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水村董家。

    天还擦着黑,李氏就披了衣裳起来了,随手拿根木簪挽了头发,摸黑就往外走。

    天上连个星星都没有,李氏倒也不惧,打从嫁过来她就这个点起来,这路早就走熟了的,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地方。

    进了厨房,先点了灯,这灯只细细几捻,从窗外看,也就蚕豆大小,指望着把屋子都照亮自是不能。

    她端着灯,先去看了那面团,用手扯一扯,拉起又细又长的一块。这是摊子上要用的面,此刻已经醒发好了。

    接着她就开始做早饭。董家的早饭一向俭省,昨日剩的饼子热一热,再煮个粥,切个咸菜也就得了。

    按说这样简单的早饭原本无需这么早起来,可李氏还要准备摊子上的浇头,不早起实在不成。

    别看早饭做的简单,可浇头却得又洗又切的,最后还得下锅炒制。这么一通忙下来,李氏肚里早就唱起了空城计。她揉揉肚子,硬是忍着饿意,拿碗水充饥。至于锅里的早饭,连看都不敢看一眼。

    若是被高氏知晓,她早起竟然先吃了东西,饭桌子上就得闹上了。到时候,别说自个,俩孩子也吃不好饭。原本家里的女人们就只能喝粥,若是被闹腾着连粥都吃不上了,这一天可怎么熬啊?

    她拎起烧火棍,捅了捅柴火,泪珠子一颗颗直往地上掉。

    “老二家的,饭好了没?咋还在磨磨蹭蹭的?没看这天都大亮了。”高氏扯着把破锣嗓子喊起来,越说声越高,不只董家人,挨着住的几户人家也都听见了。

    可人家听见也当没听见,连眼风都没扫过一个。做了这么些年的邻居,董家人行事如何,谁不知晓?也就李氏是个懦弱性子,怎么欺压也不反抗,如换个泼辣的,上来一顿骂,他们也就都老实了。

    这叫甚?不就是人善被人欺。转了头,妇人们提着自家闺女的耳朵,拿着董家的事做比,叮嘱她们万不能学李氏,被人欺了就得骂回去、打回去,这样以后才没人敢欺负。

    十几岁的姑娘自是牢牢记在心里,她们也快到相看的年岁了,还不知以后会碰上啥人家。那小一些的,也放进了心里,等再出去玩时,更是把这一点贯彻到底。

    李氏浑然不知自个成了别人口里的反面教材,她直起腰,把饭菜端到桌上,又回身去拿碗筷。一屋子的人,喝水的喝水,唠嗑的唠嗑,没有一个人起身搭把手,他们对这些早都见惯不惊了。也是,七八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只有李氏的两个女儿洗洗手,帮着她拿碗拿筷。

    等到了盛粥的时候,高氏一把夺过勺子,瞪了李氏一眼,开始给大家分粥。这是董家一向的传统,男人们喝的是稠粥,女人们就只能喝稀粥,至于小孩子,一样是稀粥。反正他们小人家家的,也不干活。

    至于李氏,每回分到的都是最稀的一碗,高氏还说这是因为她去镇上摆摊,可以煮面吃,别人可没这待遇。

    只这话听听也就算了,如果给当真了,那可了不得了,准得像捅了马蜂窝一样,高氏都能骂上一天。因这面粉,在高氏那儿都是有数的,一天卖了多少碗,又用去多少面,高氏心里门清。

    临出门前,高氏冷着脸让李氏跟着进屋,待坐下就开始说事。

    高氏说完,半天不见李氏说话,脸又耷拉下来:“想什么呢?也别等了,就今儿去吧,等说完了你再去摆摊。”

    李氏还是没动,眼睛直直地盯着高氏。

    高氏一拍桌子,霍地站起来,手指着李氏就开骂:“看什么看?你个不下蛋的母鸡。长生看上你外甥女,那是她的福气,你摆出这副哭丧脸给谁看?要不是长生自个愿意,你当谁稀罕你李家的女儿,白长了一副肚皮,生的净是赔钱货。”

    李氏嫁进来只生了两个女儿,为这没少被高氏编排。每回一提这个,李氏必得气短。可今日不同,那高长生若真是个好的,她自是不会拦着。

    虽说那人是个读书人,可家里精穷精穷的,外头穿的倒是人模人样的,可里头那衣裳却是打了好几块补丁的。若不是他有回袖口露出来,李氏也不知道这事。再一个,光是穷也就算了,好歹人上进些。自家里吃饭都成问题了,还非要进学,也不想着找进项,连地里的活也不干。

    家里三个姐姐,为了他读书的事,不止每日从早忙到晚,到了说亲时更是收了不少聘礼,出门子时却啥都没带,穿着旧衣裳就给送出了门。就这,还三不五时地到人家那人去蹭吃蹭喝。至于背过人去,姐姐们会不会挨骂挨打,他全不放在心上。

    现下到了说亲的年纪,他娘范婆子仗着儿子是读书人,这个看不上那个瞧不起,谁知挑来挑去,压根就没人愿意和她家说亲。她自家面子上过不去,就把儿子打发过来让高氏给寻摸寻摸。

