冲的问道。
这一声小嫂子,顿时惹得秋菏俏脸一红,李氏则心中苦笑,按理说是该这么称呼,偏偏听的别扭。
李氏边走边说道:“这么小小人儿,哪敢熬着不睡觉?就是咱们敢胡闹,老太太那头定是不许的。”
诗姗追在后头,使劲的想要探头看看小侄子,奈何包裹的里三层外三层。急的跺脚叫道:“嫂子你慢些走。”
李氏无奈,只得放缓脚步等小姑娘靠近,不想马上慎道:“诗姗你小手冻得冰凉,不许伸进襁褓里。”
“嘻嘻。”
诗姗娇笑一声,小手飞快的缩了回来,吐吐舌头,径自朝屋里跑去。
说说笑笑的进了屋,大祖母汪氏一见重孙给抱来了,顿时喜笑颜开,招手让李氏近前,任是天大的事都全不理睬。
朱含香一摇三晃的立在一边,故意气道:“偏心眼,有了这么个小祖宗,敢情俺们都不受待见了怎地?”
谁知汪氏根本不理这个茬,挥手好似赶苍蝇一样:“去去去,你们都去花厅里忙活,人多气杂,熏染了孩子可怎生是好?”
朱含香一时气结,朝天翻翻白眼,李氏见状起身笑道:“有祖母照料,媳妇帮姑姑做些琐事好了。”
“咱们走。“
朱含香转慎回喜,她很喜欢李氏的安静懂事,二话不说拉人就走,二人虽说辈分差了一倍,但偌大的家族里,除了亲姐姐之外,还真寻不到另一位身份合适,能聊些知心话的女人。
李氏临走时朝着秋菏示意,秋菏马上会意并未跟过去,带着两个奶妈陪在老太太身边。
自有丫鬟打起帘子,二女走出来一瞧,就见花厅内支好了八仙桌,桌面上案板等物一应俱全。
朱含香看着丫头们兴致勃勃的包着元宝,头疼的呻吟道:“这下糟了,晚上是吃不到香喷喷的饺子了,就凭这些死丫头的手艺,包管是一大锅面汤。”
这话顿时闹得女孩们齐声抗议,娇慎不依。朱含香则满不在乎的叉着腰,不时数落这个指法不纯熟,那个肉馅放的太多了。
李氏笑着就要帮忙,朱含香反而拉住她,朝一侧一努嘴,小声道:“由着她们折腾吧,咱们去准备压岁线。”
当下二人走入一具屏风后,就见朱含烟神色认真的正在编织彩线,闻声抬头笑道:“快来,快来,今年家里孩子多了,正愁人手不够呢。”
李氏神色好奇,仔细一瞧,就见那压岁线和民间差别不大,春节是举国同庆的好日子,明朝也没有满清那多如牛毛的所谓规矩。
别说过年时,就算平日里,民间也不忌讳佩戴凤钗,名字里带个龙字。皇族起名也故意选的都是冷僻字,有意避免和百姓重名。
此时此刻,大姑姑手里的彩线,编成了龙形的璎珞结子,其上串了七八个小银裸子,晚上会挂在孩子们的床下,既辟邪又美观,等第二天一早,这穿成串的银锭子,就是古时的压岁钱了。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转眼间又是一年之岁尾,方景恭祝诸位看官新的一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人人龙腾虎跃,龙马精神!
京城,郕王府。
一年来的连番地震,朱祐桓很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历史上成化朝的二十一年,灾难竟是如此频繁。
确实后世对此多有记载,只是他并不知情罢了。天幸都是些小震,加上众多朝臣有感于老天动怒,是以锐意抚恤各地灾民,帝王又连番下旨减免钱粮赋税,无人敢在此事上头怠慢。
总的来说,有时候坏事也能转变为好事,罢免了五百多传奉官后,整个朝廷为之气象一新。
万安刘吉等人虽然都是小人,到底是一步步从底层慢慢爬熬上来的,对如何打理政务非常老练,一应赈灾事宜可谓是处理的面面俱到。
过府而来的不是张灵儿,而是堂姐朱雨筠,一并而来的还有德王妃,世子则依照惯例,进宫陪着太子守岁去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朱祐桓并未因此而觉得扫兴,开开心心的陪着堂姐赏梅观雪,远处一大帮女孩亲眼目睹郡主的淡雅气度,秀雅容颜,无不为之倾倒。
诗姗一向自负,此刻笑着叹息:“平日入画整天唠叨两位姐姐的绝色,我一直将信将疑,心想这天底下,哪有这般出色的女儿家?多半是替自家姑娘贴金呢!此刻一睹庐山真面目,方知入画的言语已是极为谦虚的,如此风华绝代的女子,真真就在眼前。”
周围女孩皆情不自禁的点头,诗姗的贴身丫头红儿向往道:“老天爷,入画姐姐说那灵儿姑娘才是她见过的最绝色之人,郡主都使人大感自惭形遂了,真不敢想象,那位又生的何等娇艳?”
