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枝从家里跑出来,韩小英她们自是不知道。回到知青点时,柳玉洁已经做上饭了。

    夏天天气热,在厨房里烧火做饭,连着炕热得根本睡不了人,就在院子里用石头砌了个简易灶。

    灶上放上大铁锅,做饭烧水都不耽误,粥还得多煮一会儿才能吃。

    几个女知青闲着没事儿,帮着把野菜摘出来,洗干净,下水焯过,蘸酱或者凉拌都行,韩小英蹲在灶前边看着火,边扒着大队长家给的葱。

    肖兰已经拿上唯一的旧镐头跟几个男知青去了后面的破地,想着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把自留地收拾收拾,开肯出来。

    扬上几筐草木灰,再撒上一些菜种子,肖兰还东并西凑的找村里人要了些菜秧子栽上,每天他们这些人都要轮流着给菜苗浇水除草,不过几天,种下去的小白菜就发芽了。

    绿莹莹的一片看着很是喜人。

    而这几天里,七队老张家大小子张建业跟二队的贾大芳相看的消息,在宋家堡已经传开了。

    正常情况来说,男未婚女未嫁,相看就相看,没什么好稀奇的。

    可这媒人她是大队长家的大儿媳妇,就难免让一些有心人不得不想得深远。

    宋家堡刘、张、宋三姓居多,刘就是大队长刘青福代表的一脉,是村里的主流,张就是七队的老张家那些人,在村里是没什么话语权,可人家人口多,选举投票什么的不容忽视。

    再就是宋姓的,这宋家堡之所以叫宋家堡可不是没有缘由的,在很早以前,最早落户在村里的就是打关内逃荒过来的宋氏族人。

    后来村里才有的旁姓人口。

    解放前宋家堡最大的地主就是姓宋的,村里七成的土地都是人家宋地主家的,当然现在是没落了。

    宋氏家族可并没有凋零,几十年繁衍生息,现在村里还能有近百来号人,这沾亲带故的就更多了。

    最近几年刘氏家族跟张氏家族这频繁结亲,宋氏族人就不会多想吗?其他的杂姓村民就不会感到自危而做些什么?

    张翠云自以为了不得了,还不是尝到了谢媒礼的甜头,她现在不管见了谁家没结婚的大姑娘小伙子,都要上赶子去打听,一张巧嘴能说会道的,谁也劝阻不了她,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媒婆的道路。

    殊不知这条路的前途可不是那么平坦的。

    可她才不会管那么多,觉得天塌了还有她家男人跟公公顶着呢!最近她不就瞄上了,年龄到了该找婆家的女知青们。

    韩小英经常能撞见她,只要没事儿就找肖兰她们几个东扯西扯的,话里话外介绍对象的意思很明显,别人韩小英不知道,肖兰每次都是拒绝的。

    不想听些没用的,中午下了工,韩小英跟肖兰就紧着往回走。

    可偏有人厚着脸皮纠缠上来。

    或者说仇人之间的缘分总是那么深厚。

    韩小英之前并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贾大芳,最近不知怎么了,天天能碰见她,每次还都是她主动打招呼。

    “韩知青,肖知青,你们也刚下工啊,还得回去做饭吧?”听听这语气多自来熟,其实她们根本没说过几句话。

    肖兰点点头,反问她道:“大芳,你最近咋上工了。”

    “嗯呐,这不在家闲着没事儿嘛上工挣点儿工分也挺好。”前些天贾大芳没上工,纯粹是犯懒了,这不最近快订婚了,上工多干活表现表现给婆家个好印象。不过话不能这么说。

    贾大芳这会儿不是一个人,她身边还跟阮荷花跟张翠云,三人现在同进同出的,形影不离。

    韩小英没说话,正在努力压制着内心想上去挠贾大芳的冲动。

    她这小身板对上贾大芳是绝对干不过的,但她体内的暴力分子总是不停的在怂恿着她,让她跃跃欲试的想找贾大芳干架。

    这大概就叫作仇人见面分外激动,她们是前世的冤家,韩小英微低着头。

    年轻时候的贾大芳确实有几分姿色。

    细眉大眼前凸后翘,体态那叫一个波澜壮阔,绝对是乡下婶子大妈们的最爱,她们都喜欢找这样的儿媳妇,据说是好生养。

    所以三屯五里的贾大芳的行情很不错,不然家里也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挑肥拣瘦,快二十了才订婚。

    不过她这样的,韩小英是欣赏不来,才不会承认她内心是有那么一丢丢的羡慕跟嫉妒呢。

    不过有一点她必须得承认,老贾家能在缺吃少穿的年代里,养出这么一个壮硕的闺女确实有些见不得人的本事。

    蓦地,她就想起前世老贾家的一些龌龊事儿来,韩小英实在没忍住,勾唇笑了。

    “韩知青,你闷头在那儿笑啥呢?”尽管韩小英低着头,她嘴角边没来得及收起的笑意,还是被贾大芳看见了。

    她没读过几天书,言语上有些粗鄙,这两天在见过韩小英以后,总想找找存在感,她内心是有些自卑的。

    就她这样的,男人不一定喜欢,无论长相还是什么其实都一般,知青点随便一个人都能把她比下去。

    当然这些人里不包括现在的韩小英,至于以后就不好说了。

    “没笑啥,我肚子饿了,点长咱们回去做饭吧。”不想跟这几个女人继续闲扯,韩小英淡淡的道。

    阮荷花却不想就这么放过她,逼问道:“韩知青,你刚才是在笑话我们大芳吗?”