    高长生是高氏堂哥家的孩子,虽说不是亲侄子,但高氏家里有个儿子也在读书,对读书人本就高看一等,加上范婆子在旁一通哄吹,高氏就有些飘飘然,一口应下这事来。

    可这事说起容易,做起来却难得很。高家如何,村里人基本都清楚,有那年岁相当的,人家爹娘也不傻,说亲前哪有不打听的。这么拖了几日,一点消息都没有。也是巧了,那回高长生在村里转,一眼相中了丁宁。

    高氏原本还有些不满意,人自是没什么,可没爹又没娘,哥哥也靠不上,这样的女人娶进门有啥用?娘家一点力都借不上。后来听村里人说,丁宁竟会栽木耳。

    原本她还嗤之以鼻,山上的木耳那样多,采都采不完,哪个会买她这木耳?等再听见人说,那木耳都卖了好几茬,虽说木耳什么价她不清楚,可那东西怎么也比青菜贵,就算一两只卖十文,一斤不就一百文吗?

    卖一回总得能卖几斤,这么一算,一月就能有大几百文入账。一年下来,少说也得有六七两银子,这几两银子别看不多,可供高长生读书倒也勉强够了。

    高氏一琢磨,左右侄子也说不上别的人家,倒不如就娶了丁家这姑娘。

    高氏这番话也没避着人,其他人自是都听到了,可也没谁进来拦一拦。董二在屋子里就听他娘在那儿吵吵嚷嚷,站门口听了一耳朵,晓得说的是浑家那外甥女的事。

    他皱皱眉,心下并不想他娘掺和这事,那范婆子可不是个好相与的,给她说媒,万一以后有个甚不满意的,回头还得上家里来闹。

    “娘,这事您就别掺和了。他要是相中人家,就找媒人去说和。您这压着李氏去说什么?说亲哪有不找个正经媒人的?”

    李氏开始还满心感激,以为当家的是给自己说话来了,等听了几句,眼里的光却渐渐灭了。他也觉得那高长生是个好的,能说给宁姐?

    “你娘都应下来了,还能反悔?行了行了,赶紧走吧。去晚了那地方得被人占了。下晌回来赶紧找你外甥女说一声,把这事定下来得了。”高氏摆摆手,把人撵了出去。

    董二也没放在心上,他娘既然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呗,反正该说的他也说了。

    从镇上回来,董二就一直催促李氏去找丁宁。李氏也没说话,让董二先回家,自个去了于家。

    于婆子拎了破瓢,正把米糠往地上撒,喂那鸡鸭吃食。见李氏进来,先是一愣,宁姐不在家这事,难道她不知道?咋还过来了?

    李氏进来先问了声好,就接过瓢,帮着喂鸡。不时闲聊几句。等鸡鸭喂完了,话也说了许多,李氏起身就告辞了。

    于婆子被李氏弄得一头雾水,难不成她是特意来陪自己说话的?董家事那样多,她哪有那个闲工夫?

    等回了家,高氏问起,李氏只说丁宁不在家,不晓得去了哪里。

    高氏还当丁宁又是去了南河村,还嘱咐她第二日再去。

    第二日,李氏还是如此说。高氏就有些怀疑,上村里转了一圈,才知道人确实不在家。且不止这两日不在家,后面一月还不定能不能回来。

    高氏顿时待不住了,见到李氏回来就把人往屋里拉,问她要丁宁的生辰八字,她现在就要把这事定下来。她虽是个乡下婆子,云家的名号也听过。丁宁给云家请去了,银子还能少给?

    李氏却给气得直咬牙,硬生生忍住了:“娘,宁姐还有她哥呢,而且爷爷奶奶也在,哪里轮到咱们做主?”

    “她哥?她哥都给她分出来了,还管啥?她爷她奶也不见个影。上哪儿说去?你不是她姨吗?你还能不知道她的八字?”高氏白眼一翻,不耐道。

    “这事我哪能知道。姑娘家的八字哪能让个外人知晓?”李氏气得眼前金花直冒,差点手脚都立不住。高氏欺她还不算,还要欺她外甥女,这让她怎么忍?

    “那你知道个啥?孩子生不出来,事也做不明白,要你有啥用?若不是老二当年非要娶你,至于现在连个摔瓦的都没有吗?”

    这事是高氏心中的一根刺,当年董二梗着脖子和她说要娶李氏的样子她到现在还记得,那是老二头回逆她的意,自那以后,人虽给娶进来了,却也是万分不待见。不止活计全扔给李氏,平时也是非打即骂。

    董二看在眼里却也不当回事,乡下女人有几个没挨过婆婆打的?就连小高氏,有回做错了事,也挨了一烧火棍。

    高氏见儿子没拦着,越发做得过分。这回见李氏不止不应下来,还敢还嘴,上手就要打。

    莲姐、桑姐在门外听见了,忙跑进来拦,抱住高氏大腿就求饶。

    高氏这里,新仇旧恨加一块,正是恨意满天的时候,自是不肯收手,把腿一甩,直把桑姐给甩了出去,一下撞到了柜子角上。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靠种菜发家(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闲人不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8章 第38章,穿越后我靠种菜发家(种田),笔趣阁并收藏穿越后我靠种菜发家(种田)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