司棋和入画闻言相视一笑,听着大家议论纷纷,只是笑,就是不开口。
阁楼上的朱雨筠欣然看着面前的弟弟,一年来为他担了多少心,受了多少吓?盈盈说道:“罚你为我作首诗。”
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朱祐桓满怀感激的说道:“是。”
沉吟片刻,朱祐桓随手折下一支探在眼前的腊梅,双手赠予佳人,轻声道:“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好诗,唉!”
好一首豪门女儿的生活写照,词藻华丽,描述准确。朱雨筠心中惊喜,暗道一年不见,桓儿的文采越发出众了。
感叹于此诗中蕴藏的深意,金枝玉叶的生活看似富贵,实则犹如笼中鸟,一日又一日,年复又一年。
朱祐桓慨然说道:“我自去求婶婶恩准,这两年大家聚首京师,得空就各处逛逛,做些有意义的事,决不让你们虚度青春。”
“嗯。”
欣然点头,心里默记数遍,直到无有遗漏后,朱雨筠这才嫣然一笑。指着楼下的女孩们,笑道:“咱们下去吧,可别把她们冻出病来。”
朱雨筠的温柔善良,张灵儿的灵动真挚,都是朱祐桓最欣赏的地方,当下含笑点头。
下得楼来,自家两位姑娘俏生生的上前见礼,丫鬟们全都心悦诚服的道个万福。
朱雨筠客客气气的还礼,一看到郡主为人随和,不端架子,女孩们顿时胆子大了起来,叽叽喳喳的问这问那。
朱祐桓好笑的看着这一幕,总算他有些良心,反复催促大家动身回去。
浩浩荡荡的直奔万寿堂,朱祐桓一进屋,即恭恭敬敬的给德王妃磕了三个头。
张氏欣慰之下伸手相扶,叹道:“你这孩子太过让人操心,大过年的,婶婶就不唠叨了。过了除夕夜,桓儿又要长上一岁,今后凡事记得多忍让,莫要妄动无名了。”
“是,孩儿谨记在心,婶婶犹如我爹娘再世,今后还请您打我骂我,孩儿绝不敢违逆半句。”
对于这位婶婶,朱祐桓自知欠人家的太多了,一时有感而发,出自肺腑。
周遭家人都震惊于这娘俩的深厚感情,德王妃一年来的所作所为,真是称得上倾其全力了。
汪氏赞叹道:“大丈夫就要做到恩怨分明,桓儿做得对,做得好。”
再后来自是相互见礼,朱含香一见朱雨筠就格外欢喜,忙不迭的请示母亲,把那家传的环龙玉佩送出当个见面礼。
古香古色的一方龙形玉佩,朱雨筠母女并不知其珍贵处,但心知不是凡物,遂含笑道谢后收下不题。
这边张氏一样备有礼物,可巧也是玉簪玉佩之类,古时玉乃最吉祥最贵重之物,是以送玉乃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豪门之家出手自然不同凡响,任是一件不起眼的小玉器,也是价值连城的稀罕物。
就连朱祐桓都不知晓,那一方玉佩其实乃是一对,一龙一凤,龙凤呈祥,都是当年汪氏大婚之日时,先帝爷夫妻送出的传家之宝。
英宗皇帝后来念念不忘的,就是这对不起眼的玉佩,相传最初的主人,就是太祖朱元璋。那时帝王身在草莽,玉佩即是和大脚马皇后的定情之物,看似不值钱,而对朱家人来说,其意义根本不亚于传国玉玺。
亲亲热热的聚在一起吃茶闲话,大过年的,没人故意拿朱祐桓来说事,都有意避开这个话题。
没过多久,德王妃起身告辞,依依惜别的带着女儿乘驾去了英国公府过年。
女孩们怅然若失的返回院子,朱祐桓笑道:“咱们也该做些正经事了,一起贴对联,挂桃符如何?”
“好!”