    自家小姑子什么脾气,她最了解,要是有人敢当面笑话她,肯定不依不饶的跟人干架。

    这个黑泥蛋子似的小知青,不管是不是故意的笑,大芳要是当真了,都有她好看的。

    果然,贾大芳一听说在笑话她,就红着眼睛一脸愤怒的盯着韩小英,等着她解释。

    “怎么会呢,我跟贾同志又不怎么熟悉,我笑话她干什么,再说她也没什么事让人笑话吧?”

    有,贾大芳她也不能承认。

    承认她很怕别人笑话她懒馋丑吗?

    肯定不能啊。

    肖兰在一旁笑道:“小英,你是不又在笑,谭雅婷早上把锅烧糊的事儿呢?”

    “哈哈,点长被你猜到了,咱们快回去吧,不然中午又得吃锅巴了。”韩小英笑道。

    “行,咱们回去,大芳你们也快回去吧,这天可真热。”肖兰拿出手绢,擦了擦头上的汗。

    跟韩小英一唱一和的很默契,彻底倒打消了贾大芳心里的猜疑。

    张翠云始终没吱声,这个肖兰有些心计,她已经领教过了,这几天几次给她介绍对象都被她巧妙的推了,有些心高气傲的,看不上乡下泥腿子。

    韩小英刚才多半是在笑话大芳呢,就是不知道笑话的是什么。

    张翠云觉得是肖兰背地里说了什么,不然韩小英一个新来的知青,她能知道大芳什么事?

    肖兰不同,她来村里四年了,村里很多事她都知道的,张翠云越想越觉得猜对了。

    可是韩小英跟肖兰已经走远了,她们还不知道一个笑就让张翠云浮想联翩这么多。

    “韩小英,有你的信。”郑家和下工回来的早,他刚接到一张包裹单子,看见她们回来了,就喊了一嗓子。

    村里每隔几天就有邮递员送信,韩小英一次竟然有三封,有些引入注意。

    马卫国盯着她瞅了半天,一脸的好奇,“韩小英,你怎么这么多信?”

    “嗯,是我家里人跟我同学寄来的,我下乡她们都挺不放心的。”韩小英含糊的回了他一句。

    马卫国点点头,又问道:“你同学她们也都下乡了吧?”他的同学大半都下乡了,但也没谁给他写过信,谁叫他人缘不好。

    “没有,有的还在城里呢。”韩小英跟同学关系也一般,除了金凤她就没跟谁来往太亲密过。

    她扫了一眼三封信上的寄信地址,心里一沉。

    她收到的这三封信有金凤的,有田姥姥的,还刘秀娥的,唯独没有她大姐韩小云的,不应该呀。

    大姐是没收到她的信吗?定城的信都收到了,通城这么近不可能还没到。可收到了为什么不给她回信呢?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韩小英心有些慌乱,她不觉得她姐在收到信后会拒绝给她回信,肯定是有什么事耽误了。

    或许再等等信就会来了,联系不上,她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拆开金凤的信,先向她问了好,说了自己工作情况,说是满三个月就可以转正了,金凤还告诉她,就在她下乡走的那天,韩志勇因为赌牌被抓了,

    韩小英心里一张唏嘘,韩志勇是真能作死,跟一帮抢劫犯在一起打牌,就是没她的举报信,早晚也得出事。

    只是她没想到这次韩志勇会被判刑,她还以为玩个牌,被公安抓了顶多拘留几天教训教训罢了。

    真是不作不死,韩小英低叹了一声,现在进去也好,不然以后,就韩志勇那样的,为了钱啥事儿都能干得出来的人,进监狱还不是迟早的事。

    没准儿现在进去接受改造,等以后出来了他还能收敛收敛,完全改邪归正是不用想了,韩小英根本没报什么希望,韩志勇根上已经烂了,他改不好的。

    看完金凤的信,她又拆开刘秀娥的,信不长只一页纸,叮嘱了她几句,也说了她二哥的事,别的就没有了。

    感觉刘秀娥回这封信给她,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韩小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8章 懒馋丑,七十年代韩小英,笔趣阁并收藏七十年代韩小英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