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公子,我们周氏米行的米粮,是整个南昌府最好的。您是家里食用,还是大量采买?”店铺小二见到两位华服公子进门,忙迎了上去。

    这两人便是,男扮女装的昭姐儿和赵慎之。昭姐儿毕竟是女子,一番女装打扮必然不利于讨价还价,便乔装成了富家小公子。好在现在年纪小,正是雌雄难辨的时候,一路走来也没有人怀疑。大家只是惊叹这哥俩,长得也太好了。大哥英俊帅气,富有阳刚之气。二弟则容颜秀美,英姿飒爽。

    昭姐儿和赵慎之二人准备先在离汴梁城附近的城镇看看,若没有再顺河而下,去远些的城市。

    两人本已做好最坏的打算,没想到应天府这边还有粮,看来现在旱情还不是很严重,没有蔓延到很远。

    “我们家在汴京的生意也有涉猎米粮,这次是特意到湖广一带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上家。”昭姐儿敲着手里的折扇回答道。

    小二见他们这般模样,心里暗暗估量,这怕是京城谁家的富二代公子,老一辈趁着灾情,派出来历练的。

    小二忙笑着回答道:“那公子可是来对地方了,我们周氏米行的米粮可是北面远销北疆,南面可达岭南,西至梓州,东到鄱州。这全国都有我们的米粮,不管您要哪种规格,我们都有。”

    “周氏米行的招牌,我们自然有所耳闻。不过如果定下来采买,我们要的数量可不少,价钱方面也要商量一下,自然越优惠越好。不若请小哥给我们引见一下,你家掌柜。”赵慎之与店小二好言道。

    小二斟酌片刻后说道:“这……真是不巧,我家东家出门采买去了,便是少东家也要明天才回。两位公子若是方便,可否留下住址,待少东家回来,小的禀明后,再由少东家出面请两位公子一叙。”

    “好说,我们暂且落脚在城南的“东福客栈”,这两日还留在城内。”

    “行,小的等少东家一回来,便去禀告。不知两位公子贵姓?”

    “我姓刘,静候小二哥佳音。”昭姐儿自报家门道。

    周氏米行少东家,周孝详在明月酒楼设宴,让小二道东福客栈邀人。

    “你是……”周孝详看到厢房门口进来的人一愣,半是疑惑半是惊愕。

    赵慎之见周氏米行少东家的样子,不由也疑惑的问道:“莫不是周公子认识我二人?”

    周孝详摇摇头,紧锁眉头,上下打量着昭姐儿,“应该不认识,只是见令弟,这位小公子长得有几分,像我的一个故人。但是……像!实在是太像了!”

    周孝详打算探听一下这两人的底细,这莫不是他那旧识的弟弟,昭姐儿家,后来刘叔给她添了个弟弟不成?

    “不知二位客人远道而来,从何而来?”

    “汴州。”赵慎之回道。

    “在下周孝详,不知二位怎么称呼?”周孝详行礼拜会道。

    赵慎之也作揖回礼,客气寒暄道:“在下赵蕴,久仰周氏米行少东家大名,久仰大名,久仰大名。”

    “刘昭!”昭姐儿简洁明了的回答道。

    赵慎之却在一旁皱起了眉头,不是出门前就与昭姐儿约好了不使用真实姓名吗,她怎能直报闺名呢?!

    周孝详却一下怔住了,笑容一下从心底扩散到了眉眼,“昭姐儿?真是你?”

    昭姐儿抿着嘴点点头,笑着说,“我还当你不认得我了。”

    “怎得?你怎么知道周氏米行少东家是我。”周孝详忙请了昭姐儿、赵慎之二人入座。

    “是出门前,我爹与我说的。说你当年到了应天府,周氏米行做学徒,只是不知这些年还在不在这儿。”昭姐儿这话说的机巧,当年周孝详明明是被卖作周氏米行作继子,在她这儿却成了作学徒。

    周孝详知她是顾忌自己颜面,不由会心一笑,拿了茶杯给昭姐儿倒茶。

    “你又何必跟我打这机锋?周氏米行老板认了我作儿子,这事别人讲不得,你还讲不得吗?”