当下真是应者云集,人人雀跃,朱含香好笑之余,自是不会扫了她们的兴致,笑吟吟的搀扶姐姐回去陪母亲了,任由孩子们自去胡闹。
庭院都早已被打扫一新,尘垢尽除。朱祐桓和司棋入画领着一帮小丫头,忙着帖春联,挂门神,换桃符。
诗姗芷珊姐妹俩和一干丫鬟,摆上香案,供上香花供物,等入夜时祭拜神灵。
院子外,老四朱祐樟带着一群小厮搭建焰火架子,人人心不在焉,不时偷瞄家里的女孩们。
阖家张灯结彩,伴随小厮不时燃放的爆竹,响声阵阵,烟火闪现,一股子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小丫头们不敢自己燃放烟火,少不得求小厮们帮忙,闹得男孩都跑去献殷勤,闹得失去大批人手的朱祐樟哭笑不得,只好挽挽袖子亲自上阵。
到处欢声笑语,一个个半大的孩子玩耍在一处,男女不禁。长辈们对此皆视而不见,含笑忙着自己的事。
老远见嫂子抱着孩子过来,朱祐桓急忙迎了上去,诗姗眼尖,赶紧扔下手里的檀香,拉着姐姐跑了上前。
秋菏笑道:“看把你们累的,一个个满头都是汗,快进屋去。”
“小嫂子,官哥今夜睡不睡啊?也要陪着咱们守岁嘛!”诗姗模样娇憨,兴冲冲的问道。
这一声小嫂子,顿时惹得秋菏俏脸一红,李氏则心中苦笑,按理说是该这么称呼,偏偏听的别扭。
李氏边走边说道:“这么小小人儿,哪敢熬着不睡觉?就是咱们敢胡闹,老太太那头定是不许的。”
诗姗追在后头,使劲的想要探头看看小侄子,奈何包裹的里三层外三层。急的跺脚叫道:“嫂子你慢些走。”
李氏无奈,只得放缓脚步等小姑娘靠近,不想马上慎道:“诗姗你小手冻得冰凉,不许伸进襁褓里。”
“嘻嘻。”
诗姗娇笑一声,小手飞快的缩了回来,吐吐舌头,径自朝屋里跑去。
说说笑笑的进了屋,大祖母汪氏一见重孙给抱来了,顿时喜笑颜开,招手让李氏近前,任是天大的事都全不理睬。
朱含香一摇三晃的立在一边,故意气道:“偏心眼,有了这么个小祖宗,敢情俺们都不受待见了怎地?”
谁知汪氏根本不理这个茬,挥手好似赶苍蝇一样:“去去去,你们都去花厅里忙活,人多气杂,熏染了孩子可怎生是好?”
朱含香一时气结,朝天翻翻白眼,李氏见状起身笑道:“有祖母照料,媳妇帮姑姑做些琐事好了。”
“咱们走。“
朱含香转慎回喜,她很喜欢李氏的安静懂事,二话不说拉人就走,二人虽说辈分差了一倍,但偌大的家族里,除了亲姐姐之外,还真寻不到另一位身份合适,能聊些知心话的女人。
李氏临走时朝着秋菏示意,秋菏马上会意并未跟过去,带着两个奶妈陪在老太太身边。
自有丫鬟打起帘子,二女走出来一瞧,就见花厅内支好了八仙桌,桌面上案板等物一应俱全。
朱含香看着丫头们兴致勃勃的包着元宝,头疼的呻吟道:“这下糟了,晚上是吃不到香喷喷的饺子了,就凭这些死丫头的手艺,包管是一大锅面汤。”
这话顿时闹得女孩们齐声抗议,娇慎不依。朱含香则满不在乎的叉着腰,不时数落这个指法不纯熟,那个肉馅放的太多了。
李氏笑着就要帮忙,朱含香反而拉住她,朝一侧一努嘴,小声道:“由着她们折腾吧,咱们去准备压岁线。”
当下二人走入一具屏风后,就见朱含烟神色认真的正在编织彩线,闻声抬头笑道:“快来,快来,今年家里孩子多了,正愁人手不够呢。”
李氏神色好奇,仔细一瞧,就见那压岁线和民间差别不大,春节是举国同庆的好日子,明朝也没有满清那多如牛毛的所谓规矩。
别说过年时,就算平日里,民间也不忌讳佩戴凤钗,名字里带个龙字。皇族起名也故意选的都是冷僻字,有意避免和百姓重名。
此时此刻,大姑姑手里的彩线,编成了龙形的璎珞结子,其上串了七八个小银裸子,晚上会挂在孩子们的床下,既辟邪又美观,等第二天一早,这穿成串的银锭子,就是古时的压岁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