    周孝详将水递给昭姐儿,又问道:“你爹娘这些年可好?”

    昭姐儿接过杯子递给赵慎之,又接过周孝详递的第二杯茶,喝了一口道:“谢谢你关心啦,他们二老都挺好的。就是我爹前段时间病了,在家休养,要不就他老人家来了。”

    赵慎之见这二人是旧识,便也不搭话,只在旁边一边喝茶,一边盯着周孝详,怕他有什么不轨的举动。

    周孝详见赵慎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没想到居然是一年轻男子陪昭姐儿出门,不知这英俊的年轻男子是谁。

    不由试探着问道:“昭姐儿你成婚了?这是妹夫?”

    “噗!”昭姐儿一口茶喷了出来,被茶水呛的直咳嗽。

    听完这话,赵慎之倒是脸色好了起来,也不板着脸了,颇有一点风雨稍霁的意思。

    昭姐儿催着胸口,咳嗽渐停后,忙否认道:“没有!没有!我还没成亲,这是我爹的关门弟子赵慎之。”

    “哦!”周孝详恍然大悟道,“原来是刘举人的高徒,失敬失敬。我看小兄弟一表人才,看你二人郎才女貌,真是误会误会。”

    周孝详这些年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修成了人精。他看昭姐儿和赵慎之二人举止亲昵自然,怕是两人间虽是师兄妹关系,也有着一些自己还没察觉的情愫。

    周孝详便也不点明,见昭姐儿也是羞红了脸,只引了话题往正经事上说,“听小二讲,你们这次是来应天府采买米粮?”

    昭姐儿见周孝详谈正经事,也认真了起来,“是的。想来汴京城今年大旱,城里粮食紧缺的事情你们也听说了。我们想来采买一点米粮,一来自己吃,二来给父老兄弟们也买一些,平价卖给大家。”

    周孝详说,“这事我们也听说了,本想运些米粮到汴京卖。但这一处有一处的地界儿,应天府的不好夺了汴京粮商的生意,也打不进汴京圈子去。不过你们本地商人,应该会好做很多。”

    周孝详想了想又说道:“只是不知你是只做这一回生意,还是以后米粮生意要长长久久的做下去?”

    “自然是打算长久做下去的。”昭姐儿回答道。

    昭姐儿家一直主营的都是绸缎、布匹生意,这些生意自然比米粮要挣钱。但这次灾情真的来到了,才体会到天底下,真正信的过的硬通货只有粮食。昭姐儿便想着也将这一块儿的生意做起来,一方面多个挣钱的渠道,一方面以备不时之需。

    周孝详说,“你可考虑好了,若只做这一回,我按粮食底价给你们,就权当我这做哥哥的一片心意了。若做长久生意,咱们就亲兄弟明算账,丁是丁卯是卯。”

    “你出粮食,价格就按市场价格来。利润我们给你两成,我们负责后面的事。”昭姐儿家也是做生意的,哪儿能不知其中的分寸,就这往日的些许交情,白占人便宜。

    亲兄弟明算账,即使是儿时玩伴,昭姐儿也知道生意是互利互惠、共赢的。现在不要什么只是因着那一点情分的话,也就顶多让你占一次便宜。要想生意长久的做下去,只能按规矩来,让对方也实打实的赚上钱,才能不因小失大,细水长流。

    周孝详听到昭姐儿给他两成,心里也乐开了花。要是昭姐儿粮食要的多,又是长久客户,发财也就是时间问题。

    而且昭姐儿这边价钱也给的实在,虽说自己这边负责从周边城镇采买粮食只占两成,但昭姐儿那八成利润中却要负担从此处到汴京的运输、人力,到了汴京还有商铺、伙计、库房等成本。

    周孝详问道:“那你这次要多少?”

    “先要个六船,大概2400石吧。等这批卖完了,我们再派船只过来。”昭姐儿拍板道。

    第一次拿货按理该由少到多,但现在汴京情况特殊,旱情迟迟不退,城里缺粮的很,六船粮食,他们卖家合理,应该十来天就能销出去。

    周孝详心里暗暗算了一下收益,一石20文的收益,六船可得48两。昭姐儿他们即使一月来采买一次,一年也有五百多两。若一月能来个两三次,便有一千五百两左右,是个大客户。

    既然生意已经谈妥,大家便可以坐下来叙叙旧了。

    “小赖子……”昭姐儿一时反应过来,大家现在都长大了,这么喊人家不对。

    周孝详却笑了笑,“没事,你怎么习惯怎么叫我吧,这样反而显的亲切。”

    昭姐儿赶紧摆摆手,笑笑“这怎么行,大家都成人了。只不过一下从小时候还没转换过来,说插了嘴而已。”

    周孝详点点头,“那倒是,大家跟小时候到底不同了。”

    “你这些年怎么样了?”昭姐儿问道。

    当年赖孝详被过继给别人,成为周孝详,是一大早走的,那便是他们最后一面,一别经年,再没机会见上一面了。现在好容易见面,自然有许多儿时的趣事需要回忆。

    一见二人寒暄,赵慎之便有些吃味儿了,心里暗想这便是传说中昭姐儿那个青梅竹马?赵慎之不由在一旁,独自一人默默的黑了脸,在一旁生闷气。

    周孝详笑笑:“挺好的,周家爹爹也待我如亲生儿子般。”

    不得不说这周孝详真是运气之子,估计是真如传言所说,过继来的孩子会为养父母带来孩子。这周孝详到周家没几个月,养母就怀孕,生了个女儿。且周家这几年生意也越来越好,自打周孝详来了周家,无论大小生意,从未亏过,而且赚的盆满钵满。

    生意人本就比较迷信,信运道一说。自此周家掌柜坚信,周孝详旺他周家,真是视周孝详如亲生儿子,只等着女儿再长两年,将亲生女儿嫁给周孝详。

    周孝详接着面露难色,犹豫再三,还是问了:“不知我那生父母现在如何了?”

    “也挺好的,还是老样子。赖叔赖婶身体都很好,特别是赖叔还跟年轻小伙似的,一口气跑二里地都不喘的。”昭姐儿也给周孝详宽心道。

    不过现实也确实是老样子,他爹还是有了钱,就去赌,欠了钱可不被人追着讨债嘛!他爹那跑的速度,在刘家村绝找不出第二个有他那么快的,“嗖嗖”的跟箭一样就往前窜,真是跑二里地都不带喘口粗气的,还能将债主远远甩在身后。昭姐儿自然不好说的详细,只能捡好的宽慰周孝详。

    周孝详听到亲生父母身体健康,心里的担心落了地,也就不强求别的了。他本想着托昭姐儿给他亲娘,带些钱财,想想也就罢了,哪儿有用养父母的钱财供养亲生父母的。再者他是当年被亲爹卖了,又不是被拐子拐了去,他心理还是怨着亲生父母的。

    若是给亲父母钱花,他亲爹又是那样的人,到时只怕请神容易送神难,还伤了养父母的心。只当他当年那笔卖身钱,便是他最后的孝道了,不孝便不孝吧,亲生父母也只当那前尘往事了。

    “那就好!那就好!不过……”周孝详迟疑一下又说道:“不过昭姐儿,你回去,就莫跟人提起你在应天府遇上我了。”说完周孝详有些羞愧的低下头。

    昭姐儿自然理解他的难处,再说小赖子好容易过上舒坦日子,离了那忍饥挨饿,还受打骂的日子。她又怎么忍心打破他平静的生活,让他那吸血鬼一般的父亲,再粘上他呢。

    “自然!我这次来应天府,认识的是周孝详,初次见面,哪儿有什么赖孝详。”

    随后三人便是天南海北的聊了许多事,自然是昭姐儿、周孝详聊得多,赵慎之在一旁听得多,听听他还不在时昭姐儿的童年,时不时附和几句,倒也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感觉。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执子手不相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半山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4章 第二十三章-一世执子手,不离不弃共白头,执子手不相离,笔趣阁并收藏执子手不相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